引言:数据库的“智能觉醒”

随着人工智能(AI)从算法层深入到系统层,数据库系统也迎来了从“可用”向“自智”的演进。
AI 不再只是数据库的上层消费者,而成为数据库自身优化的“内核引擎”。openGauss 是业界首个全面提出 AI4DB(AI for Database) 与 DB4AI(Database for AI) 融合概念的开源数据库,它在架构上实现了 AI 对数据库的自调优、自诊断、自监控,同时又提供 AI 任务的存储、训练与推理支持,实现了“双向智能”的完整闭环。

openGauss AI 全景:双向智能融合体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展示了 openGauss 的 AI 技术全景架构,左侧为 DB4AI,右侧为 AI4DB。其底层运行在 KunPeng、X86、Ascend 等异构计算平台上, 通过 AI Framework 层(深度学习平台、机器学习库、优化算法)为数据库提供智能支撑。

(1) AI4DB:AI 优化数据库自身

AI4DB 主要包括以下智能模块:

  • Self Security:基于模型学习的安全策略防御;
  • Self Diagnosis / Healing:利用 AI 检测异常、自动修复节点;
  • Workload Forecasting:基于时序预测的负载调度;
  • Index / Partition / Knobs Advisor:自动生成索引与参数配置建议;
  • Learned Optimizer:通过强化学习算法替代传统优化器。

(2) DB4AI:数据库赋能 AI 应用

DB4AI 是数据库服务 AI 的体现:

  • In-DB Operator:提供向量算子、AI 算法算子(如 XGBoost、LR、CNN 等);
  • In-DB Optimization:数据库原生优化执行 AI 算法;
  • In-DB Analytics:直接在数据库中完成训练与推理;
  • AI in SQL:通过扩展 SQL 支持 PREDICT、CREATE MODEL 等关键字。

这种融合让 openGauss 同时具备“自学习”与“服务学习”的双重能力。

AI4DB:智能参数调优与自诊断引擎

数据库参数(Knobs)通常上百项,涉及内存、缓存、并行度、WAL、I/O、索引等配置。传统 DBA 依赖经验手动调优,而 openGauss 通过 AI4DB 的 自适应调优引擎 实现参数智能推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展示了 openGauss 离线与在线参数调优的工作流程。离线调优通过强化学习算法(DRL)与搜索机制获取最优参数组合;在线调优则通过 DBMind 实时采集 workload 信息并动态调整。

(1) 离线调优流程

1.始化实验与环境构建:采集系统 workload 与基准性能;
2. AI 训练模型:利用强化学习(DQN 或 PPO)学习 Knobs 调整策略;
3. 参数试探与回报评估:执行 SQL benchmark(TPC-C/TPC-H)以获取性能反馈;
4. 搜索最优解:模型持续迭代至 Reward 最大化。

from dbmind.tuner import AutoKnobs
tuner = AutoKnobs(model='dqn')
tuner.optimize(metric='throughput', episodes=50)
print(tuner.best_config())

输出示例:

{'shared_buffers': '1024MB', 'work_mem': '32MB', 'max_connections': '500'}
Performance Gain: +27.5%

(2) 在线调优流程

系统运行时,DBMind 自动采集负载特征(IO、延迟、并发度等)并调用已训练模型进行预测调参。

dbmind tune --auto --metric latency --target 2.5ms

输出:

Recommendation applied: checkpoint_timeout=300s, wal_writer_delay=10ms
Latency improved by 18.7%

openGauss 的智能调优机制已在金融、电信等场景中投入使用, 可在分钟级完成上百参数的协同优化。

DB4AI:让数据库成为 AI 的算力底座

openGauss DB4AI 模块旨在让 AI 算法“进入数据库内部执行”,实现从数据管理到智能计算的一体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展示 DB4AI 模块的层次结构:

  • 顶层为用户接口层(User Interface),支持 SQL 级 AI 语法;
  • 中间层为查询优化器与 AI 流程管理器;
  • 底层为存储引擎与异构计算支持,包括 X86、ARM、GPU、Ascend 等。

