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AI、LLM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对于程序员来说,GitHub是一个宝库,知道的越多,不知道得也越多:新技术日新月异,新项目层出不穷,新创意。面对一个GitHub代码仓库,曾经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入门或熟悉;在AI的帮助下,现在最快可能只需要几分钟。

本文汇总这样的几个项目:

  • 闭源:
    • DeepWiki:业界首创,其他都是模仿;缺点是到目前依然没有推出多语言支持,虽然可借助于Google翻译,但机器翻译存在部分问题。
    • Zread:智谱推出,中文用户友好。
  • 开源:
    • DeepWiki-Open:
    • OpenDeepWiki:

DeepWiki

官网,在线SaaS平台,由开发知名AI程序员Devin的团队Cognition AI推出。核心理念非常纯粹:将任何公开的GitHub仓库地址转换成一个结构化、可交互、可对话的在线知识库。无需安装任何软件,无需任何复杂配置。

功能:

  • 全自动分析与文档生成:只需将GitHub仓库的URL中的github.com替换为deepwiki.com,系统便会自动抓取并分析整个项目,生成包括项目概述、模块依赖、文件结构说明在内的详细文档;
  • 交互式AI问答:在对话框中用自然语言(支持中文)提出关于代码的任何问题;
  • 代码与文档联动:AI回答不仅是纯文本,还会附上关键代码块的引用。可直接点击代码片段,跳转到对应的文件和行数,实现文档与真实代码的无缝切换;
  • 可视化架构图:对于复杂项目,能够自动生成模块依赖关系图等可视化图表,帮助你从宏观上快速把握项目的整体架构。

优点:

  • 极致的便利性:真正做到零配置、开箱即用,极大地降低使用门槛;
  • 强大的AI能力:背靠顶尖AI团队,其问答质量和代码分析深度通常优于其他同类产品;
  • 优秀的用户体验:界面设计清爽、交互流畅,支持Light、Dark两种模式,使用过程非常愉快。

缺点:

  • 闭源与成本:商业闭源产品;
  • 数据隐私风险:对于企业和处理敏感代码的开发者来说,将源代码交由第三方服务器分析是安全隐患;
  • 灵活性与可控性低:作为SaaS服务,无法进行任何定制化修改,无法离线使用;
  • 输出语言是英文,有一定门槛。

使用

提供三种Chat模式,默认是快速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支持深度研究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支持GitHub Wiki编辑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现的一点小问题:根据GitHub项目的不同,最后检索时间会滞后20天不等;对于快速迭代(提交频繁)的项目,可能会存在些许差别(比如废弃某个技术栈组件,用另一个更现代的组件来替换)。

如下图所示,25年11月6日看到最后索引时间是10月19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决方法:点击页面右上方的刷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GitHub徽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eepWiki-Open

DeepWiki的开源(GitHub,11.8K Star,1.3K Fork)实现,由AI驱动的文档生成平台,能够自动为任何GitHub、GitLab或BitBucket仓库创建美观、交互式的wiki。通过利用先进的AI模型和智能代码分析,将复杂的代码库转换为全面、可导航的文档,并配有可视化图表和智能问答功能。官方文档

技术栈:FastAPI+Next.js+Tailwind CSS+Mermaid+AdalFlow(AI管道编排框架)+FAISS(用于嵌入的向量相似性搜索)

功能特性:

  • 支持分析GitHub,GitLab,BitBucket等多个代码托管平台的仓库;
  • 私有仓库支持:使用个人访问令牌安全访问私有仓库;
  • 智能分析:AI驱动的代码结构和关系理解;
  • 精美图表:自动生成Mermaid图表可视化架构和数据流;
  • 简易导航:简单、直观的界面探索Wiki;
  • 提问功能:使用RAG驱动的AI与您的仓库聊天,获取准确答案;
  • 深度研究:多轮研究过程,彻底调查复杂主题;
  • 模型支持高度灵活:支持OpenAI等云端模型,Ollama等本地部署模型,为数据隐私提供终极保障。

