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NotebookLM 最新最全基础功能介绍 + 保姆级教程(图文)
Google 的 AI 个性化学习助手,到底能做什么?
一、为什么我开始使用 NotebookLM?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知识工作者、研究人员、内容创作者、学生、职场人,以下痛点你一定经历过:
- 信息太多,越存越乱
- 读书/论文做了笔记,却没法系统复习
- 面临写论文/写报告时不知道从哪里找资料
- 看完 20 篇文章,仍然无法给出结构化总结
- 知识无法长期沉淀,输入多,输出少
当 Google 推出 NotebookLM 时,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就是我一直缺的那个会读我资料、会帮我理解、会帮我组织知识、还能帮我生成内容的 AI 吗?”
它不是一个聊天机器人,也不是普通笔记,而是一个真正把你的资料“吃进去”,变成一个专属于你的 AI 私人研究助手的产品。
二、什么是 AI 知识库?为什么每个知识工作者都需要一个?
AI 知识库 = 把你的资料(笔记、PDF、网页、书籍)转化为能对话、能总结、能输出内容的 AI 系统。
与传统笔记相比,本质区别在于:
| 传统笔记 | AI 知识库 |
| 信息“冷冻”保存 | 信息“活化”处理 |
| 你需要主动找内容 | AI 能主动给你提取内容 |
| 只能记录 | 能自动总结、推理、生成 |
| 只存“不动” | 会帮你“读懂”资料 |
为什么要搭建自己的AI知识库?
- 知识可检索、可对话、可自动总结
- 节省大量阅读和整理时间
- 把知识变成“可用资产”而不是“数字坟场”
NotebookLM 的核心就是——做一个“读懂你资料”的个性化 AI助手。
三、NotebookLM 是什么?谁做的?有什么优势?
NotebookLM 是 Google Research + Google Labs 推出的全新 AI 产品。
简单来说,它是:Google 大模型 Gemini 驱动的 AI 学习助手 + AI 知识库 + 文档理解系统。
它的核心优势包括:
- Google 生态(Google Drive、Google Docs)无缝集成
- 读取 PDF / 文档能力很强
- 专注“个性化学习”和研究场景
- AI 会基于“你的资料”回答,而不是靠互联网猜测
- 输出内容非常适合学术、研究、内容创作
它不是 Notion AI、不是 Obsidian、也不是 ChatGPT—— 而是对标 学术笔记、小论文、研究、个人学习系统 的工具。
四、Google NotebookLM 快问快答
1)NotebookLM 适合谁?
学生 / 备考人群
研究人员
读书输出者
知识工作者
博主 / 写作者
2)核心功能有哪些?
文档上传(PDF、PPT、文本、Excel)
AI 摘要生成
多文档交叉总结
结构化笔记自动生成
“Ask Anything” 文档理解
Google Docs 自动同步输出
多文档知识库 Notebook 组织
3)适合哪些场景?
论文总结
考试复习(自动生成提纲)
行业报告整理
内容生产
读书笔记
多文档对比分析
项目研究
4)使用什么大模型?
默认:Gemini 系列
5)在哪用?有 App 吗?
网页端(核心)
支持移动端浏览器
与 Google Drive / Docs 深度集成
新出了 App,在Google/Apple App Store可下载
6)支持什么文件格式?
PDF、Google Docs、PPT、表格、Text、Markdown、网址、视频音频等。
7)价格?
目前免费版本即可使用核心功能。
8)官网地址?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
9)与大模型 ChatGPT / Claude / DeepSeek等的区别?
