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借助 DeepSeek-R1和ChatGPT-5辅助整理)

过去一周,AI领域呈现出“模型竞速、硬件攻坚、应用深化”的鲜明特点。在模型层面,谷歌与百度相继发布新一代大模型,在多模态与推理能力上展开激烈竞争,同时学术界也在持续探索AGI新路径与解决模型固有缺陷的新方法。在硬件领域,一项关于忆阻器自适应ADC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大幅降低AI芯片功耗提供了新方案。应用层面,中国行业盛会聚焦“AI+”与场景落地,政策指南积极推动“AI+制造”,而AI制药等领域也出现了核心元器件高度国产化的实质性进展,预示着AI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正不断加深。

AI 模型与算法进展

标题:Google 发布 Gemini 3

事件:2025-11-18,Google 正式发布其新一代多模态基础模型 Gemini 3,并在发布当日即开始将其整合进搜索引擎、Gemini App 及开发者平台中。
引文链接Google Blog — Introducing Gemini 3
观点:从技术整合角度看,发布即集成体现了 Google 将其最新 AI 能力快速产品化的决心。然而,“最强”称号仍需业界和用户在真实场景中广泛验证,其实际性能优势与功耗成本间的平衡是后续关注焦点。

标题:OpenAI 发布 GPT-5.1(Instant & Thinking 变体)

事件:2025-11-12,OpenAI 正式推出 GPT‑5.1 系列模型(包含 Instant 与 Thinking 两种模式),并开始在 ChatGPT 平台与 API 中滚动上线。
引文链接OpenAI 官网 — GPT-5.1Ars Technica — OpenAI walks a tricky tightrope with GPT-5.1
观点:GPT-5.1 引入“自适应推理”训练和多种人格预设,使模型在指令跟随、对话风格及业务任务上更灵活。这类迭代虽非代际跃迁,但对于工程化应用中的延迟、成本与体验优化具有现实意义。关键在于其在行业场景(如自动化流程、工具联动、长期对话)中的实际表现。

标题:“智能基础模型(IFM)”新理论提出

事件:2025-11-13,一篇题为《Intilligence Foundation Model: A New Perspective to Approach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的论文在预印本平台 arXiv 发布,提出了“智能基础模型” (IFM) 的概念——通过学习多样化智能行为,而非仅模式识别,探索通用智能机制。
引文链接arXiv — IFM 论文
观点:这是一个偏重理论探索的进展,为 AGI 研究提供了新颖的、受神经科学启发的视角。其价值在于推动学界对智能本质的思考,但距离工程化实现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属于前瞻性基础研究。


AI 平台、工具与厂商生态

标题: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 5.0

事件:2025-11-13,百度 在“百度世界 2025”大会上正式推出其基础模型版本 文心大模型 5.0。该版本在多模态理解、创意写作和逻辑推理能力上得到显著增强。
引文链接中国青年报:百度正式 发布文心大模型 5.0央广网:百度文心大模型5.0在京发布
观点:此次升级标志着中国主流大模型厂商在基础模型能力上持续追赶国际第一梯队。榜单成绩是技术实力的体现,但更关键的是其能否在复杂的产业场景中创造价值,推动应用生态的繁荣。

标题:阿里巴巴“千问”项目推进(产品化动向)

事件:2025-11-14(报道时间)起,国内媒体披露 阿里巴巴 正在推进“千问”项目,计划基于其通义 大模型打造名为“千问 APP”的个人 AI 助手,并拟推出国际版本,与国际同行竞争。
引文链接WallstreetCN:对标 ChatGPT!阿里“通义千问”全面转向,进军 C 端市场新浪财经:阿里巴巴官宣千问App 公测上线
观点:这是中国科技企业从打造底层模型到直接面向全球消费者推出应用产品的战略转变。其成功与否将取决于产品体验、文化适配性以及在全球市场的运营能力,是检验中国 AI 技术出海成色的关键一步。

标题:微软 Ignite 2025 展示 Copilot / Agent 与 Work IQ 进展

事件:2025-11-18,Microsoft 在 Ignite 2025 大会中公布将最新模型能力嵌入 Office/365 Copilot、推出 Agent 管理与 Work IQ 工具,以推动“模型→业务流程→治理”的企业级落地。
引文链接Microsoft Blog — Copilot & Agents built to power the frontier firm :contentReference[oaicite:12]{index=12}
观点:其强调将模型能力与企业流程和治理结合,对企业客户侧意味着“模型能力”不再是孤立模块,而是工具链的一部分。企业落地的关键是数据连接、安全/合规、agent 生命周期管理与成本控制。


行业会议与产业政策

标题:2025 GAI+ Conference 在北京举办

事件:2025-11-15 至 11-17,行业峰会 2025 GAI+ Conference 在北京聚焦 AI 与产业融合,多位专家发表主题演讲。
引文链接首届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开幕
观点:此类行业峰会是观察 AI 技术风向和产业热度的晴雨表。议题从技术本身转向“AI+”,表明行业焦点已从模型能力转向如何与具体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创造实际生产力。

标题:工信部印发《高标准数字园区建设指南》推动“人工智能+制造”应用

事件:2025-11-13(发布日)至 11-18 多媒体报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 印发文件《高标准数字园区建设指南》,明确推进“人工智能 + 制造”“智能工厂”梯度建设。
引文链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文件
观点:这是一项具有强引导性的产业政策。从技术编辑视角看,它为企业侧的 AI 应用(尤其是工业 AI)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和市场预期,将加速 AI 解决方案在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的落地与采购。


✍️ 编辑策划 / 整理:Fan Jun AI Tech Notes 组
📅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9日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