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开源 AI-Trader 刷屏!DeepSeek 狂赚 9.68% 碾压 GPT,普通人也能拥有 “AI 股神“
#AI 炒股 #港大 AITrader #DeepSeek #金融科技 #智能投顾 #量化交易 #开源项目 #AI 理财 #美股投资 #大模型应用

当你还在为读不懂财报、踩不准行情而焦虑时,一场由 AI 主导的交易竞赛已经给出了震撼答案:港大团队开源的AI-Trader项目中,中国 AI 模型 DeepSeek 以 9.68% 的收益率击败 GPT、Gemini 等全球顶级对手,把热门美股基金(QQQ)的收益远远甩在身后。更关键的是,这个能让 AI 自主炒股的神器已经完全开源,普通人只需三步就能解锁智能交易新姿势。
这不是 "伪 AI 炒股",而是真金白银的实战
说起 AI 交易,很多人会联想到 "用历史数据回测的机器人" 或 "程序员写死的策略脚本",但 AI-Trader 彻底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港大黄超教授团队发起的这场 "美股 AI 大战",定下了堪称苛刻的 "三不原则",堪称 AI 交易界的 "公正擂台":
-
不给剧本:不预设任何炒股套路,不灌输技术指标知识;
-
不给指导:全程禁止人工干预,AI 必须独立做决策;
-
不给作弊:严格按日期过滤数据,杜绝 "看后视镜交易"。
五个顶级 AI 模型各持 1 万美元本金,在纳斯达克 100 成分股市场厮杀近一个月。最终成绩单颠覆认知:中国的 DeepSeek 以 9.68% 收益率夺冠,是第二名 Claude(2.17%)的 4 倍多,更是远超 QQQ 基金同期 1.2% 的收益;而高频交易 73 次的 Gemini 反而亏损 2.73%,活像个频繁操作的 "散户"。
更有意思的是,AI 的交易行为暴露了迥异 "性格":DeepSeek 精准布局 NVDA、AAPL 等科技龙头,采用多标的分散风险,动态调仓节奏稳健;Qwen 仅交易 22 次却仍亏损,印证了 "太佛系也难盈利";Gemini 的高频操作则警示世人 "频繁交易≠高收益"。这场实验不仅测了 AI 的 "智商",更验出了交易必备的 "心态"。
两大核心突破,重新定义 AI 交易
AI-Trader 能引发行业震动,绝非偶然。这个来自港大 HKUDS 实验室的项目,在技术架构上实现了双重革新,让智能交易从概念落地为实用工具。
1. 从 "被动执行" 到 "主动决策" 的进化
传统量化工具大多是 "策略执行者",需要程序员预先设定 "PE 低于行业中位数买入" 这类规则。而 AI-Trader 赋予模型完整的自主决策闭环:从通过工具查询实时股价、爬取行业新闻,到分析宏观数据、评估风险收益,再到最终下单交易,全程无需人类介入。
这种进化让 AI 真正具备了 "交易员思维"。以 DeepSeek 为例,它在持仓中既布局了高成长的科技股,又保留了防御性标的,面对市场波动时能动态调整仓位,这正是成熟投资者才有的策略意识 —— 而这一切都源于模型自身的推理能力,而非预设脚本。
2. 开源普惠,打破量化交易壁垒
过去,专业量化系统要么价格百万级,要么被机构垄断。AI-Trader 采用 MIT 开源协议,代码全公开,彻底打破了这种壁垒。无论你是有编程基础的投资者,还是刚入门的新手,都能通过简单三步上手:
-
克隆 GitHub 仓库,获取完整代码包;
-
配置 API 密钥,连接数据源与交易接口;
-
选择 AI 模型(支持 DeepSeek、GPT 等多模型接入),启动自主交易。
项目还支持 "可插拔扩展",允许用户根据需求添加风险控制模块、自定义数据源,甚至接入加密货币等其他市场,灵活性远超同类闭源工具。这就像给普通人提供了一套 "量化工具箱",无需从零搭建就能打造专属 AI 交易系统。
普通人该用吗?理性看待 AI 交易的边界
AI-Trader 的开源无疑降低了智能交易的门槛,但这并不意味着 "躺着赚钱" 的时代已经到来。结合项目特性与市场规律,有三个关键认知必须明确:
1. AI 是 "超级助理" 而非 "万能神药"
正如 AI 应用架构师总结的,智能工具的核心价值是解决三大痛点:处理研报、财报等信息过载问题,规避追涨杀跌的情绪干扰,将模糊的估值逻辑量化为可计算指标。AI-Trader 的优势正在于此 —— 它能 24 小时盯盘、毫秒级分析多源数据,但无法预测 "黑天鹅事件",更不能替代投资者的核心判断。
2. 实盘前必须过 "回测关"
任何策略都需要历史数据验证,AI-Trader 也不例外。建议先用 3 年以上的历史数据回测所选模型,重点关注三个指标:年化收益率、最大回撤(最好控制在 15% 以内)、胜率(高于 55% 更稳健)。就像港大团队在实盘前先进行模拟验证,普通人也该避免 "直接梭哈" 的冲动。
3. 合规与风险意识不可缺
金融交易始终伴随着风险,AI 交易也不例外。一方面要注意平台合规性,选择受监管的交易接口;另一方面需设置严格的风险控制规则,比如单次仓位不超过资金的 10%、预设 10%-15% 的止损线。记住,AI 能执行策略,但不能替你承担风险。
结语:AI 交易的终极意义是 "赋能而非替代"
港大 AI-Trader 的走红,本质上是 AI 技术与金融需求的完美契合。从 DeepSeek 的夺冠到项目的开源,我们看到的不是 "AI 将取代人类交易员",而是技术正在让专业的交易逻辑变得普惠 —— 就像计算器让复杂运算大众化,AI 交易工具正在让理性投资的思维触达更多人。
如果你想尝试这款工具,不妨从 GitHub 仓库开始(https://github.com/HKUDS/AI-Trader),先从模拟交易练手,感受 AI 如何处理数据、制定策略。但请始终记得:真正的投资智慧,永远是人类对市场的理解与 AI 工具的能力相结合。毕竟,技术可以帮你规避错误,但无法替你把握方向。
国内下载链接:https://pan.quark.cn/s/6f63cd37e0fa
#AI 炒股 #港大 AITrader #DeepSeek #金融科技 #智能投顾 #量化交易 #开源项目 #AI 理财 #美股投资 #大模型应用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