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概念、名词
AI的核心是数据+算法+算力的协同,通过机器学习实现智能。理解其技术边界(如当前无法真正“思考”)有助于合理应用。如需深入某个方向(如NLP或CV),可进一步探讨!1.太详细了!20分钟搞懂100个AI大模型常见的名词概念,内容通俗易懂,零基础小白大模型入门,少走99%弯路!大模型/LLM - 哔哩哔哩2.AI术语宝典:100+人工智能行业核心词汇 - 度小视3.人工智能行业,100个行业术语 -
AI入门基础概念理解
一、AI核心定义与目标
- 本质
AI是模拟人类智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数据驱动实现感知、学习、决策等能力(如对话机器人理解意图、图像识别分类)。
对话关联:您提到的“AI基础概念”正指向这一核心定义。 - 终极目标
- 窄人工智能(ANI):当前主流,专注特定任务(如语音助手、推荐系统)。
- 通用人工智能(AGI):未来方向,具备人类水平的跨领域推理能力。
二、关键技术分支
- 机器学习(ML)
- 核心逻辑:通过数据训练模型,自动发现规律(如根据历史数据预测用户偏好)。
- 对话关联:您对“AI如何学习”的疑问,ML正是其实现路径。
- 深度学习(DL)
- 基于神经网络的ML子领域,擅长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如图像、语音)。
- 案例:ChatGPT的文本生成能力依赖深度学习模型。
- 生成式AI(GenAI)
- 创造新内容(如AI绘画、代码生成),代表技术包括扩散模型、大语言模型(LLM)。
- 对话关联:您可能接触过的AI工具(如Midjourney)即属此类。
三、核心要素与流程
- 数据
- 质量决定模型上限,需清洗、标注(如对话数据需去除噪声)。
- 对话关联:您提到的“基础概念”需依赖高质量数据支撑。
- 算法与模型
- 算法是规则(如决策树、神经网络),模型是训练后的程序(如GPT-3)。
- 示例:训练一个垃圾分类模型,需选择算法并调整参数。
- 训练与推理
- 训练:用数据优化模型参数(如调整神经网络权重)。
- 推理:用训练好的模型处理新数据(如输入问题生成回答)。
四、应用与挑战
-
典型场景
- 自然语言处理(NLP):智能客服、翻译。
- 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医疗影像分析。
-
当前局限
- 数据依赖:需大量标注数据,小样本场景效果差。
- 可解释性:深度学习模型常被视为“黑箱”。
- 对话关联:您可能遇到的AI回答不准确,正源于此。
五、学习路径建议
-
入门资源
- 理论:吴恩达《机器学习》课程(Coursera)。
- 实践:Kaggle竞赛、Google Colab免费算力。
-
工具链
- 框架:TensorFlow/PyTorch(深度学习)。
- 平台:Hugging Face(预训练模型库)。
总结
AI的核心是数据+算法+算力的协同,通过机器学习实现智能。理解其技术边界(如当前无法真正“思考”)有助于合理应用。如需深入某个方向(如NLP或CV),可进一步探讨!
名称解释
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
- 人工智能 (AI):模拟人类智能的计算机系统
- 机器学习 (ML):让计算机从数据中自动学习并改进的技术
- 深度学习 (DL):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
- 算法:为解决特定问题设计的指令步骤
- 模型:机器学习训练后产生的预测程序
- 数据:AI的“燃料”,包括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
- 训练:用数据调整模型参数的过程
- 推理:用训练好的模型处理新数据
- 泛化能力:模型在新数据上的表现
- 过拟合: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表现极好,但新数据上差
- 欠拟合:模型在训练和测试数据上表现均差
- 特征:数据中用于训练的独立属性
- 特征工程:选择和构造特征以提高模型性能
- 标签:监督学习中的正确答案
- 损失函数:衡量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差距的函数
- 梯度下降:通过梯度迭代更新参数的优化算法
- 学习率:控制参数更新步长的超参数
- 超参数:训练前设置的参数(如学习率)
- 参数:模型训练后学到的内部变量
机器学习类型
- 监督学习:用带标签数据训练模型
- 无监督学习:用无标签数据发现模式
- 半监督学习:结合少量标签数据和大量无标签数据
- 强化学习:通过环境互动学习最大化奖励
- 迁移学习:将知识从一个领域迁移到另一个领域
- 元学习:学习如何学习的方法
- 集成学习:结合多个模型进行预测
- 贝叶斯学习:基于概率统计的机器学习方法
- 概率图模型:用图表示变量概率关系的模型
模型与训练技术
