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统介绍了AI Agent的概念演变、与大模型的关系及必要性。从传统定义到大模型时代的Agent核心组件(规划、记忆、工具使用),解析了AI Agent=LLM+角色定义+规划+工具使用+记忆的公式。详细阐述了Agent的四大价值:解决环境隔离、执行能力、任务拆解和状态维持问题。最后提供AI大模型七阶段学习路线及实用资源,帮助程序员从入门到实战掌握大模型开发技能。


一、Agent的概念

虽然大家都在说2025年是Agent的元年,但如此高频的一个词,就跟好多计算机里面的概念一样,也是没有严格定义的。

我将整理一些不同时期的定义,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

01.前大模型时代

在大模型兴起之前,在不少地方也有Agent的定义。

Marvin Minsky在《思维的社会》中最早提出:社会个体通过协商求解问题的思想,这些具备社会交互性智能性的个体即为Agent。

《人工智能:一种现代方法》(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 Stuart Russell & Peter Norvig):Agent是任何能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并通过执行器作用于环境的实体。

《强化学习》(Richard S. Sutton, Andrew G. Barto ):进行学习实施决策的机器被称为智能体(Agent),智能体之外所有与其相互作用的事物都被称为环境(environment)。

《多智能体系统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MultiAgent Systems,Michael Wooldridge )强调自主性环境感知动态交互三大特性。

这些定义虽然各部相同,但大致都强调了Agent的几个特点:与环境交互、智能、感知环境、执行

02.大模型时代

现在大家引用比较多的关于Agent的定义,是前OpenAI安全副总裁Lilian Weng在其博客LLM Powered Autonomous Agents中给出的,如下图所示,虽然也没有定义什么是Agent,但给出了Agent的三个关键组件。这个定义,虽然更多的是从实现的角度考虑的,但如果你看Agent相关的研究会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围绕这三个点在开展。

基于LLM的Agent系统,LLM在其中扮演大脑的角色。在考虑Agent实现时,通常参照上图,认为Agent有如下三个关键组件:

  • 规划
  • 记忆
  • 工具使用

而另一个公认的定义,来自复旦大学的综述论文The Rise and Potential of Large Language Model Based Agents: A Survey: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 AI 智能体(LLM-based AI Agent)是指利用大型语言模型作为核心组件,具备感知环境自主决策执行任务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这些智能体通过结合规划记忆工具使用等模块,使其能够在动态环境中完成复杂任务。

二、Agent和大模型的关系是什么

看了上面这么多的定义,可能还是无法理解什么是大模型,什么是Agent,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是下面这样的:

AI Agent = LLM + 角色定义 + 规划 + 工具使用 + 记忆

其中的规划、工具使用、记忆在上文已经提到了,而角色定义,更多的是在多智能体系统下才有的。

那么问题来了,像常用的ChatGPT、豆包、元宝这些软件,究竟是什么?

虽然上面AI Agent和LLM的关系里面,右边有好多项,但按照当前的业界共识,具备工具使用或记忆,或者多个不同角色的LLM之间进行交互,就称得上是Agent了,并不是需要都具备。从这个角度来讲,只要在ChatGPT、豆包这些App中打开了联网搜索,就称得上是Agent了(虽然大家一般不这样说),因为联网搜索相当于是Agent借助LLM在使用工具,而关闭联网搜索时,如果这些App本身不结合用户偏好(ChatGPT比较新的版本中会结合用户偏好回答问题),而是纯基于模型回答的话,则不能称之为Agent了。

三、为什么需要Agent

在理清了LLM和Agent的关系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在LLM本身已经具有超越人类的答题、写作能力后,为社么还需要Agent。

大致有如下4类原因:

  • 环境隔离:LLM无法感知实时数据,如股价、新闻、时间、公司内部的文档
  • 缺乏执行能力:缺乏API调用和软件操作能力,如下单、浏览器控制
  • 任务拆解:难以自动拆解多步骤任务,如“收集Agent资料并生成报告发送指定人”
  • 状态维持:需要长期记忆用户偏好,如咖啡订单的“去冰无糖”,没这个能力的就会每次都当你第一次点一样

四、预告

接下来对后续内容也做个预告。在介绍完Agent的一些核心组件后,我会带大家实现一个完整的MCP Server,然后借助所实现的这个MCP Server,通过Cherry Studio实现一个数据洞察Agent,通过输入一个Excel文件路径,能够调用工具自动预览数据,并根据数据本身的特点,来拆解要分析的问题,然后分别调用ChatBI工具和可视化工具完成数据分析,最终生成一份完整的数据洞察报告。再之后我们还会通过写代码的方式,来实现与Cherry Studio类似的功能,以便深入理解细节。

虽然这种做数据分析Agent的Demo已经很多了,但不少都只是使用了Excel读取工具,分析交给了大模型,这样做有两个弊端:

  • 数据分析通常需要进行复杂的运算,大模型本身并不擅长的,很容易出现大家常说的幻觉
  • 受限于大模型上下文长度限制,使用大模型直接分析数据,不能支持比较大的文件,上下文会爆

业界通常都是通过生成代码(像ChatGPT、Claude、豆包、元宝等),或者调用现成的数据分析工具来实现的。

使用Cherry Studio的实现的效果如下:

五、零基础如何高效学习大模型?

