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 Pro 是 Esri 推出的专业桌面 GIS 应用程序,作为空间数据处理的核心工具,其集成了数据管理、地图制作、空间分析、3D 可视化及成果共享等全流程功能,广泛应用于国土规划、环境监测、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本文将从核心作用分类出发,详细拆解各功能模块的具体使用方法,帮助用户快速掌握其关键操作流程。

一、核心作用分类

ArcGIS Pro 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空间数据的“创建 - 处理 - 分析 - 展示 - 共享”闭环,具体可划分为六大核心作用:工程化组织 GIS 工作、2D/3D 数据可视化与制图、空间分析与地理处理、地理数据管理与编辑、工作流简化与自动化、成果共享与协作。各作用模块相互衔接,构成完整的 GIS 工作流。

二、各作用对应的使用方法

(一)工程化组织 GIS 工作——统一管理资源与成果

作用:将地图、场景、数据、布局、工具等所有 GIS 资源整合到“工程”中,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快速调用与标准化复用,同时支持自定义配置以适配个性化工作习惯。

使用方法

  1. 创建工程:启动 ArcGIS Pro 后,在开始页面选择“新建工程”,可基于默认模板或自定义模板创建(自定义模板可提前保存常用资源配置)。输入工程名称、存储路径后,系统自动生成工程文件(.aprx)及配套文件夹结构。

  2. 添加资源:通过“工程”面板的“目录”选项,右键“数据库”“文件夹连接”“服务器”等节点,可添加本地/网络数据、数据库连接、ArcGIS Online/Enterprise 门户资源,也可导入 ArcMap 地图或添加 Web 地图/场景。

  3. 配置工程:点击“工程”选项卡进入“设置”页面,可自定义功能区布局、设置默认数据存储路径、配置许可信息等;通过“帮助”选项卡的“学习资源”,可获取官方教程与案例。

(二)2D/3D 数据可视化与制图——精准呈现空间信息

作用:支持 2D 地图与 3D 场景的联动展示,通过符号化、标注、布局设计等功能,将空间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可视化成果,满足地图打印、报告展示等需求。ArcGIS Pro 3.4 版本已将默认渲染引擎升级为 DirectX 12,大幅提升可视化性能。

使用方法

  1. 创建视图:在“插入”选项卡中点击“地图”创建 2D 视图,点击“场景”创建 3D 视图;支持同时打开多个视图并开启“链接视图”,实现平移缩放时的范围同步。

  2. 数据符号化:在“内容”面板中选中图层,点击“外观”选项卡,可选择“唯一值”“分级色彩”“比例符号”等符号系统;3.4 版本新增符号类可见性控制,可单独隐藏不需要的符号类别。

  3. 添加标注与弹出窗口:在“标注”选项卡中开启标注,自定义标注字段、字体样式及显示规则;通过“配置弹出窗口”功能,设置鼠标点击图层时显示的属性信息。

  4. 设计布局:点击“插入”选项卡“布局”,选择纸张大小与方向创建布局;将地图/场景拖入布局后,添加图例、比例尺、指北针、标题等要素,最终导出为 PDF、PNG 等标准格式或直接打印。

  5. 3D 可视化增强:在场景视图中,可通过“高程表面”添加地形数据,实现建筑物、地形的 3D 立体展示;3.4 版本支持将 3D 切片数据集共享至 ArcGIS Enterprise,用于 Web 场景集成。

(三)空间分析与地理处理——深度挖掘空间关系

作用:提供海量内置地理处理工具,支持空间查询、叠加分析、网络分析、水文分析等多种分析场景,同时支持通过 ModelBuilder 与 Python 实现工作流自动化,3.4 版本还新增高光谱影像处理及 AI 基础模型应用功能。

使用方法

  1. 基础工具使用:在“分析”选项卡中打开“地理处理”窗格,通过搜索框定位目标工具(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选择输入数据集、设置参数后点击“运行”,结果自动添加至地图。

  2. 工作流自动化: ModelBuilder:点击“地理处理”窗格“模型构建器”,拖拽工具至画布,连接输入输出关系,构建可视化分析流程,支持保存为工具重复使用。

