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若干措施》(闽政办〔2025〕30 号),推出覆盖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企业培育、人才引育等全链条的政策支持体系。这份有效期至 2028 年底的 "政策红包",最高单项补助达 1000 万元,为 AI 企业提供从初创到壮大的全周期扶持,以下是核心补贴内容的详细拆解。

一、技术研发与创新:最高 1000 万,攻克行业核心难题

1. 行业垂直模型攻关补助

聚焦工业、教育、医疗、农业、海洋、气象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开发具备行业数据集和高水平任务处理能力的垂直模型。

  • 补贴标准:按项目推进实效分阶段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 1000 万元。
  • 申报条件:综合考量项目投入、技术先进性、升级可持续性、用户评价及推广成效。

2. 新技术新产品奖励

支持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智能芯片、智能装备、具身智能等创新成果落地,对经遴选的优质 AI 产品给予一次性奖励。

  • 补贴标准:每个优质产品奖励 50 万元。
  • 配套支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按规定享受奖补,各地可额外叠加研发支出补贴;鼓励专利布局与知识产权保护。

二、平台与园区建设:最高 1000 万,打造产业集聚载体

1. 高能级创新平台补助

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提供模型库、算法包开放共享、标准数据集建设、成果转化等服务,按平台建设实际投入给予补助。

  • 补贴标准:不超过建设实际投入的 50%,一次性最高补助 500 万元。
  • 支持方向:鼓励建设行业应用中试基地、共性技术平台,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2. 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扶持

福州、厦门、泉州三地省级 AI 产业园享受专项政策,重点支持招商引业与生态构建。

  • 补贴标准:每年各安排不超过 100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产业招商、项目路演和供需对接活动。
  • 发展目标:未来三年,每个产业园需招引 30 家有核心技术的 AI 企业 / 团队,扶持开发 50 个以上引领性智能体或智能终端产品。
  • 配套支持:设立人工智能子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产业投资;完善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 AI 专区,促进精准对接。

三、企业培育与发展:最高 3000 万,梯度培育优质主体

1. 优质企业专项奖励

实施 AI 企业梯次培育计划,覆盖硬科技初创企业、"瞪羚" 企业、"独角兽" 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各类主体。

  • 补贴标准:经遴选的优质 AI 企业,给予一次性最高 300 万元奖励。
  • 融资支持:AI 模型与智能体开发应用项目,可申报省重点技改项目(不作投资额要求),享受专项融资支持政策。

2. 标准制定补助

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人工智能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修订,对符合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项目按规定给予补助。

四、算力与数据支持:最高 50 万,降低研发运营成本

1. 普惠算力服务补助

针对 AI 企业算力需求,对年度购买算力服务达到一定额度的企业给予费用补贴。

  • 补贴标准:年度购买算力服务总额≥10 万元的企业,按实际费用的不超过 50% 补助,单家企业最高 50 万元。
  • 算力保障:构建全省一体化算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动 "闽数宁算" 协作机制落地。

2. 数据资源供给支持

  • 数据集建设:每年推动开发 10 个以上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省数据集管理服务平台。
  • 产业培育:支持建设数据标注基地、"小而精" 数据要素产业园,入选项目按规定享受奖励;鼓励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国家试点项目给予配套奖励。

五、人才引育:最高 "一事一议",强化智力支撑

1. 高端人才与团队支持

  • 计划倾斜:省引才 "百人计划"、"八闽英才" 培养计划对 AI 领域单列指标、单设分组,提高入选比例。
  • 专项扶持:国际先进水平技术成果落地转化的领军人才 / 团队,实行 "一事一议" 支持;组建产业链特聘专家团,提供技术指导与资源导入并给予经费支持。

2. 骨干人才激励

建立 AI 骨干企业清单,试点省级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核心工程师纳入名册。

  • 补贴标准:核心工程师每人每年享受 20 万元奖补。

3. 人才交流与培训

  • 国际合作:支持邀请海外 AI 青年人才来闽交流,按规定给予国际差旅补贴、工作津贴。
  • 技能提升:开展 AI 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与 AI 产业融合发展。

六、应用场景开放:多领域赋能,牵引产业落地

1. 场景供给要求

教育、住建、交通运输、文旅、医疗等行业主管部门,每年各提供不少于 10 个 AI 应用场景;各地及其他行业部门加快开放场景资源。

  • 发展目标:到 2027 年、2030 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分别超过 70%、90%。

2. 重点应用方向

深化 "智赋百景" 行动,聚焦政务服务、社会治理、辅助决策等领域,推动 AI 大模型规范应用;融入 "大金砖合作",拓展国际合作场景。

政策实施要点

  • 执行期限:自 2025 年 11 月 4 日起实施,有效期至 2028 年 12 月 31 日。
  • 适用范围:全省各市、县(区)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厦门市参照执行(资金自行统筹)。
  • 责任主体:各项补贴由省工信厅、科技厅、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及各设区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落实。

这份政策礼包覆盖 AI 产业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从企业培育到人才保障的全链条需求,力度大、覆盖广、针对性强。AI 企业可结合自身业务方向,对接对应责任部门申报相关补贴,借助政策红利加速发展。

政策原文链接:http://fujian.gov.cn/zwgk/zxwj/szfbgtwj/202511/t20251107_7031533.htm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