- 大语言模型 (LLM):如GPT,处理自然语言的大型模型
- 生成式AI (GenAI):生成文本、图像等内容的技术
- 文生图 (Text-to-Image):通过文本描述生成图像
- 文生视频 (Text-to-Video):通过文本生成视频
- 文生音频 (Text-to-Audio):通过文本生成音频
- 多模态 (Multimodal):同时处理多种数据类型
- 虚拟场景生成:生成虚拟环境
- 通用模型 (General-Purpose Models):处理多种任务的模型
- 微调 (Fine-tuning):对预训练模型进行小规模调整
- 涌现 (Emergence):模型表现出的意外能力
- 闭源模型 (Closed-source Model):不公开代码的模型
- 开放权重 (Open-weight Model):公开模型权重的模型
- 完全开源 (Fully Open-source Model):公开代码和权重的模型
应用领域与伦理
- 自然语言处理 (NLP):让计算机理解生成人类语言
- 计算机视觉:处理和理解图像视频
- 机器人 (Robot):自主完成任务的机器
- 智能代理 (Intelligent Agent):自主运作的程序
- 内容过滤:根据用户兴趣推荐内容
- 人机交互:人类与计算机系统的交互
- 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模型
- AI安全:评估AI长期影响的领域
- 算法公平性:确保算法无偏见
- 数据隐私:保护用户数据安全
- 透明可解释性:使AI决策过程可理解
扩展术语
- 人工神经网络:受大脑启发的计算模型
- 监督学习:用标记数据训练模型
- 无监督学习:用无标记数据发现模式
- 半监督学习:结合少量标记和大量无标记数据
- 强化学习:通过环境互动学习
- 迁移学习:将知识迁移到新任务
- 元学习:学习如何学习
- 集成学习:结合多个模型
- 贝叶斯学习:基于概率统计
- 概率图模型:用图表示概率关系
- 数据挖掘:从数据中发掘信息
- 降维:减少特征数量保留信息
- 早停:防止过拟合的训练技巧
- 正则化:防止过拟合的方法
- 主成分分析 (PCA):降维方法
- t-SNE:降维可视化方法
- 数据预处理:清洗和标准化数据
- 特征选择:选择重要特征
- 特征缩放:标准化特征值
- 异常检测:识别数据中的异常点
- 聚类:将数据分组
- 分类:将数据分到预定义类别
- 回归:预测连续值
- 决策树:基于树结构的模型
- 随机森林:多个决策树的集成
- 支持向量机 (SVM):分类和回归模型
- K均值聚类:无监督聚类算法
- 神经网络:模仿人脑神经元的结构
- 卷积神经网络 (CNN):处理图像数据的神经网络
- 循环神经网络 (RNN):处理序列数据的神经网络
- 长短期记忆网络 (LSTM):解决RNN长期依赖问题的网络
- 生成对抗网络 (GAN):生成逼真数据的网络
- Transformer:处理序列数据的架构
- 注意力机制:让模型关注重要信息
- 自注意力:Transformer中的核心机制
- 预训练:在大规模数据上训练模型
- 微调:对预训练模型进行小规模调整
- 推理:用训练好的模型处理新数据
- 涌现:模型表现出的意外能力
- 闭源模型:不公开代码的模型
- 开放权重模型:公开模型权重的模型
- 完全开源模型:公开代码和权重的模型
- 部署:将模型应用到实际环境
- 云桌面:基于云计算的桌面环境
- 镜像:系统的完整副本
- 生成式AI:创造新内容的技术
- 文生图:通过文本生成图像
- 文生视频:通过文本生成视频
- 文生音频:通过文本生成音频
- 多模态:同时处理多种数据类型
- 虚拟场景生成:生成虚拟环境
- 通用模型:处理多种任务的模型
基础介绍视频
1.太详细了!20分钟搞懂100个AI大模型常见的名词概念,内容通俗易懂,零基础小白大模型入门,少走99%弯路!大模型/LLM - 哔哩哔哩
2.AI术语宝典:100+人工智能行业核心词汇 - 度小视
3.人工智能行业,100个行业术语 - 新浪财经
4.AI产品经理必知:100个专业术语,超全汇总!建议收藏 - CSDN博客
5.人工智能伦理是什么意思 - 知了爱学
6.一个视频带你了解10个AI大模型常见的名词术语(模型参数、上下文长度、量化、蒸馏、Token、MOE、RAG、RL、智能体、具身智能) - 哔哩哔哩
7.读懂AI100问 100个AI术语 - 度小视
8.了解AI基础概念:从ML到LLM,掌握这些让你秒懂AI - 度小视
9.【100个AI行业术语】10机器语言和编程语言 - 哔哩哔哩
10.ai人工智能术语大全 - 味验彭于宴
11.【100个AI行业术语】16有监督的微调 - 哔哩哔哩
12.ai词组大全 - 林二小眠
13.ai的20个基本知识点 - 毛茸迪迪
14.一篇由AI告诉你应该掌握的100个AI领域的专业术语 - 亿欧网
15.人工智能 +100 个核心术语详解 - 知乎
16.【2025 最新】大模型 100 个关键术语(说人话版):一篇通关 AI 模型核心术语! - CSDN博客
17.建议收藏:AI100个常见名词手册 - AI国际商业评论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