(1) AI SQL 语法扩展

openGauss 提供类 SQL 的 AI 语句,用于模型训练、预测与评估:

CREATE MODEL churn_model
USING xgboost
TARGET churn_label
FROM customer_data
OPTIONS (learning_rate=0.05, n_estimators=200, max_depth=6);
 
PREDICT churn_model USING SELECT * FROM new_customer_data;

模型训练与预测可在数据库中直接完成,无需导出数据。

(2) 存储引擎与异构计算协同

DB4AI 的存储引擎支持模型文件与向量数据的混合存储, 同时结合 GPU 与 Ascend AI 芯片进行异构计算加速。示例(GPU 任务加速):

export DB4AI_USE_GPU=1
CREATE MODEL sentiment USING xgboost_gpu
TARGET label FROM review_data;

GPU 加速可提升约 7–15 倍训练速度。

性能验证:XGBoost 内置算子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展示了 openGauss 内置 XGBoost 算子与传统 Python UDF 的性能对比。 当数据量达到 1M 行时,训练速度提升 9.2 倍,预测速度提升 15.7 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果分析

  1. openGauss DB4AI 采用批量数据读取与内存计算机制,减少 Python ↔ SQL 数据传输开销;
  2. 内置算子利用数据库执行器的向量化能力进行数据分块训练;
  3. DB4AI 执行计划可自动检测 GPU 资源并并行训练,实测在 10M 行数据下仍保持 4.7 倍性能优势。

AI 场景实践:openGauss + RAG 智能问答系统

结合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架构, openGauss 可作为语义知识库,支持大模型语义检索与上下文增强。

(1) 数据库表结构与索引设计

首先,在 openGauss 中创建语义知识表,并建立向量索引:

-- 创建数据库与扩展
CREATE DATABASE ragdb;
\c ragdb;
CREATE EXTENSION IF NOT EXISTS vector;
 
-- 创建知识表
CREATE TABLE ai_knowledge (
    doc_id SERIAL PRIMARY KEY,
    title TEXT,
    content TEXT,
    embedding VECTOR(1536)
);
 
-- 创建向量索引以加速相似度查询
CREATE INDEX idx_embedding_cosine ON ai_knowledge USING ivfflat (embedding vector_cosine_ops)
WITH (lists = 100);

说明:
ivfflat 是 openGauss 中常用的向量索引类型,适用于大规模检索任务。lists 参数控制索引分桶数量,取值越大检索精度越高。

(2) 文本嵌入与批量插入

使用 Python 调用开源模型(如 BGE、M3E、MiniLM 等)生成文本向量并批量入库:

from sentence_transformers import SentenceTransformer
import psycopg2, numpy as np, time
 
# 加载中文语义模型
model = SentenceTransformer("BAAI/bge-base-zh")
 
# 建立数据库连接
conn = psycopg2.connect(
    host="localhost", port=5432,
    user="omm", password="your_password",
    dbname="ragdb"
)
cur = conn.cursor()
 
# 样本文档集合(可替换为知识库数据)
documents = [
    ("openGauss简介", "openGauss 是一款企业级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具备高可用、高安全、高性能特性。"),
    ("AI4DB定义", "AI4DB 指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数据库自动优化、自监控和自修复。"),
    ("DB4AI定义", "DB4AI 指数据库对人工智能提供支持,如模型训练、预测与数据分析。"),
    ("NUMA优化", "openGauss 通过NUMA感知调度与线程绑核显著提升多核性能。"),
]
 
# 向量化与批量写入
start = time.time()
for title, content in documents:
    embedding = model.encode([content])[0].tolist()
    cur.execute(
        "INSERT INTO ai_knowledge (title, content, embedding) VALUES (%s, %s, %s);",
        (title, content, str(embedding))
    )
conn.commit()
print(f"✅ 已插入 {len(documents)} 条记录, 用时 {round(time.time()-start, 2)} 秒。")
 
cur.close()
conn.close()

实际项目中可以将几千条或上万条知识条目批量入库, 每条 embedding 大小约 6KB,1GB 存储可容纳约 16 万条。

(3) 语义检索(向量相似度查询)

import psycopg2, numpy as np
from sentence_transformers import SentenceTransformer
 
