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伴随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的爆发式演进,曾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人工智能+“已完成向产业端的深度渗透。在制造业的智能质检车间、金融业的智能风控系统、服务业的个性化推荐平台中,AI技术正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当技术落地的节奏不断加快,人才作为AI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争夺战场已全面前置——众多企业突破传统校招周期束缚,将2026届高校毕业生的储备计划提前启动,招聘触角延伸至大二、大三实习生群体,AI校招正式迈入"精准布局、质效优先"的全新阶段。

近日,国内人力资源服务头部机构前程无忧51job发布《2026届校招市场AI人才需求报告》,为这一趋势提供了权威注脚。该报告基于对全国12个行业超500家校招企业、2000余名AI相关专业应届生的定向调研,清晰勾勒出当前市场的核心转变:企业招聘逻辑已告别"泛AI概念崇拜",技术深度与场景落地能力成为筛选硬指标,人才需求正式从"规模积累"转向"质量突破"。

1、 高科技企业成为AI人才需求主力军领跑其他行业

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的数据显示,近 60% 的高科技企业已将 AI 人才纳入年度核心招聘目标,这一比例远超金融行业(40.1%)和专业服务业(26.7%)。从企业属性来看,高科技领域中,AI 原生企业(如大模型研发公司、AI 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数字化转型领先的科技巨头,对 AI 人才的需求强度最高 —— 部分企业甚至将 AI 应届生招聘占比纳入部门考核指标,优先保障算法研发、模型优化等岗位的人才供给。
图片

相比之下,餐饮 / 酒店 / 旅游业的 AI 人才需求则相对有限。这类行业核心岗位以人工服务为核心,多数企业仍倾向于维持成熟的服务模式,仅少数头部连锁品牌尝试通过 AI 优化供应链管理(如智能库存预警)或客户服务(如智能客服机器人),但暂未形成规模化的人才招聘需求。

2、 招聘规模“微量扩张”成主流

从AI人才需求量来看,65.8%的企业招聘AI相关应届生5人以内,招聘规模在5-20人的企业共占比27.1%,另有7.1%的企业招聘AI相关应届生人数超过20人。访谈显示,**多数企业对AI人才的需求仍处于培育和试点阶段,部分头部科技企业和数字化转型领先的传统企业已开始规模化布局AI人才储备,**以应对未来业务发展需求。

图片

从需求变化趋势来看,尽管超65%的企业招聘人数控制在5人以内,但AI人才需求整体呈现扩张趋势:近六成(58.2%)企业计划扩招AI相关人才,其中36.3%的企业需求小幅增加,21.9%的企业需求显著增加,38.8%的企业需求基本持平。访谈显示,**头部企业正加速抢人,其显著增加的招聘需求更多指向大模型、芯片等技术壁垒较高的领域,**或出于扩大人才储备的战略考虑。

图片

3、 技术含金量决定AI岗位需求弹性: 技术研发岗需求旺盛

AI正在重构应届生岗位图谱,技术含金量决定需求弹性。前程无忧的调查显示,近六成企业对AI技术研发类岗位应届生需求有所增长,35.6%的企业对技术支持类岗位应届生需求有所上升,而20.3%的企业缩减基础客服等标准化或重复性岗位应届生编制。

图片

4、 能力评估标准剧变: 数学能力成“新货币”

企业招聘AI人才的核心指标发生颠覆性变化: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是企业招聘AI相关应届生时最看重的因素,数学与算法基础、实际项目/实习或竞赛经历比例分别为60.3%和52.5%。同时,**精通当前热门技术(34.6%)和软硬件协同开发经验(30.7%)作为AI领域关键技术能力,**也是企业招聘时重点关注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名校学历(28.8%)重要性仅位居第五,“纸上谈兵”式人才正在失去竞争力。

