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数仓/数据湖/实时湖仓/实时数仓/湖仓一体/流批一体概念解析

数据湖、数据仓库(数仓)、湖仓一体(Lakehouse)是数据领域中逐步演进的三种核心架构,三者既存在明确的技术差异,又有着紧密的承接与融合关系。简单来说,湖仓一体是数据湖与数据仓库的 “取长补短” 式融合,旨在解决前两者的固有局限性,形成更高效、统一的数据平台。

一、六大概念的核心定义与特点

概念 定义 核心价值 典型技术/工具
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 为分析决策设计的结构化数据存储系统,支持高性能BI查询,通常T+1批处理。 高性能、强治理、结构化分析 Teradata、Redshift、Snowflake、ClickHouse
数据湖(Data Lake) 存储原始、多结构(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低成本存储系统,Schema-on-Read。 灵活性、低成本、多源数据汇聚 HDFS、S3、Apache Hudi、Delta Lake
湖仓一体(Lakehouse) 融合数据湖的灵活性 + 数据仓库的治理与性能,统一存储架构,支持ACID、BI、AI。 统一存储、治理、多模分析 Delta Lake、Iceberg、Databricks、华为云FusionInsight
实时数仓(Real-time DW) 支持秒级延迟的数据摄入、处理与分析的数仓系统,强调“快”,常用于监控、推荐、风控。 低延迟、实时业务响应 Flink + Doris、StarRocks、ClickHouse
实时湖仓(Real-time Lakehouse) 在湖仓一体基础上,叠加实时数据写入与查询能力,实现“统一存储+实时响应+流批一体”。 全场景智能、统一存储、实时响应 Flink + Iceberg + StarRocks、Databricks Delta Live Tables
流批一体(Streaming-Batch Unification) 一套引擎/架构,统一处理流数据和批数据,避免双链路,简化开发运维。 简化开发、统一语义、降低复杂性 Apache Flink、Spark Structured Streaming

点击图片可查看完整电子表格

二、核心区别与联系

  1. 核心区别

    维度 数据仓库 数据湖 湖仓一体 实时数仓 实时湖仓 流批一体
    本质 分析型数据库 原始数据存储池 统一智能存储架构 时效性能力 存储+计算+服务融合架构 计算范式
    数据结构 严格结构化 多结构(任意格式) 多结构+强Schema管理 主要结构化 多结构+实时结构化处理 流/批数据统一处理
    写入方式 ETL(Schema-on-Write) ELT(Schema-on-Read) 支持流批写入+ACID 实时写入(CDC/流) 实时+批统一写入 统一API写入流/批
    查询性能 高(MPP优化) 低(需额外处理) 高(通过开放格式+索引优化) 极高(实时OLAP引擎) 高(对接StarRocks等) 依赖引擎性能
    治理能力 强(元数据、血缘) 弱(易成数据沼泽) 强(ACID、版本、权限) 中(依赖平台) 无直接治理能力
    典型技术 Teradata, Redshift HDFS, S3 Delta Lake, Iceberg Flink + Doris Flink + Iceberg + StarRocks Flink, Spark 3.x
    延迟 小时~天 无约束(通常离线) 支持批(小时)和流(秒) 秒~分钟 秒级 流:秒级;批:按需
    适用场景 企业BI、财务报表 数据探索、AI原始素材 统一平台、AI+BI融合 实时监控、推荐、风控 全场景智能数据平台 简化开发、统一处理逻辑

点击图片可查看完整电子表格

  1. 核心联系与演进路径

(1)数据仓库 vs 数据湖:并行演进的双雄

  • 数据仓库:以结构化数据为核心,强治理、高性能,但灵活性差。
  • 数据湖:以多结构原始数据为核心,低成本、灵活,但易成“数据沼泽”。
  • 湖仓一体:融合二者优势,成为下一代架构,解决“存储割裂、治理差”问题。

(2)实时数仓 vs 湖仓一体:能力与底座的互补

  • 实时数仓是能力诉求,可在传统数仓或湖仓上实现(如 Flink + Doris)。
  • 湖仓一体是存储底座,通过 Delta/Iceberg 支持实时写入,结合 Flink 可实现实时数仓能力。
  • 实时湖仓 = 湖仓一体 + 实时数仓能力,是当前最前沿的架构形态。

