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岛 Tech 传:Apple Foundation Models 心法解密(上集)
无指令时,AI 只干巴巴列出 “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萨尔瓦多” 三个名字,如同报菜名;有指令时,AI 却以华丽文笔描述 ——“里约热内卢乃‘永恒春天之城’,基督像俯瞰众生,科帕卡巴纳海滩的桑巴节奏醉人心脾……”,活脱脱一位资深旅行作家的口吻。
引子
话说冰火岛上,寒风如刀,巨浪拍岸。
谢逊凭屠龙刀之威震慑群邪,却对张翠山夫妇叹道:“江湖武学重招式更重心法,若不明原理,纵有神兵亦难成大事。”
恰逢此时,翠山于崖边拾得一卷 “Apple 秘籍”,封面书曰《Foundation Models 会话心法》,三人遂围坐冰屋,共研这当代 “AI 武学” 的核心奥义。
在本篇秘籍中,列位侠客将会学到如下内容:
且看这 Apple Foundation Models 中会话(Session)究竟是何门道,能让 AI 如武林高手般知前事、应后事呢?
1. 🥇 心法总纲:为何 Session 是 FoundationModels 的 “经脉中枢”
上回翠山初练 “FoundationModels 入门式”,已能以 Swift 为剑,让 AI 在设备端响应简单指令,恰似初学武者掌握了劈砍之技。
但谢逊捻须摇头:“此乃皮毛!若想让 AI 如你我般对话连贯、知前后事,非得通晓‘Session’这经脉中枢不可。”
这Session(会话),实为 FoundationModels 交互的核心,好比武者体内的经脉 —— 它是个轻量却 “记事儿” 的容器,能存你发出的指令(Instructions)、提问(Prompts)与 AI 的应答(Responses)。
表面看,调用 API 不过是寥寥数行代码,如同武者出拳看似轻松,实则内里气血运行、招式衔接大有玄机。若不懂 Session 的运作原理,想做个能多轮对话的智能助手,便如盲人练剑,难成气候。
素素好奇追问道:“那咱们今日要参透哪些关键?” 翠山展开秘籍,朗声念道:三大要点需牢记:
- 如何让 Session “记住” 多轮对话,不犯 “转头就忘” 的毛病;
- 分清 “指令(Instructions)” 与 “提问(Prompts)” 的天差地别,莫要混为一谈;
- 破解 “4096-token” 这层无形枷锁,避免对话到一半 “走火入魔”(报错)。
2. 🛠️ 筑基之步:Session 的两种 “修炼路径”
谢逊取来三块冰砖,比作不同的对话场景:“要练 Session,先得选对路子。它分‘单回合’与‘多回合’两种修炼法,恰似你与人交手,是只出一招就罢手,还是你来我往打一套连招。”
要开启 Session,第一步便是 “召唤” 它,代码如同施法口诀:
// 召唤一个基础的Session,好比备好一柄空剑,待后续招式加持
let session = LanguageModelSession()
这口诀虽简,用法却有乾坤:
-
单回合交互(一招制敌):每提一个问题,就新召唤一个 Session。此路数适合 “孤立任务”,比如让 AI 总结文章、翻译句子、给内容分类 —— 就像翠山用判官笔点穴,一招解决一个问题,无需记前尘往事。例如问 “冰火岛今日气温”,AI 答完便了,下次再问 “明日是否有雨”,无需关联上回的回答。
-
多回合交互(连招制敌):从头到尾只用一个 Session,让它记下所有对话。这就像谢逊与高手过招,需记得对方前几招的路数,才能拆解后续攻势。做聊天助手、教学导师时必用此法 —— 比如素素问 “如何烤冰火岛特产的海鸟蛋”,AI 答完后,她再问 “若蛋不够,能否用雪蛤替代”,Session 便知 “蛋” 指的是上回说的海鸟蛋,不会答非所问。
3. 🗣️ 问话之道:如何让 Prompt “直击要害”
素素试着用树枝在冰面上写代码,问道:“那 ‘Prompt’ 便是咱们问 AI 的话术吧?可为何我上次问‘推荐好玩的地方’,AI 却答得东拉西扯?”
谢逊大笑:“问法不对,答得自然不准!这Prompt(提问) 是给 AI 的‘靶子’,靶子越清晰,AI 的‘箭’才越准。你那问题太宽泛,好比让翠山用剑去砍一团雾气,如何能中?”
且看高手如何设计 Prompt:
// 简短精准型:问里约热内卢何时适合游玩,靶子明确
let shortPrompt = "What's a good month to visit Rio de Janeiro?"
// 细节限定型:要求用三句话写哈士奇的介绍,连“出剑长度”都定好
let specificPrompt = "Write a profile for the dog breed Siberian Husky using three sentences."