为了帮助大家打破壁垒,快速了解大模型核心技术原理,学习相关大模型技术。从原理出发真正入局大模型。在这里我和MoPaaS魔泊云联合梳理打造了系统大模型学习脉络,这份 LLM大模型资料 分享出来:包括LLM大模型书籍、640套大模型行业报告、LLM大模型学习视频、LLM大模型学习路线、开源大模型学习教程等,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领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模型全套视频教程】

教程从当下的市场现状和趋势出发,分析各个岗位人才需求,带你充分了解自身情况,get 到适合自己的 AI 大模型入门学习路线。

从基础的 prompt 工程入手,逐步深入到 Agents,其中更是详细介绍了 LLM 最重要的编程框架 LangChain。最后把微调与预训练进行了对比介绍与分析。

同时课程详细介绍了AI大模型技能图谱知识树,规划属于你自己的大模型学习路线,并且专门提前收集了大家对大模型常见的疑问,集中解答所有疑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深耕 AI 领域技术专家带你快速入门大模型

跟着行业技术专家免费学习的机会非常难得,相信跟着学习下来能够对大模型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也能真正利用起大模型,从而“弯道超车”,实现职业跃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精选AI大模型权威PDF书籍/教程】

精心筛选的经典与前沿并重的电子书和教程合集,包含《深度学习》等一百多本书籍和讲义精要等材料。绝对是深入理解理论、夯实基础的不二之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I 大模型面试题 】

除了 AI 入门课程,我还给大家准备了非常全面的**「AI 大模型面试题」,**包括字节、腾讯等一线大厂的 AI 岗面经分享、LLMs、Transformer、RAG 面试真题等,帮你在面试大模型工作中更快一步。

【大厂 AI 岗位面经分享(92份)】

图片

【AI 大模型面试真题(102 道)】

图片

【LLMs 面试真题(97 道)】

图片

【640套 AI 大模型行业研究报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I大模型完整版学习路线图(2025版)】

明确学习方向,2025年 AI 要学什么,这一张图就够了!

img

👇👇点击下方卡片链接免费领取全部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抓住AI浪潮,重塑职业未来!

科技行业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英特尔等巨头近期进行结构性调整,缩减部分传统岗位,同时AI相关技术岗位(尤其是大模型方向)需求激增,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具备相关技能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正变得炙手可热。

行业趋势洞察:

  • 转型加速: 传统IT岗位面临转型压力,拥抱AI技术成为关键。
  • 人才争夺战: 拥有3-5年经验、扎实AI技术功底真实项目经验的工程师,在头部大厂及明星AI企业中的薪资竞争力显著提升(部分核心岗位可达较高水平)。
  • 门槛提高: “具备AI项目实操经验”正迅速成为简历筛选的重要标准,预计未来1-2年将成为普遍门槛。

与其观望,不如行动!

面对变革,主动学习、提升技能才是应对之道。掌握AI大模型核心原理、主流应用技术与项目实战经验,是抓住时代机遇、实现职业跃迁的关键一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1 为什么分享这份学习资料?

当前,我国在AI大模型领域的高质量人才供给仍显不足,行业亟需更多有志于此的专业力量加入。

因此,我们决定将这份精心整理的AI大模型学习资料,无偿分享给每一位真心渴望进入这个领域、愿意投入学习的伙伴!

我们希望能为你的学习之路提供一份助力。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也欢迎交流探讨,我们乐于分享所知。

*02 这份资料的价值在哪里?*

专业背书,系统构建:

  • 本资料由我与MoPaaS魔泊云的鲁为民博士共同整理。鲁博士拥有清华大学学士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在人工智能领域造诣深厚:

    • 在IEEE Transactions等顶级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超过50篇
    • 拥有多项中美发明专利。
    • 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中国人工智能领域重要奖项)。
  • 目前,我有幸与鲁博士共同进行人工智能相关研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内容实用,循序渐进:

  • 资料体系化覆盖了从基础概念入门核心技术进阶的知识点。

  • 包含丰富的视频教程实战项目案例,强调动手实践能力。

  • 无论你是初探AI领域的新手,还是已有一定技术基础希望深入大模型的学习者,这份资料都能为你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路径和宝贵的实践参考助力你提升技术能力,向大模型相关岗位转型发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抓住机遇,开启你的AI学习之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