  3. Python 脚本:在“插入”选项卡打开“Python 窗口”,使用 ArcPy 站点包编写脚本;3.4 版本升级了 Conda,提升包操作速度,同时支持集成 GPT、Llama 等第三方大语言模型进行文本分析。

  4. 高级分析扩展:激活 Spatial Analyst 扩展模块可进行地形分析、密度分析;激活 Image Analyst 扩展模块可处理高光谱影像,或使用 Prithvi、ClimaX 等 AI 模型进行农作物分类、气候预测等任务。

(四)地理数据管理与编辑——保障数据质量与更新

作用:支持多种格式空间数据(如 Shapefile、Geodatabase、LAS 点云等)的创建、导入、编辑与校验,通过属性规则、拓扑检查等功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与一致性,同时支持企业级工作流追踪。

使用方法

  1. 数据创建与导入:在“目录”面板右键“数据库”,选择“新建要素类”,定义要素类型(点、线、面)、坐标系及属性字段;通过“添加数据”功能,导入本地文件或门户数据。

  2. 数据编辑:点击“编辑”选项卡“开始编辑”,进入编辑模式;使用“创建要素”工具绘制新要素,或通过“修改要素”工具调整现有要素形状;3.4 版本支持自定义拓扑图外观,提升编辑精度。

  3. 数据质量控制: 属性规则:在要素类属性中设置计算规则或约束规则,指定触发字段,实现属性自动计算或非法值校验。

  4. 数据校验:添加 Data Reviewer 扩展模块,创建校验规则(如拓扑错误、属性完整性),批量检查数据质量。

  5. 企业级管理:集成 Workflow Manager (Classic),创建标准化工作流,追踪数据编辑、审核、发布等全流程节点。

(五)工作流简化与自动化——提升工作效率

作用:通过“任务”功能将复杂工作流拆解为标准化步骤,支持手动执行与自动执行结合,确保团队成员遵循统一操作规范,同时减少重复劳动。

使用方法

  1. 创建任务:在“插入”选项卡点击“任务”,新建任务项目;通过“记录操作”功能,自动捕捉操作步骤生成任务,或手动添加步骤并设置为“必选”或“可选”。

  2. 任务执行与共享:在“任务”面板中打开任务,按步骤引导完成操作,自动步骤将无需手动干预;完成的任务可导出为任务包,共享给团队成员复用。

  3. 效率优化:3.4 版本在对话框中新增搜索功能,可快速定位设置项;支持将键盘快捷键导出为 PDF,方便自定义操作习惯。

(六)成果共享与协作——实现跨平台复用

作用:支持将工程、地图、图层、3D 场景等成果打包或发布至 ArcGIS Online/Enterprise 门户,实现团队协作、跨设备访问(如浏览器、移动设备)及离线使用。

使用方法

  1. 打包共享:在“共享”选项卡中,选择“工程包”“地图包”或“图层包”,设置打包范围与数据压缩方式,生成压缩文件,可通过邮件或门户共享给他人。

  2. 发布 Web 资源:点击“共享为 Web 图层”,选择发布至 ArcGIS Online 或 Enterprise;3.4 版本支持发布 3D 切片 Web 图层,用于 Web 场景集成;发布前系统会自动分析成果,提示错误与性能优化建议。

  3. 离线使用配置:管理员可在 ArcGIS Online 中设置离线许可检出天数(最长支持 30 天),用户可检出许可后离线使用;通过“创建移动地图包”功能,生成适用于移动设备的离线地图包。

三、快速入门建议

  1. 环境准备:在 Windows 系统中安装 ArcGIS Pro,通过 ArcGIS Online/Enterprise 账号登录激活,获取 21 天免费试用权限;建议安装最新版本(如 3.4)以体验 AI 分析、DirectX 12 渲染等新功能。

  2. 基础实操:从官方“快速入门教程”开始,完成“创建工程 - 添加数据 - 制作地图 - 共享成果”的基础流程,熟悉“工程”“内容”“地理处理”等核心面板操作。

  3. 进阶学习:针对具体场景(如空间分析、3D 建模)学习对应扩展模块使用;参与 Esri 学院课程或社区讨论,获取行业实操案例。

通过上述功能模块的协同使用,ArcGIS Pro 可满足从基础制图到高级空间分析的全场景需求,其工程化管理与自动化能力大幅提升了 GIS 工作的效率与标准化水平。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