5、 AI人才薪酬继续领跑校招市场: 大模型算法工程师月薪中位数逼近2.5万

大模型浪潮下,AI技术研发类岗位薪酬中位值较高,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的数据显示:大模型算法工程师以24760元/月的中位薪酬领跑,深度学习工程师(24466元/月)和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24378元/月)紧随其后;多模态算法工程师、自动驾驶算法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推荐算法工程师薪酬中位值均超过23000元/月;支持性岗位如AI测试工程师(13621元/月)和AI数据训练师(8513元/月)与核心技术岗位的薪资存在显著差距,凸显行业对高端技术人才的倾斜。

图片

整体来看,当前的 AI岗位校招市场正呈现出“需求稳增、结构优化、薪酬分化”的三大特征。随着AI技术深入产业,企业对高素质、高潜力的AI应届生需求将持续增长,具备扎实算法基础和项目经验的人才将成为最大赢家。

6、总结:AI 校招进入 “质量竞争” 时代

整体来看,2026 届 AI 校招市场正呈现 “需求稳增、结构优化、薪酬分化” 三大特征:需求端,企业从 “泛 AI 招聘” 转向 “精准筛选”,技术深度与垂直能力成核心;供给端,具备扎实数学基础、实战项目经验的应届生更具竞争力;薪酬端,核心技术岗与支持岗的差距持续拉大,行业资源向高端人才集中。

随着 AI 技术进一步深入产业,企业对 “高素质、高潜力”AI 应届生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对于 2026 届应届生而言,与其追逐 “AI 热词”,不如聚焦某一垂直领域(如 AI + 制造、AI + 医疗),通过项目实践提升技术落地能力 —— 这才是在人才争夺战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那么,如何系统的去学习大模型LLM?

作为一名从业五年的资深大模型算法工程师,我经常会收到一些评论和私信,我是小白,学习大模型该从哪里入手呢?我自学没有方向怎么办?这个地方我不会啊。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一定要继续看下去!这些问题啊,也不是三言两语啊就能讲明白的。

所以我综合了大模型的所有知识点,给大家带来一套全网最全最细的大模型零基础教程。在做这套教程之前呢,我就曾放空大脑,以一个大模型小白的角度去重新解析它,采用基础知识和实战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历时3个月,终于完成了这样的课程,让你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每一秒都在疯狂输出知识点。

由于篇幅有限,⚡️ 朋友们如果有需要全套 《2025全新制作的大模型全套资料》,扫码获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要学习大模型?

我国在A大模型领域面临人才短缺,数量与质量均落后于发达国家。2023年,人才缺口已超百万,凸显培养不足。随着AI技术飞速发展,预计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急剧扩大至400万,严重制约我国AI产业的创新步伐。加强人才培养,优化教育体系,国际合作并进是破解困局、推动AI发展的关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模型学习指南+路线汇总👈

我们这套大模型资料呢,会从基础篇、进阶篇和项目实战篇等三大方面来讲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①.基础篇👈

基础篇里面包括了Python快速入门、AI开发环境搭建及提示词工程,带你学习大模型核心原理、prompt使用技巧、Transformer架构和预训练、SFT、RLHF等一些基础概念,用最易懂的方式带你入门大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进阶篇👈

接下来是进阶篇,你将掌握RAG、Agent、Langchain、大模型微调和私有化部署,学习如何构建外挂知识库并和自己的企业相结合,学习如何使用langchain框架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基座模型并进行数据集的收集预处理以及具体的模型微调等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③.实战篇👈

实战篇会手把手带着大家练习企业级的落地项目(已脱敏),比如RAG医疗问答系统、Agent智能电商客服系统、数字人项目实战、教育行业智能助教等等,从而帮助大家更好的应对大模型时代的挑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④.福利篇👈

最后呢,会给大家一个小福利,课程视频中的所有素材,有搭建AI开发环境资料包,还有学习计划表,几十上百G素材、电子书和课件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素材,我这里几乎都有。我已经全部上传到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信我,这套大模型系统教程将会是全网最齐全 最易懂的小白专用课!!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