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 与 Function Call:两种主流 Agent 技术解析与实践
在人工智能领域,Agent 技术正成为推动 AI 系统向主动推理、复杂任务处理演进的核心方向。本文将深入解析当前主流的两种 Agent 技术 ——ReAct(推理与行动协同框架)和Function Call(结构化功能调用),探讨其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及开发实践要点。
·
目录
一、引言
- 在人工智能领域,Agent 技术正成为推动 AI 系统向主动推理、复杂任务处理演进的核心方向。本文将深入解析当前主流的两种 Agent 技术 ——ReAct(推理与行动协同框架)和Function Call(结构化功能调用),探讨其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及开发实践要点。

二、ReAct:推理与行动协同框架
1. 核心思想
- ReAct(Reason + Act)通过推理链(Chain-of-Thought)与工具调用(Tool Use)的闭环结合实现动态决策。模型在解决问题时,会交替进行逻辑推理和工具调用,逐步逼近答案。其核心逻辑是:先通过自然语言推理明确下一步行动,再调用工具获取信息,基于返回结果继续推理,形成 “思考 - 行动 - 观察 - 再思考” 的迭代过程。
2. 关键技术
2.1 推理(Reasoning)
- 模型以自然语言形式生成推理步骤,将复杂问题拆解为可执行的子任务。示例:问题:某商品原价 200 元,8 折后利润率 20%,成本价多少?
- 推理过程如下:
- 计算折后价:200×0.8=160 元
- 设成本为 C,根据利润率公式得:160-C=0.2C → C≈133.33 元
2.2 行动(Action)
- 当需要外部数据或计算时,触发工具调用(如 API 接口)。示例:
Action: Calculator(expression="200\*0.8") # 调用计算器工具
Observation: 160 # 工具返回结果
Action: SolveEquation(equation="160 - x = 0.2x") # 调用方程求解工具
Observation: x≈133.33 # 工具返回结果
3. 典型应用场景
- 数学问题求解:集成 WolframAlpha 实现复杂计算
- 实时信息检索:通过 Google Search API 获取动态数据
- 复杂流程处理:协调多系统完成跨平台任务(如电商订单处理)
三、Function Call:结构化功能调用
1. 核心机制
- Function Call 的本质是将自然语言指令映射到预定义函数,实现 “语义到结构化参数” 的转换。模型通过解析用户问题,生成包含函数名和参数的 JSON 结构,直接触发具体功能。
- 示例:用户提问:“北京明天天气如何?"
- 解析结果:
{
"function": "get_weather",
"params": {"location": "北京", "date": "2025-6-1"}
}
2. 技术实现要点
2.1 函数描述规范
- 使用 JSON Schema 定义函数签名,明确函数名称、参数类型及说明。示例如下:
{
"name": "get_stock_price",
"description": "查询股票实时价格",
"parameters": {
"symbol": {"type": "string", "description": "股票代码"}
}
}
2.2 动态调度系统
- 需实现函数注册、权限管理、结果回调等机制,确保功能调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行业应用案例
- 智能客服:调用订单查询 API 回复用户咨询
- 数据分析:自动生成 SQL 语句查询数据库
- 物联网控制:向智能设备下发指令(如调节空调温度)
四、技术对比与演进趋势
1. 核心差异
| 维度 | ReAct | Function Call |
|---|---|---|
| 核心目标 | 复杂问题分步求解 | 精准功能触发 |
| 交互方式 | 多轮迭代(思考 - 行动闭环) | 单次请求 - 响应 |
| 工具管理 | 动态扩展(按需调用工具) | 预定义函数库(需提前注册) |
| 适用场景 | 开放域问题(如通用问答) | 封闭业务系统(如企业 API) |
2. 演进趋势
新一代 Agent 系统(如 AutoGPT)正融合两者优势:
- 任务规划:通过 ReAct 拆解复杂目标,生成执行流程
- 具体执行:使用 Function Call 调用预定义函数完成原子操作
- 长期追踪:结合记忆机制(Memory)管理多阶段任务状态
五、开发实践建议
1. 工具设计原则
- 原子化:每个工具仅实现单一功能(如 “Calculator” 仅负责计算)
- 容错处理:添加重试机制和备用方案(Fallback)
- 权限隔离:敏感操作(如支付)需二次确认或权限校验
2. 提示工程技巧
- ReAct 典型 Prompt 结构:
TEMPLATE = """
可用工具:{tools} # 列出所有可用工具
历史记录:{history} # 记录对话历史
当前问题:{question} # 待解决的问题
请按以下格式响应:
思考:[推理过程] # 说明下一步思考逻辑
行动:{tool_name}(参数) # 调用工具的名称和参数
"""
3. 典型错误规避
- 幻觉调用:增加工具存在性校验(如检查函数是否已注册)
- 参数错误:强化 JSON Schema 校验,确保输入格式正确
- 循环陷阱:设置最大迭代次数(如限制最多调用 5 次工具)
六、总结
- ReAct 和 Function Call 分别代表了 Agent 技术中 “推理驱动” 与 “功能驱动” 的两种路径:前者擅长处理开放域复杂问题,后者适用于结构化业务场景。随着技术融合,未来 Agent 系统将更注重动态规划能力与精准执行能力的结合,推动 AI 从 “被动响应” 向 “主动决策” 迈进。开发者可根据具体场景选择技术方案,同时关注工具设计的模块化与提示工程的优化,以提升 Agent 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