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降低AI率
获取AI原始文本。使用改写工具进行初步处理(可选步骤)。自己通读一遍,手动进行:同义词替换句式结构调整(长短句交错)添加主观观点/例子/插入语替换生硬的逻辑连接词最后再通读一遍,确保它读起来流畅、自然、像人写的。记住,“人性化”的本质在于不规则、主观和略带瑕疵。抓住这几点,你就能快速有效地降低AI率。
一、 快速手动修改技巧(最快、最有效)
这是最直接且效果最好的方法,无需任何工具。
-
替换词汇和句式:
-
同义词替换:AI倾向于使用最常见的中性词汇。将其替换为更生动、更具体或更冷门的词汇。
-
例如:将“提高”换成“提振”、“攀升”、“跃升”;将“重要”换成“举足轻重”、“关键性的”。
-
-
打破固定搭配:AI有很多习惯性搭配,如“深入探讨”、“显著提升”。试着换一种说法,比如“进行一番深入的探究”、“有了明显的进步”。
-
-
重写句子结构:
-
长短句交错:AI生成的段落节奏往往很均匀。故意将一些长句拆短,或将几个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但要确保通顺)。
-
调整语序:改变句子的主谓宾顺序,比如把“我们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改成“这个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
-
增加插入语:像这样——在句子中间(插入你的个人评论或补充说明),让行文更自然。
-
-
注入“人性化”元素:
-
增加主观观点:加入“在我看来”、“我个人认为”、“以我的经验来看”等表达。AI通常避免极端主观的断言。
-
流露些许情绪:加入少量感叹词、语气词或适度的夸张,如“不得不说”、“这真是太令人惊讶了”。
-
模仿“不完美”:可以故意留下一点无伤大雅的口语化痕迹或小瑕疵,比如“呃”、“嘛”,但这要谨慎使用,以免影响专业性。
-
添加个人经历或例子:即使是编一个简单的小例子,也能极大地增加人类感。例如,在讲“效率工具”时,加上“就像我昨天用XXX软件,一小时就完成了平时要干半天的话”。
-
-
修改逻辑连接词:
-
AI超爱用“首先、其次、然后、最后”、“另一方面”、“综上所述”等词。把它们换成更自然的过渡。
-
例如:把“首先”换成“第一点我们要说的是”;把“综上所述”换成“总的来说”、“归根结底”。
-
二、 使用辅助工具(快速但需谨慎)
一些工具可以帮助你进行初步的改写,但绝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结合手动调整。
-
AI内容改写工具/网站:
-
搜索“AI content rewriter”或“文章改写工具”,有很多在线工具可以帮你做同义句转换。注意:这些工具改出来的内容可能生硬或不准确,你需要把它作为草稿,再进行二次润色。
-
-
使用不同AI模型进行“再创作”:
-
如果你有 access to 多个AI,可以尝试一种“对抗”策略:
-
第一步:用AI A(如ChatGPT)生成初稿。
-
第二步:将初稿扔给AI B(如Claude,或不同版本的模型),并给出指令:“请用更口语化、更像人类作家的风格重写下面这段文字。”
-
第三步:手动润色第二步产生的结果。不同模型的“风格库”不同,混合使用有时能打破单一模式的禁锢。
-
-
三、 从源头提示词入手(治本之策)
如果你是自己生成文本,可以在给AI下指令时就提出要求。
有效的指令示例:
“请以一位[领域,如:科技专栏作家]的身份,用口语化、略带幽默感的文风写一篇关于XXX的文章。避免使用刻板的列表和‘首先其次然后’这样的结构词,多使用比喻和个人见解,让文章读起来像是人类写的。”
“重写以下内容,使其看起来不像AI生成的。要求:句式长短不一,使用一些不常见的词汇,加入一个相关的个人轶事,并且避免完美的逻辑结构,允许有微小的、自然的跳跃。”
四、 需要避免的陷阱
-
不要只依赖工具:目前没有100%可靠能骗过所有AI检测器的工具。最可靠的始终是你的人脑和手。
-
不要为了改而改,牺牲可读性:不要替换一堆晦涩难懂的词语,导致文章没人看得懂。目标是“自然”,不是“奇怪”。
-
保持内容逻辑和质量:在增加“人性化”元素的同时,要确保文章的核心论点和逻辑依然是清晰有力的。
总结:最快的工作流
-
获取AI原始文本。
-
使用改写工具进行初步处理(可选步骤)。
-
自己通读一遍,手动进行:
-
同义词替换
-
句式结构调整(长短句交错)
-
添加主观观点/例子/插入语
-
替换生硬的逻辑连接词
-
-
最后再通读一遍,确保它读起来流畅、自然、像人写的。
记住,“人性化”的本质在于不规则、主观和略带瑕疵。抓住这几点,你就能快速有效地降低AI率。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