(3)流批一体 vs 实时湖仓:方法论与目标

  • 流批一体是计算层统一范式(如 Flink),是实现实时湖仓的核心技术路径。
  • 实时湖仓是完整架构,包含存储(Iceberg)、计算(Flink)、查询(StarRocks)等组件。

三、架构示意图(实时湖仓为核心)

Plain Text
[业务系统/数据库/日志/传感器]
         ↓ (CDC/API/埋点)
      [Kafka / Pulsar] ←— 流式数据入口
         ↓
[流批一体引擎:Apache Flink] ←— 核心计算层(统一处理流与批)
         ↓ (统一写入开放表格式)
[湖仓一体存储层:Delta Lake / Apache Iceberg] ←— 统一存储底座
         ↙             ↘              ↘
[Spark 批处理]   [Flink 流处理]    [StarRocks/Doris 实时OLAP]
     ↓               ↓                  ↓
[AI模型训练]   [实时风控/推荐]     [BI大屏/报表(秒级)]
     ↓               ↓                  ↓
[统一数据服务层:Data API / 指标平台 / 数据产品]

 架构特点:

  • 一份数据(Iceberg 表),服务批、流、AI、BI;
  • Flink 实现流批一体处理,避免双链路;
  • 实时写入 + 实时查询 = 实时数仓能力;
  • 底层湖仓一体,支持 ACID、版本、治理;
  • 上层按需对接不同引擎,灵活扩展。

四、常见误区澄清

误区 正解
“数据湖 = 数据仓库的替代品” 数据湖缺乏治理和性能,不能直接替代数仓;湖仓一体才是融合方案。
“实时数仓必须用MPP数据库” 实时数仓可基于Doris/ClickHouse,也可基于湖仓一体(如Iceberg + StarRocks)。
“有了Flink就是流批一体” Flink是流批一体最佳实践,但需配合统一存储(如Iceberg)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湖仓一体不支持实时” Iceberg/Delta支持流式写入和增量消费,结合Flink即可实现实时。
“实时湖仓 = 实时数仓” 实时湖仓包含实时数仓能力,但更强调统一存储和全域分析(含AI)。

点击图片可查看完整电子表格

五、选型与落地建议

场景 1:从零构建现代化数据平台

 推荐架构:实时湖仓

  • 存储:Apache Iceberg(生态开放,社区活跃)
  • 计算:Apache Flink(流批一体首选)
  • 查询:StarRocks(直读 Iceberg,亚秒级响应)
  • 治理:DataHub + Apache Atlas + Great Expectations
  • 云平台:Databricks(Delta Lake)、阿里云 MaxCompute+Hologres、华为云 FusionInsight

场景 2:已有传统数仓,想升级实时能力

 路径:构建“实时湖仓”旁路,逐步迁移

  • 用 Flink 消费数据库 CDC 写入 Iceberg
  • 用 StarRocks 查询 Iceberg 实现实时报表
  • 保留原数仓做历史查询,新业务走实时湖仓

场景 3:资源有限,只需解决实时报表

 轻量方案:实时数仓

  • Kafka + Flink + Doris(不追求统一存储,先解决“快”)

场景 4:重点支持 AI 和数据科学

 路径:湖仓一体 + Spark/Flink + MLflow

  • 用 Iceberg 统一管理特征数据
  • Spark 做离线特征工程,Flink 做实时特征

六、一句话总结六大概念关系

“数据仓库”和“数据湖”是旧时代的双雄;
“湖仓一体”是融合二者的智能底座;
“实时数仓”是业务对速度的诉求;
“流批一体”是实现诉求的计算方法;
“实时湖仓”是终极目标 —— 一份数据、全域智能、秒级响应。”

 终极理解口诀:

数仓重结构,数据湖重原始;
湖仓一体融二者,治理性能两不误;
实时数仓求速度,流批一体简开发;
实时湖仓是王道,统一智能赢未来。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