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里的蓝海到底在哪

蓝海不是“没人做的空白市场”。真正能赚钱的蓝海,常常藏在红海市场的缝隙里。

  • 红海意味着需求被验证过、用户付费习惯已形成。
  • 蓝海意味着在拥挤市场里找到效率错配,或者用新方式满足老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做“AI 出海产品”,与其闭门造车找下一个空白赛道,不如盯着别人已经赚钱的地方,找到可以切进去的角度。


对标三原则

筛选机会时,有三个硬标准:

  • 盈利验证:也就是找到在赚钱的竞品,你可以看网站流量情况,预估一下收益。

  • 可理解性:必须能拆清楚流量 → 产品 → 变现的逻辑。这里我们可以通过google插件AITDK分析一下大概的流量来源,看页面的变现模式(订阅&Adsense&affiliate)

  • 可复制性:自己现有资源能不能快速做出来。很多网站其实是API的拼接堆叠,所以你可以分析出来其实是可以直接参考去做的,平时可以关注FAL,replicate、huggingface这些API网站,有新玩意都可以试试。
    但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产品你想复制的前提还是得你懂这个业务。复制的时候你可以真实体验走一次流程,把里面你觉得用的不爽的点拿来,在有原有功能的前提下优化体验也是一个可以跑出来的点。你整理之后发现是可以复制的再做!

很多人掉坑,是因为选了“伪蓝海”——看似新鲜,但没人有付费意愿。


常见误区

  • 需求幻觉:想当然的需求,没有去验证市场是否有竞品在赚钱,也没有看到用户群在哪就盲目做。当前前期在练手阶段可以试试,但想要赚钱还是要去找已经有在赚钱的同行的赛道。
  • 拖延打磨:黑客松时,我本来三天能上线的 AI 生图工具,却因为纠结 API、提示词、支付系统,结果什么也没上。与此同时,别人用最简 MVP 已经开始收钱。
  • 抄错路径:很多人抄功能,而不是抄商业逻辑。真正来说不仅要抄功能,主要是要抄的是对方的获客方式和变现模型。

小白能切入的几个方向-举例

工具型 + 垂直场景

  • 合同审查 / 投标文档:Mytender 切入建造业投标书写作,解决繁琐的文本任务,团队只用现成 API 就拿到 £250k 融资。
  • 教育考试复习:Alice.Tech 把考试资料转成个性化题库,红海教育市场里切了一个复习细分,拿到 YC 背书和 480 万美金融资。

内容生产辅助

  • 视频摘要工具:IndieHackers 上有开发者两周上线,把 YouTube 长视频转成摘要,解决“时间不够”的痛点,直接拿到第一批付费用户。
  • AI 文案模板:国内已有创业者把爆款短视频脚本拆解,做成 GPT 模板,小白创作者愿意为更高爆款率买单。

本地化服务

  • AI 租房匹配小程序:自动分析租客需求,直接匹配房源,用 AI 优化信息差,靠中介分成变现。
  • 跨境合同翻译:StackAI 无代码 Agent,让中小企业快速部署多语 AI 工具,解决不同国家的本地化痛点。

电商与小微企业工具

  • AI 邮件营销:LTV.ai 在电商红海里,用 AI 生成个性化邮件,提高转化率,已经和多个大品牌合作。
  • 轻量 SaaS:很多出海个人开发者用 Replit + AI 快速做内部小工具,ARR 也能跑到百万美元规模。

实操框架

找需求

  • 列出你熟悉行业最“低效”的 3 个流程。
  • 去 Google / Reddit / IndieHackers 搜索“AI + 场景”,看看是否已有赚钱产品。
  • 用三原则过滤:有盈利验证、能看懂逻辑、自己能做出来。

做 MVP

  • Ai工具:VScode/Cursor/CodeBuddy等+Claude Code/CodeX
  • 技术栈:Next.js + Vercel,直接无登录。
  • UI参考:stitch.withgoogle、21st、tailwindcss
  • 域名:spaceship、namecheap
  • 部署上线:vercel-推荐、cloudflare
  • 数据收集:GA、clarity
  • 模型:FAL,replicate、huggingface,别急着自建。
  • 成本控制:100 美元以内就能上线第一版——主要是域名的钱。

后面针对每一项都会详细分享,可以提前关注我!

找用户

  • 发布到 Twitter、Reddit、独立开发者社区;
  • 国内用小红书、公众号写实测文案;
  • 目标:30 内天拿到 5 个用户反馈,至少 1 笔付费。

扩流量与变现

  • SEO:围绕“AI + 垂直需求”长尾词布局。 社媒推广。
  • 免费换外链:开放基础功能,用户分享结果页带你的网站链接。
  • 付费投广告:google关键词广告、社媒广告

最后我想说的是

蓝海不是去找“空白市场”,而是在红海里找到“别人做得烂、但用户付费意愿强”的环节。
对于独立开发者来说,最重要的是:

  • 不要拖延,先上线再优化;
  • 不要幻想流量奇迹,要看能否持续;
  • 不要只抄功能,还要抄商业逻辑。

真正的蓝海,就藏在红海的裂缝里。

———————————————————
我是良逍。产品人、AI 出海实战派。目前已经用AI做了 4 款产品,在逐渐盈利。目标是月入万刀就自由职业,会一直分享整个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只工作,不上班”,大家一起加油!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