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pringboot垃圾分类管理系统 基于SpringBoot的社区智慧垃圾分拣平台 Java语言实现的绿色回收综合管控系统计算机毕业设计
基于SpringBoot的垃圾分类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整合Vue前端和MySQL数据库,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包含智能识别、积分激励、知识库查询等6大模块43项功能,通过16张数据表实现投放、收运、监管全链路追踪。前端采用简洁界面设计降低使用门槛,后端运用SpringBoot+MyBatis-Plus框架保障系统性能。特色功能包括AI图像分类识别、回收物价格指数、碳减排量统计等,支持微信接
java-springboot垃圾分类管理系统018e7aos计算机毕业设计(配套有源码 程序 mysql数据库 论文)
本套源码可以在文本联xi,先看具体系统功能演示视频领取,可分享源码参考。
城市垃圾正以每年 8%–10% 的速度增长,“混投混运”不仅让填埋场提前饱和,更把可回收物变成了污染源。如何把“随手扔”变成“随手分”,成为政府、企业与居民共同面对的难题。屏幕替代桶口、数据替代经验,让垃圾在落地之前完成分类,是这套系统诞生的初衷。
整套代码基于 SpringBoot + MyBatis-Plus + MySQL,B/S 架构,浏览器即可访问;Vue 驱动的前端把复杂逻辑藏在简洁界面之后,无需培训就能上手。从居民投放到车辆收运,从积分奖励到政策看板,所有环节被抽象成 16 张数据表、6 大业务模块、43 项子功能,真正做到了“一张网”看清全过程。
功能全景一览
-
登录注册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验证码登录
-
微信一键绑定
-
密码找回与密保问题
-
-
首页门户
-
动态轮播图、政策公告、环保快讯
-
垃圾分类 4 色桶实时满载率
-
可回收物价格指数行情
-
-
垃圾信息库
-
3 万+ 词条模糊搜索(支持拍照、语音)
-
图文详解 + 投放要求 + 危害等级
-
评论、点赞、收藏、分享一键完成
-
-
智能识别
-
拍照识别 / 相册上传
-
AI 返回分类结果、相似度分值
-
识别历史自动归档,支持批量导出
-
-
积分中心
-
正确投放、答题、分享均可得积分
-
积分商城(优惠券、垃圾袋、绿植)
-
排行榜(社区、街道、市级三重榜单)
-
-
知识答题
-
每日闯关、模拟考试、错题回顾
-
题库 1 200 道,支持自主组卷
-
自动解析、成绩曲线、能力评估报告
-
-
投递记录
-
扫码开桶、自动称重、实时积分
-
地图轨迹记录收运车辆
-
月度、年度碳减排量折算
-
-
识别相册
-
用户可自建“我家的回收相册”
-
相册可生成海报分享朋友圈
-
-
留言与投诉
-
图文上传 10 张,支持定位
-
政府与企业双重工单流转
-
处理结果实时推送
-
-
新闻资讯
-
政策解读、活动报名、志愿者招募
-
支持关键词订阅与消息提醒
-
-
个人中心
-
资料修改、头像更换、账号安全
-
我的收藏、我的评论、我的消息
-
数据一键导出(CSV、PDF)
-
-
后台运维
-
用户管理(批量导入、状态启用/禁用)
-
垃圾分类管理(新增、编辑、停用)
-
垃圾信息管理(富文本、封面上传、SEO)
-
识别相册审核(通过、驳回、下架)
-
题库管理(单选、多选、判断、填空)
-
试卷管理(时长、分值、随机规则)
-
留言板回复与热点问题置顶
-
系统配置(积分规则、识别阈值、公告)
-
运行监控(在线人数、接口 QPS、SQL 慢查询)
-
日志审计(登录、操作、异常)
-
-
数据可视化
-
日/周/月投放量柱状图
-
分类正确率折线图
-
回收物去向流向桑基图
-
区域热力图辅助政府布桶
-
-
开放接口
-
RESTful API 供第三方小程序调用
-
支持 OAuth2 统一认证
-
识别结果与积分回调推送
-
-
消息推送
-
站内信、短信、微信服务号模板消息
-
智能提醒(桶满、答题、活动)
-
-
系统安全
-
JWT + Redis 无状态登录
-
接口防刷、SQL 注入、XSS 过滤
-
操作日志 6 个月可追溯
-
从“找到垃圾”到“得到积分”,从“居民拍照”到“政府看板”,系统把分类行为量化为数据,把环保理念翻译成即时反馈,用最小的学习成本撬动最大的减量效果——这就是它的全部价值。
注:以上是纯课题毕业设计功能介绍,并非实际开发完成,最终开发完成的毕业设计程序以下面的的环境软件、功能图和界面为准。
系统所需要的环境软件:idea、eclipse+mysql5.7、8.0+Navicat+JDK1.8+tomcat7.0
3 需求分析
3.1系统可行性分析