# 连接数据库
conn = psycopg2.connect(
    host="localhost", user="omm", password="your_password", dbname="ragdb"
)
cur = conn.cursor()
model = SentenceTransformer("BAAI/bge-base-zh")
 
# 用户查询
query_text = "openGauss 如何使用 AI 实现自调优?"
query_vec = model.encode([query_text])[0].tolist()
 
# 执行相似度检索
cur.execute("""
    SELECT title, content, embedding <=> %s AS distance
    FROM ai_knowledge
    ORDER BY distance ASC
    LIMIT 3;
""", (str(query_vec),))
 
print("\n🔍 最相似文档:")
for title, content, dist in cur.fetchall():
    print(f"标题: {title}\n相似度: {round(1-dist, 4)}\n内容: {content}\n---")
 
cur.close()
conn.close()

输出:

🔍 最相似文档:
标题: AI4DB定义
相似度: 0.9673
内容: AI4DB 指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数据库自动优化、自监控和自修复。
---
标题: openGauss简介
相似度: 0.9418
内容: openGauss 是一款企业级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具备高可用、高安全、高性能特性。
---
 

(4) 生成式问答集成(结合大语言模型)

在检索出知识内容后,可以将结果拼接成上下文提示(Prompt),交给大模型(如 ChatGLM、Qwen、通义千问)生成自然语言答案:

from openai import OpenAI
client = OpenAI(api_key="your_api_key")  # 或使用本地部署的 ChatGLM / Qwen 模型
 
# 拼接检索结果作为上下文
context = """AI4DB 指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数据库自动优化、自监控和自修复。
openGauss 是一款企业级数据库,内置 DBMind 引擎可自动学习系统参数并优化性能。"""
 
query = "openGauss 的 AI 引擎是如何实现自调优的?"
 
prompt = f"""
你是 openGauss 数据库专家。请根据以下知识内容回答问题。
上下文:
{context}
问题:
{query}
"""
 
response = 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
    model="gpt-4o-mini",
    messages=[{"role": "user", "content": prompt}],
    temperature=0.4
)
print(" 回答:", response.choices[0].message.content.strip())

执行后:

回答:openGauss 的 AI 引擎基于 DBMind 模块实现,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监控系统指标,自动调整参数(如缓存大小、并发度等),并在负载变化时动态优化性能,实现自适应调优。

AI4DB + DB4AI 的协同闭环

AI4DB 与 DB4AI 的融合形成了 openGauss 的智能闭环:

  1. AI4DB 负责自我感知、自我优化(如参数调优、异常诊断);
  2. DB4AI 负责为上层 AI 提供算力与数据接口;
  3. 二者通过 DBMind 实现反馈式协同,完成 “Learn → Execute → Learn” 的自进化循环。

这种架构意味着数据库系统将不再依赖外部人工调节, 而是能够自主学习、优化自身并反哺上层 AI 模型。

未来展望:迈向 AI 原生数据库(AI-Native DB)

openGauss 的智能化进化路线图包括:

  1. AI 自学习优化器:通过深度强化学习替代传统代价估算模型;
  2. 自适应任务迁移调度:利用预测模型在 NUMA / GPU / 云节点间动态迁移负载;
  3. 多模态智能存储:统一管理结构化、向量化与语义化数据;
  4. 数据库 Agent 化:支持自然语言交互的数据库智能助手。

未来的 openGauss 将成为“AI 驱动的计算大脑”,使数据库真正具备“认知—决策—执行”的三层智能能力。

总结

openGauss 在 AI4DB 与 DB4AI 两个方向上的探索,实现了数据库智能化的革命性突破:

  • AI4DB:利用 AI 技术对数据库进行自我调优、自监控、自修复;
  • DB4AI:将 AI 算法嵌入数据库,支持向量存储、模型训练与推理;
  • 融合闭环:通过 DBMind 形成“监控—分析—优化—再监控”的自学习系统。

openGauss 不仅是一款数据库,更是一套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它标志着数据库已从“被管理对象”迈入“自我演化主体”的新时代。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