工作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流架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功能类别 描述 实现方式
即时文档 在几秒内将任何仓库转换为全面的wiki 多AI提供商处理管道
私有仓库支持 通过令牌认证安全访问私有仓库 访问令牌管理系统
智能分析 AI驱动的代码结构和关系理解 带有向量嵌入的RAG系统
美观图表 自动生成架构可视化的Mermaid图表 与React组件集成的Mermaid
交互式问答 使用RAG驱动的AI与仓库对话 基于WebSocket的聊天界面
深度研究 针对复杂主题的多轮研究过程 迭代调查系统

实战

本地部署: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AsyncFuncAI/deepwiki-open.git
cd deepwiki-open
echo "GOOGLE_API_KEY=xxx" > .env
echo "OPENAI_API_KEY=xxx" >> .env
docker compose up -d

或:

python -m pip install poetry==2.0.1 && poetry install
python -m api.main # 启动API服务器
# 前端支持npm或yarn
npm install
npm run dev
# 或
yarn install
yarn dev

浏览器打开http://localhost:3000开始体验。

OpenDeepWiki

官网,参考DeepWiki作为灵感,基于.NET 9和Semantic Kernel开源(GitHub,2.3K Star,298 Fork)项目,旨在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代码库,提供代码分析、文档生成等功能。官方文档

功能特性:

  • 快速转换:支持将所有GitHub、GitLab、Gitee、Gitea等代码仓库几分钟内转换为知识库;
  • 多语言支持:支持所有编程语言的代码分析和文档生成;
  • 增量更新: 支持Git提交触发的增量文档更新;
  • 代码结构图:自动生成Mermaid图,帮助理解代码结构;
  • 自定义模型支持:支持自定义模型和自定义API,灵活扩展;
  • AI智能分析:基于AI进行代码分析和代码关系理解;
  • SEO友好:基于Next.js生成SEO友好型文档和知识库,方便搜索引擎抓取;
  • 对话式交互:支持与AI对话,获取代码详细信息和使用方法,深入理解代码;
  • IDE插件: VS Code扩展支持(开发中)

技术亮点:

  • 代码分析引擎:基于OpenDeepWiki.CodeFoundation框架,实现:
    • 多语言语法解析:每种语言都有专门的解析器
    • 语义分析:超越语法层面的深度代码理解
    • 依赖关系图:自动生成模块间依赖关系
    • 代码压缩:智能压缩算法,保持可读性
  • 知识图谱
    • 实体抽取:从代码中识别类、函数、变量
    • 关系建模:构建代码实体间的关系网络
    • 图谱可视化:交互式知识图谱展示
    • 智能推荐:基于图谱的代码推荐
  • 性能优化
    • 异步处理:基于.NET Channel的异步队列
    • 缓存策略:多级缓存(内存+Redis+CDN)
    • 数据库优化:索引优化、查询优化
    • 前端优化:代码分割、懒加载、预加载

实战

界面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功能亮点:思维导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现的问题(待优化点):

  • 没有像Zread一样的历史查看记录
  • 排版有些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文档加载失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决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Zread

智谱推出,官网,灵感来源于DeepWiki,基于智谱最新模型(当前是GLM-4.6)作为代码分析与文档生成的核心底座,提供原生中文支持。

功能:

  • 一键生成项目文档:内容涵盖项目架构、核心功能模块以及关键实现细节;
  • 代码结构可视化:生成交互式的架构图、流程图和模块关系图;
  • 智能问答:参考下图
  • 支持上传私有仓库项目
  • 探索本周热门仓库
  • 其他功能:收藏

实战

功能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侧边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近查看历史,方便快速切换。

问AI: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比

仅供参考

特性维度 DeepWiki DeepWiki-Open OpenDeepWiki Zread
是否开源 闭源 开源 开源 闭源
部署 SaaS(云服务) 私有化部署 SaaS+私有化部署 SaaS
上手难度 极低 较高(需技术背景) SaaS较低,私有化部署较高 极低
成本 可能收费/免费版受限 免费(需服务器成本) 免费(需服务器成本) 无,SaaS服务无收费
数据隐私 数据泄露风险 完全可控 完全可控 数据泄露风险
功能完善度 最高(商业化产品) 中到高(社区驱动) 较高 最高
技术栈 未公开 FastAPI、Next.js C#,.NET、TS 未公开
灵活性 高(可二次开发) 高(可二次开发)
多语言 英文 英文、中文等多语言 英文和中文 中文、英文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