垃圾分类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基于当下的互联网背景,从经济、技术、法律和用户使用上进行了调查,从此验证次系统开发的可行性。下面分别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 经济可行性分析:此系统所用的框架技术完全是开源的,其余的软件使用也都是免费的,在开发方面所消耗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而建立系统信息库所需的费用远远少于其带来的社会收益,从经济上分析系统是完全可行的。
- 技术可行性分析:对系统进行分析,垃圾分类管理系统的大部分功能都需要管理员完成,系统只需要添加少量代码就可以很好适配管理员功能[7]。可以提高文件的复用率,提高效率。在数据库方面,ORM简化了表的创建和使用,采用了Oracle旗下开源的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MySQL,多表存储的特点使数据更加规范化,增删改查更容易。综上所述,技术开发上并无太大的难点。
- 用户使用可行性分析:鉴于系统的使用用户,有统一的账号和密码,且系统无需用户有过多的操作,界面清晰简洁,用户使用可行性上无问题。
- 法律可行性分析:即分析本系统是否与各类法律相悖。本系统使用市面开源免费软件开发,且作为个人毕设,无商用,均为本人自主开发,并且页面设计合理,发布的信息要求符合常规。整个系统无抵触法律法规的问题。因此在法律上,本系统可行。
3.2系统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在系统开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软件项目凭借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步骤可以大大的提高开发效率,缩短软件开发周期,保证了软件项目的质量。需求分析作为软件工程方法中的一步是至关重要的。软件需求工程是一门分析并记录软件需求的学科。需求分析简单的来说就是用户需要什么,系统需要什么,对此进行问题的列举,等级的排列,需要缜密的思分析和大量的调研。
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在国内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例子,功能也都趋于完善,因此此次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将轻量化开发,要完成以下功能:
(1)要支持完整的用户注册,登录功能,账号的管理通过管理员来实现。
(2)垃圾分类管理系统的前端页面简单明了,功能让用户快速上手,一目了然,不需要教程也能直接使用。
(3)为了用户能够方便的搜寻信息。
(4)管理员通过后台系统来完成对垃圾分类的编辑,包括添加、删除等操作。
3.3开发目标
垃圾分类管理系统主要开发目标如下:
(1)对零碎化、分布散的垃圾分类进行收纳、整理,通过网络服务平台使这些信息内容更加调理,更加方便化和清晰化,让访问该系统的每个用户享受浏览的过程。
(2)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象:人员冗余。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应尽量减少用户的需求压力,给他们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的服务平台,降低其工作量。
(3)便于查询信息及管理信息等。
(4)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升解决管理问题和技术工作的质量,为用户一种规范方便的服务。
(5)该系统的面向用户为管理员和用户,系统的设计风格应该简约整洁,操作容易上手,目标信息明确,避免花里胡哨。
(6)为社会稳定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3.4 系统用例分析
垃圾分类管理系统综合网络空间开发设计要求。目的是将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将传统管理方式转换为在网上管理,完成垃圾分类管理的方便快捷、安全性高、交易规范做了保障,目标明确。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可以将功能划分为管理员功能和用户功能。
(1)、管理员关键功能包含个人中心、用户管理、垃圾分类管理、垃圾信息管理、识别相册管理、垃圾试题库管理、留言板、垃圾试卷管理、垃圾试题管理、系统管理、垃圾测试管理等进行管理。管理员用例如下:

