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提示词CORE通用框架:程序员专属的「万能提示框架」(附可视化流程图)
文章摘要:本文提出一个面向AI提示语工程师的通用框架CORE,包含目标定位、约束规范、交互优化和迭代验证四大模块。该框架支持结构化提示语设计,通过角色设定、场景说明、格式要求等要素精准控制AI输出,并提供动态调节机制和行业适配模板。特别针对程序员需求,给出了代码生成示例、参数对照表和mermaid可视化逻辑,强调"角色+任务+格式"的铁三角组合与安全约束的重要性,可实现从严谨代
以下是为AI提示语工程师设计的"万能"提示语框架,包含结构化模块和灵活调整机制,适用于不同场景需求:
CORE通用框架介绍
1. CORE 通用框架(Components-Optimization-Refinement-Evaluation)
① 目标定位模块 - Components
-
核心目标:清晰描述输出需达成的核心目的
-
角色设定:指定AI应扮演的专家角色(行业+职能)
-
场景说明:交代应用场景和使用者背景
-
格式要求:明确输出格式及展示维度
② 约束规范模块 - Optimization
-
质量维度:准确性、完整性、创新性等指标
-
限制条件:字数/时间/伦理规则等硬性约束
-
避坑指南:需避免的错误方向或敏感内容
③ 交互优化模块 - Refinement
-
思维引导:分步思考或举例说明的触发词
-
知识限定:知识库范围或参考资料索引
-
风格调整:正式/口语化,学术/创意等语态
④ 迭代验证模块 - Evaluation
-
测试用例:典型场景的模拟输入
-
校正机制:错误识别与修正提示
-
版本管理:持续优化的提示语改进记录
2. 场景化衍生模板
示例模板:
"[作为具备{领域}知识的{角色}],请按照{标准/框架},用{语言风格}完成{核心任务}。
要求:
①包含{关键要素}
②避免{错误倾向}
③输出结构需包含{组成部分}。若有不确定信息,请通过{交互方式}进行确认。"
行业适配指南:
-
文本生成:强调逻辑层次&案例分析模板
-
数据分析:增加验证步骤&可视化说明
-
图像创作:细化风格参数&构图约束
3. 动态调整机制
智能调节要素:
-
复杂度旋钮:通过增减约束条件控制创意空间
-
温度参数化:将"creative/严谨"等抽象描述转化为可控参数
-
容错梯度:设定从严格验证到探索模式的调节谱系
4. 验证检查清单
效果评估维度:
✅ 目标覆盖度:是否满足所有既定需求
✅ 指令明确性:存在二义性的风险点
✅ 模型适配度:与目标AI的交互特性匹配度
✅ 扩展灵活性:支持后续调整的扩展接口
最佳实践组合
-
"角色+任务+格式"铁三角强制组合
-
正反例对比法:“优秀示例应包含…,需避免类似…的错误”
-
三段式升级法:基础指令→增强限定→激发创新
-
元认知提示:“请先规划执行步骤,再分阶段输出”
此框架可通过调整模块组合适配不同AI模型(GPT/Claude/MidJourney等),建议保存典型场景的模块组合为快捷模板,并建立常用约束条件的参数化词库以提高效率。
本文代码片段支持直接复制到ChatGPT/Claude使用,核心逻辑已通过mermaid可视化
一、程序员必备的万能框架(附代码块)
1.1 基础框架 - CORE四步法
"""
[作为{领域}专家] 请按照以下结构处理【{任务类型}】:
➊ 目标定位
- 核心目的:「用20字说清核心需求」
- 我的身份:{身份/职业}
- 必须排除:{3个错误方向}
➋ 输出要求
- 格式:{JSON/Markdown/ASCII表格}
- 必备参数:「code示例必须用{语言}」
- 校验规则:if存在不确定数据 then {执行步骤}
➌ 思维过程(必须展示)
1. 规划执行路径
2. 分阶段验证可行性
3. 结果优化建议
➍ 版本控制
- 历史记录格式:v1.0_{日期}
- 变更记录需标注diff
"""
1.2 场景化模板(以代码生成为例)
"""
[作为全栈开发专家] 请生成一个{Python}的{Flask API}:
1. 必须包含✅:JWT验证、Swagger文档、日志中间件
2. 绝对避免❌:SQL注入漏洞、明文存储密码
3. 代码结构:
|-- app.py
|-- config/
|-- utils/(包含加密模块)
请在输出前执行:
!check_security() # 调用安全检查函数
!verify_api_doc() # 验证文档完整性
"""
二、实现逻辑可视化(Mermaid)
flowchart TD
A[目标定位] --> B{约束检查}
B -->|通过| C[生成方案]
C --> D[格式校验]
D --> E{存在不确定?}
E -->|是| F[发起人机验证]
E -->|否| G[输出结果]
F --> G
G --> H[记录版本]
subgraph 迭代优化
H --> I[测试用例集]
I --> J[校正错误]
J --> K[更新参数库]
end

三、程序员调参秘籍
3.1 温度参数对照表
| 需求场景 | 参数化语句 | 温度值 |
|---|---|---|
| 严谨代码 | !set temperature=0.3 |
0.3-0.5 |
| 头脑风暴 | creative_mode=high |
0.7-1.0 |
| 算法优化 | balance_mode=medium |
0.5-0.7 |
3.2 避坑代码示例
# Bad Case:缺乏约束条件
response = generate_code("写个登录接口")
# Good Case:带安全约束
response = generate_code(
"用Flask写安全的登录接口",
constraints=[
"必须包含防暴力破解机制",
"密码存储使用bcrypt",
"返回JWT有效期2小时"
]
)
3.3 元认知触发公式
"""
请先规划解决【{问题}】的执行路线图,需包含:
1. 3个关键路径检查点
2. 风险评估矩阵(技术可行性×时间成本)
3. 备用方案(当遇到{指定错误}时触发)
"""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