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乐派的莫扎特,到流行音乐界的泰勒·斯威夫特,音乐创作始终被视为需要天赋与专业训练的艺术领域。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正在彻底改写这一认知。如今,只需一段文字描述、一张图片灵感,甚至随意哼唱的旋律,AI音乐工具就能即可生成专业级别的完整歌曲。这场技术革命不仅打破了音乐创作的技术壁垒,更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作曲家。

在这场AI音乐创作浪潮中,各具特色的平台脱颖而出,为创作者开启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今天,我们就市面上认可度最高的5款优秀AI音乐作曲工具进行全景测评,深度解读他们的“杀手锏”。

【Udio】

作为前Google DeepMind团队打造的AI音乐生成器,平台能够理解用户提供的文本描述,并将其转化为具有情感共鸣的音乐作品。从风格上看,它涵盖数十种音乐风格。提供从引子添加到过渡段优化的全套编辑工具。创作者可以分享作品、获取反馈。 在实际测试中,Udio的生成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平均2分钟内即可完成一首完整歌曲的创作。不过,在某些复杂编曲场景下细节处理尚有提升空间。

【ACE Studio】

ACE Studio平台基于大模型与ControlNet算法,实现了录音室级别的人声生成质量。它支持20多种音乐风格的细微调节,允许用户融合不同音色特点,创造独特嗓音,提供清晰的版权解决方案。在测试过程中,ACE Studio在人声的自然度和音准表现优秀。不过,其操作界面相对专业,可能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

【BGM猫】

BGM猫定位于视频创作者的配乐需求,提供时尚、旅行、科普等细分场景标签,支持30秒到5分钟的多档时长选择,无需任何音乐基础,上手即用。在实际视频配乐测试中,BGM猫的生成效果与视频内容的匹配度很高,适合内容创作者快速制作背景音乐。但在音乐创作的深度和个性化方面相对有限。

【音潮】

音潮凭借其全链路自研的音乐大模型,在技术创新层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平台采用AR+NAR混合架构,它拥有跨模态理解能力:支持文字、图像、音频等多维度输入。建立高保真重建技术,确保音乐细节的完整保留,还有立体声场构建,通过先进算法实现沉浸式听觉体验。嵌入智能编曲系统,自动生成具有专业水准的音乐编排。在测试过程中,音潮展现出了非常强大的复杂创作意图的精准理解能力,特别是在情感表达和音乐质感的处理上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制作速度非常快速精准,一句话的灵感、一张图片的启发、一段随意哼唱的曲调,通过音潮只需要一分钟就能带来一首带人声演唱、充满表现力的完整歌曲。它不仅适合“音乐小白” ,也适合具备一定基础的使用者,能为他们提供前所未有的多维度精细控制能力。

【Mubert】

Mubert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来生成符合需求的免版税音乐,适用于视频背景、播客配乐、商业项目等多种场景。提供了多个功能模块,包括 Mubert Render(快速生成背景音乐)、Mubert Studio(艺术家上传样本并创作)、Mubert API(为开发者提供定制化音乐解决方案)、Mubert Play(适合生活场景的音乐播放)等。但在个人创作的自由度方面相对受限。

通过对各平台的深入测评,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工具都有其独特的定位和优势。选择时需要考虑创作需求、技术水平和应用场景等多方面因素。而这其中最推荐使用的是新秀“音潮”。从技术上看,它在多模态音乐理解和生成方面实现了行业重要突破。从用户操作上看,它涵盖了用户需求的各种可能性,是名副其实的“全能型”AI音乐创作工具。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这些各具特色的AI音乐工具加持下,音乐创作正在成为更多人触手可及的艺术形式。无论是专业音乐人追求更高效率,还是普通爱好者探索创作乐趣,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正如一位音乐人所言:“AI不是替代创作者,而是扩展创作的可能边界。”在这场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浪潮中,我们期待每个人都能将音乐“玩”出独一无二的个人标签。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