翠山点点头,随即补充了四条 “问话心法”,堪比武林中的 “问敌四诀”:
-
专一不杂:一个 Prompt 只问一件事,别又问天气又问美食,免得 AI 顾此失彼;
-
简洁不赘:长篇大论的提问会拖慢 AI 响应速度,还可能让它抓不住重点,好比说话绕圈子,听的人早没了耐心;
-
限定长度:加上 “用三句话”、“一段以内” 这样的限制,AI 便不会滔滔不绝,节省 “内力”(计算资源);
-
语气自然:别用生硬的术语堆砌,像平时聊天般提问,AI 更易理解 —— 就像谢逊虽凶,与翠山夫妇说话时也会放缓语气,方能沟通顺畅。
4. 📜 指令之威:Instructions 是 Session 的 “内功心法”
正当素素练习写 Prompt 时,谢逊突然按住她的手:“且慢!光会提问还不够,若想让 AI 始终按你的规矩来,非得用‘Instructions’这内功心法不可。”
这Instructions(指令),是给 Session 定下的 “总则”,如同武林门派的门规 —— 它贯穿整个会话,优先级比单个 Prompt 还高。比如你要做个旅行助手,便先立下规矩:“你是专业旅行顾问,说话要亲切简洁”,之后无论提什么问题,AI 都会照着这规矩应答。
设置指令的口诀如下:
// 先写下“门规”:定义AI的身份、说话风格
let instructions = """
You are a helpful assistant. // AI的身份:乐于助人的助手
Always respond in a friendly, concise tone. // 说话风格:亲切、简洁
"""
// 召唤Session时,将“门规”注入其中,让AI牢记
let session = LanguageModelSession(instructions: instructions)
翠山钻研后,总结出 “立规四要”,比门派门规更实用:
-
定身份:明确 AI 是 “旅行规划师” 还是 “编程导师”,避免它乱了角色;
-
定动作:比如 “每次推荐三个周末出游圣地”,给 AI 明确的任务边界;
-
定风格:要求 “回答不超过 50 字”“用正式语气”,让 AI 输出符合你的场景;
-
定底线:加上 “拒绝提供医疗建议”、“不聊敏感话题”,如同给 AI 设下 “禁招”,避免出乱子。
谢逊补充道:“更妙的是,你还能在指令里加例子!比如想让 AI 写古诗,便先给一句‘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它便知该用何种格式应答 —— 这叫‘以例带练’,比空讲规矩管用百倍!”
5. ⚡ 应答之术:用 respond (to:) 获取 AI 的 “招式反馈”
心法、指令、提问皆备,终于到了 “出手” 的时刻 —— 让 AI 给出应答。翠山指着秘籍上的代码,对素素说:“这respond(to:)
便是让 AI‘出招式’的关键,不过它是‘异步功法’,得等它运功完毕,才能拿到结果。”
调用应答的代码如下,翠山特意加了中文注释,方便素素理解:
// 准备好要问的问题:“如何做自制面包”
let prompt = "Making homemade bread"
// 调用respond(to:),等待AI“运功”完毕(异步操作),获取应答
// try await:表示要“等一等”,若出错会抛出异常
let response = try await session.respond(to: prompt)
// 打印AI的回答内容,好比看AI使出的“招式”是否符合预期
print(response.content)
谢逊在一旁提醒,此术有两个 “禁忌”,犯了便会 “走火入魔”:
-
不可同时发招:一个 Session 同一时间只能处理一个提问,若前一个还没应答完,就又发新提问,则会直接报错 —— 好比武者同一时间不能既出拳又出脚,内力会紊乱;
-
先查状态再发招:调用前可查看
session.isResponding
,若为true
,说明 AI 还在 “运功”,此时切勿打扰;若为false
,方可发招。
素素试了一遍,AI 果然按照指令的 “亲切简洁” 风格,给出了自制面包的步骤,她不禁感叹:“原来这 Session 的运作,恰似咱们三人对话 —— 先定好聊天的规矩(Instructions),再你问我答(Prompt & Response),还得记着之前说过的话(上下文),缺一不可!”
上集尾声:规矩与混乱的对决,指令的威力初显
三人正练到兴头,谢逊突然提议:“咱们来做个试验 —— 同一问题,有无指令,看 AI 应答相差几何!” 翠山立刻写下两段代码,一段无指令,一段有 “旅行作家” 的指令,皆问 “巴西有哪三个城市值得一游”。
结果一出,众人皆惊:无指令时,AI 只干巴巴列出 “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萨尔瓦多” 三个名字,如同报菜名;有指令时,AI 却以华丽文笔描述 ——“里约热内卢乃‘永恒春天之城’,基督像俯瞰众生,科帕卡巴纳海滩的桑巴节奏醉人心脾……”,活脱脱一位资深旅行作家的口吻。
“这便是指令的威力!” 谢逊抚掌大笑,“它能让 AI 从‘木讷武夫’变成‘风雅书生’。但切莫得意,下一回咱们要面对更棘手的难题 —— 那‘4096-token’的无形枷锁,若对话太长,AI 便会‘失忆’报错,如何破解这困局?且听下回分解!”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