核心差异在于:
| ChatGPT / Claude | NotebookLM |
| 聊天模型 | 文档理解模型 |
| 需要手动输入资料 | 资料可长期存入“Notebooks” |
| 通用 | 超强“个人专属资料理解” |
一句话总结:NotebookLM 是你的专属AI文档老师。
五、NotebookLM 四大核心功能 + 图文教程
🌟 场景一:【信息输入】
NotebookLM 的内容输入非常强大。
支持以下方式:
- 上传 PDF
- 上传 Google Docs
- 上传 Google Slides
- 贴入长文本
- 引入网页,包括Youtube的视频网址
- 导入 Google Drive 现有文档
使用步骤:
- 打开 NotebookLM
- 创建新 Notebook
- 点击 “Add Sources”
- 上传 PDF / Docs / Slides
- 等待 AI 自动解析(速度非常快)
解析后会自动生成:
- 资料摘要
- 文档结构
- 关键点
- 可交互对话界面
这是它和普通“文件上传工具”最大的区别。
🌟 场景二:【自动化知识整理】
NotebookLM 最大的魔力是 它会自动帮你整理资料。
包括:
✔ 自动总结 Summary
✔ 按章节提取关键点
✔ 多文档交叉总结
✔ 自动生成提问建议(Quiz)
✔ 自动提出概念解释
✔ 提供文章结构分析
这意味着你不再需要手动做读书笔记、论文笔记、分析笔记,它会自动生成。
适合做:
- 论文阅读
- 书籍精读
- 行研扫描
- 复习提纲
- 思维框架整理

🌟 场景三:【AI 赋能】基于AI大模型(Gemini)的文档理解与多文档检索、对话
NotebookLM 最强的地方是:你可以和自己的资料对话。
可直接用以下提示词提问:
- “帮我用 3 句话总结这篇文章”
- “提取所有关键概念并举例解释”
- “给我做一个考试复习提纲”
- “帮我写一篇读书报告”
- “总结两篇论文有什么共同点?”
- “用高中生能懂的方式解释这段内容”
属于:
- 文档问答
- 知识推理
- 结构化提取
- 内容生成
对科研和内容创作者帮助巨大。
🌟 场景四:【知识输出】从资料 → 写作 → 发布的一条龙
你可以让 NotebookLM:
- 生成论文提纲
- 写读书笔记
- 写内容脚本
- 写行业分析
- 生成视频
- 生成 PPT
- 生成音频和播客
- 输出到 Google Docs

并且所有引用 自动带“引用来源”,符合学术规范。
非常适合学生、研究人员。
🌟 Bonus:Notebook 玩转技巧
这些是我个人测试中效率最高的技巧:
- 用 10 份 PDF 生成一个行业跨文档总结
- 上传一整本书,让它生成“考试题库”
- 让 AI 自动讲解我不懂的概念
- 帮我做“大模型对比表格”
- 用它来“备考 + 复习 + 整理课堂笔记”
特别适合写:
- 行研报告(MB/咨询)
- 学术论文摘要
- PPT大纲
- 读书笔记
- 内容创作稿件
六、我的真实使用体验(优点 / 不足)
❤️ 优点(很强)
- 文档理解能力非常强
- 自动总结准确度高
- 多文档对比体验无敌
- 非常适合学习和研究
- 输出格式干净利落
- 是目前最“学术友好”的 AI 工具
⚠️ 不足(如实说)
- 暂不支持中文全量(需切换)
- 对中国大陆用户访问门槛高
- 不是全功能笔记,不适合任务管理
- 不支持双向链接(非 Obsidian/Logseq 类)
🎯 期待功能
- 图谱视图
- 更强的知识组织能力
总而言之,Google NotebookLM是分析“存量知识”的终极利器。它将“精读”这件事做到了极致,是所有需要与特定文档深度对话的知识工作者的福音。
NotebookLM或许代表了AI知识库工具的其中一种未来形态——更垂直、更精准、更可信。搭建高质量的垂直领域知识库(例如利用NotebookLM处理数据,再输出到博客或网站)将是未来的重要趋势。
如果你对AI知识库搭建以及更多前沿AI工具的实战玩法感兴趣,欢迎收藏和持续关注本专栏,以及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使用心得!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