图3-1 管理员用例图
(2)、用户注册登录系统首页可以点击个人中心对个人中心、修改密码、识别相册、垃圾测试记录、错题本、我的收藏等进行管理。用户用例如下:

图3-2 用户用例图
3.5系统流程分析
3.5.1 用户登录流程
登录流程实现了管理员和用户的登录,在登录页面需要用户填写自己的信息,前端页面会将信息传递给后端接口,然后查询数据库确定该身份有效后登录成功,否则此用户登录失败,需要重新填写信息,进行再次验证,如图3-3所示。

图3-3登录流程图
3.5.2 系统操作流程
系统操作流程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是整个系统整体的运行过程,必须保证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确定的,这样一个规范的流程图可以使开发者易于理解,快速的投入到接口开发中,从而提升系统开发效率。
同时,流程图还能减少开发者对系统操作流程产生歧义和降低沟通的成本,系统操作流程如图3-4所示。

图3-4系统操作流程图
3.6小结
垃圾分类管理系统旨在让用户能够轻松便捷的管理系统信息,让管理员的工作负担减轻。本章主要对系统的经济、技术、法律、市场可行性进行分析。确认可行后,对垃圾分类管理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和流程分析,从用户和管理员角度思考了可能会有的需求,是后续论文和应用开发的基础指导。
4 系统总体设计
4.1系统功能结构设计图
系统采用了结构化开发的方法。这种开发方法的优点是控制性比较强,开发过程中采用了结构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自顶向下,从总体到部分,合理划分系统的结构和模块。结构化开发时使用模块式开发,各模块之间互不影响,方便系统的开发与管理。 系统总体功能如下图所示:

图 4-1系统总体功能模块图
4.2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在每一个系统中数据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据库的设计得好将会增加系统的效率以及系统各逻辑功能的实现。所以数据库的设计我们要从系统的实际需要出发,才能使其更为完美的符合系统功能的实现。
4.2.1 概念模型设计
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中的问题出现的事物的进行描述,ER图是由实体及其关系构成的图,通过E-R图可以清楚地描述系统涉及到的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将“用户、垃圾信息、识别相册、新闻资讯、留言板、收藏”等作为实体,它们的局部E-R图,如图4-2所示:

图4-2局部E-R图
5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按照软件工程的流程来说,在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阶段,要把模块、视图、模板进行相应的组合完成一个个所需的功能,此章将会把设计中模块一一说明如何设计和实现的。
5.1系统功能实现
当人们打开系统的网址后,首先看到的就是首页界面。在这里,人们能够看到系统的导航条,通过导航条导航进入各功能展示页面进行操作。系统首页界面如图5-1所示:

图5-1 系统首页界面
在注册流程中,用户在Vue前端填写必要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等)并提交。前端将这些信息通过HTTP请求发送到Java后端。后端处理这些信息,检查用户名是否唯一,并将新用户数据存入MySQL数据库。完成后,后端向前端发送注册成功的确认,前端随后通知用户完成注册。这个过程实现了新用户的数据收集、验证和存储,系统注册页面如图5-2所示:

图5-2系统注册页面
垃圾信息,在垃圾信息页面的输入栏中输入垃圾名称进行查询,可以查看到垃圾信息详细信息,并进行评论或收藏操作;垃圾信息页面如图5-3所示:

图5-3垃圾信息详细页面
个人中心,在个人中心页面输入个人信息可以进行更新操作,还可以对个人中心、修改密码、识别相册、垃圾测试记录、错题本、我的收藏进行操作;如图5-4所示:

图5-4 个人中心界面
5.2管理员模块实现
在登录流程中,用户首先在Vue前端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这些信息通过HTTP请求发送到Java后端。后端接收请求,通过与MySQL数据库交互验证用户凭证。如果认证成功,后端会返回给前端,允许用户访问系统。这个过程涵盖了从用户输入到系统验证和响应的全过程。如图5-5所示。

图5-5 管理员登录界面
管理员进入主页面,主要功能包括对个人中心、用户管理、垃圾分类管理、垃圾信息管理、识别相册管理、垃圾试题库管理、留言板、垃圾试卷管理、垃圾试题管理、系统管理、垃圾测试管理等进行操作。管理员主页面如图5-6所示:

图5-6 管理员主界面
用户管理功能在视图层(view层)进行交互,比如点击“查询、添加或删除”按钮或填写用户管理表单。这些用户管理表单动作被视图层捕获并作为请求发送给相应的控制器层(controller层)。控制器接收到这些请求后,调用服务层(service层)以执行相关的业务逻辑,例如验证输入数据的有效性和与数据库的交互。服务层处理完这些逻辑后,进一步与数据访问对象层(DAO层)交互,后者负责具体的数据操作如查看、修改或删除用户信息,并将操作结果返回给控制器。最终,控制器根据这些结果更新视图层,以便用户管理功能可以看到最新的信息或相应的操作反馈。如图5-7所示:

图5-7用户管理界面
垃圾分类管理功能在视图层(view层)进行交互,比如点击“查询、添加或删除”按钮或填写垃圾分类管理表单。这些垃圾分类管理表单动作被视图层捕获并作为请求发送给相应的控制器层(controller层)。控制器接收到这些请求后,调用服务层(service层)以执行相关的业务逻辑,例如验证输入数据的有效性和与数据库的交互。服务层处理完这些逻辑后,进一步与数据访问对象层(DAO层)交互,后者负责具体的数据操作如查看、修改或删除垃圾分类信息,并将操作结果返回给控制器。最终,控制器根据这些结果更新视图层,以便垃圾分类管理功能可以看到最新的信息或相应的操作反馈。如图5-8所示:

图5-8垃圾分类管理界面
垃圾信息管理功能在视图层(view层)进行交互,比如点击“查询、添加或删除”按钮或填写垃圾信息管理表单。这些垃圾信息管理表单动作被视图层捕获并作为请求发送给相应的控制器层(controller层)。控制器接收到这些请求后,调用服务层(service层)以执行相关的业务逻辑,例如验证输入数据的有效性和与数据库的交互。服务层处理完这些逻辑后,进一步与数据访问对象层(DAO层)交互,后者负责具体的数据操作如查看、修改、查看评论或删除垃圾信息信息,并将操作结果返回给控制器。最终,控制器根据这些结果更新视图层,以便垃圾信息管理功能可以看到最新的信息或相应的操作反馈。如图5-9所示:

图5-9垃圾信息管理界面
识别相册管理功能在视图层(view层)进行交互,比如点击“查询或删除”按钮或填写识别相册管理表单。这些识别相册管理表单动作被视图层捕获并作为请求发送给相应的控制器层(controller层)。控制器接收到这些请求后,调用服务层(service层)以执行相关的业务逻辑,例如验证输入数据的有效性和与数据库的交互。服务层处理完这些逻辑后,进一步与数据访问对象层(DAO层)交互,后者负责具体的数据操作如查看、修改或删除识别相册信息,并将操作结果返回给控制器。最终,控制器根据这些结果更新视图层,以便识别相册管理功能可以看到最新的信息或相应的操作反馈。如图5-10所示:

图5-10识别相册管理界面
源码无偿分享,文未领取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