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AI拉呱,一个专注于人工智领域与网络安全方面的博主,现任资深算法研究员一职,热爱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应用,拥有丰富的AI项目经验,希望和你一起成长交流。关注AI拉呱一起学习更多AI知识。

AI智能体第3期——2025年顶级人工智能智能体框架:LangChain、AutoGen、CrewAI及其他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2025年,人工智能智能体将从原型阶段迈向实际应用。它们能够开发应用程序、分析数据、协调任务,甚至与其他智能体协作。然而,从零开始构建这些智能体——处理记忆、工具使用、推理循环、多步骤工作流程和对话历史——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

而人工智能智能体框架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按回车键或点击即可查看完整尺寸图片

随着各行业对人工智能的采用率大幅提升,对强大、模块化且可扩展的框架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这些框架能够简化自主系统的开发过程。这些框架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整合最佳实践、提供即插即用的架构,并简化模型、工具和记忆系统的编排复杂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2025年主流的人工智能智能体框架,其中包括:

  • LangChain——这款模块化编排框架推动了链、智能体和记忆集成的普及。
  • AutoGen(微软开发)——以对话为核心的多智能体协作框架。
  • CrewAI——专为团队型智能体设计的基于角色的任务执行引擎。

我们还将重点介绍LangGraph、OpenAgents和MetaGPT等新兴工具,它们正引领着智能体能力的新一轮发展浪潮。

无论你是要构建单个智能助手,还是部署一个协作式智能体网络,本指南都将帮助你评估各类工具,助力你的人工智能项目更上一层楼。

为何框架对智能体开发至关重要

人工智能智能体不仅仅是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封装器,它们还需要具备记忆、推理、决策、工具使用能力,并且通常涉及复杂的多步骤工作流程。从零开始构建这些基础架构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而智能体框架的作用就在于此。

按回车键或点击即可查看完整尺寸图片

一个功能强大的人工智能智能体框架是构建可扩展、可维护智能体的基础。这些工具能够抽象底层细节,并提供以下支持:

  • 用于记忆、工具和规划的可组合模块
  • 与各类大型语言模型、API和向量数据库的互操作性
  • 对多智能体编排、状态管理和可观测性的支持

2025年,LangChain、AutoGen和CrewAI等框架的兴起,将开发模式从手工编写逻辑转变为基于框架的工程开发。开发者无需重复造轮子,而是可以充分利用以下资源:

  • 预构建的智能体和模板
  • 集成的追踪、日志记录和反馈循环
  • 即插即用的记忆、工具包和推理引擎

这些框架对以下群体尤为重要:

  • 希望快速开发人工智能原生应用的初创企业
  • 部署生产级人工智能系统的企业
  • 研究复杂智能体行为和工作流程的研究人员

更重要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智能体逐渐成为自主决策者,框架有助于规范智能体的运行结构、安全性和一致性。它们能更轻松地实现:

  • 约束机制和安全检查
  • 记忆生命周期管理(短期与长期)
  • 人类与人工智能智能体的协作

简而言之,框架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现代智能体智能的核心推动力。

LangChain:模块化智能体编排框架

在大型语言模型生态系统中,LangChain可以说是最知名且应用最广泛的智能体框架。它最初推出的目的是简化提示词链的构建,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功能完善的编排层,可用于开发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应用程序和自主智能体。

LangChain的优势在于其模块化架构,核心组件如下表所示:

组件(Component) 描述(Description)
链(Chains) 大型语言模型调用或操作的序列
智能体(Agents) 根据上下文选择动作/工具的决策者
工具(Tools) 智能体可调用的外部API或函数
记忆(Memory) 状态管理(对话历史、知识等)
回调(Callbacks) 用于日志记录、追踪和分析的钩子

这些组件使得构建能够推理、记忆并在工作流程中采取行动的动态智能体变得更加容易。

LangChain的核心优势

  • 工具集成:可将API、数据库、Python函数、网页爬虫等作为工具接入。
  • 记忆支持:与Pinecone、Weaviate和Chroma等向量存储无缝集成,实现短期和长期记忆功能。
  • 支持多大型语言模型:兼容OpenAI、Anthropic、Cohere、Google PaLM以及LLaMA、Mistral等开源模型。
  • 开源生态系统:拥有数千名贡献者,第三方支持也在不断增长。

最佳应用场景

  • 自主任务智能体(如研究机器人、文档问答助手)
  • 支持智能体功能的网页应用和SaaS平台
  • 基于链式大型语言模型调用的复杂工作流程原型开发
  • 基于检索增强生成(RAG)的系统

优缺点分析

优点(Pros) 缺点(Cons)
高度模块化且可定制 复杂度可能快速上升
丰富的社区资源和文档 初学者学习曲线较陡峭
内置追踪和评估支持 链式流程的调试难度较大
持续开发且插件丰富 非固定结构可能带来困扰

LangChain是追求控制能力和可组合性的开发者的首选框架。它最适合那些擅长设计自定义工作流程和智能体逻辑的开发者,无论是原型开发还是生产部署场景都十分适用。

使用LangChain创建智能体

from langchain.agents import initialize_agent, Tool
from langchain.agents.agent_types import AgentType
from langchain.llms import OpenAI
from langchain.tools import tool

# 1. 定义一个简单的自定义工具
@tool
def add_numbers(numbers: str) -> str:
    """对以逗号分隔的数字列表进行求和运算。"""
    try:
        nums = list(map(float, numbers.split(',')))
        return str(sum(nums))
    except Exception as e:
        return f"错误:{str(e)}"

# 2. 创建工具列表
tools = [add_numbers]

# 3. 初始化大型语言模型
llm = OpenAI(temperature=0)

# 4. 初始化智能体
agent = initialize_agent(
    tools=tools,
    llm=llm,
    agent=AgentType.ZERO_SHOT_REACT_DESCRIPTION,
    verbose=True
)

# 5. 运行智能体
result = agent.run("计算4.5、5.5和6的和。")
print("智能体输出:", result)

微软AutoGen:聚焦多智能体与对话功能

由微软开发的AutoGen是一款围绕对话式人工智能和协作工作流程构建的多智能体框架。与传统的单智能体模型不同,AutoGen支持多个智能体(包括人类)通过自然语言消息协同工作。

AutoGen的核心功能是帮助开发者构建多智能体系统,其中每个智能体都有明确的角色、工具集和行为模型。这些智能体通过消息传递进行交互,通常以大型语言模型作为决策引擎。

AutoGen的核心概念

概念(Concept) 描述(Description)
智能体(Agents) 具有指令、记忆和工具访问权限的特定角色
群组聊天(GroupChat) 处理交互流程的多智能体对话线程
智能体执行器(AgentExecutor) 控制每个智能体的执行规则和循环
钩子与监控器(Hooks & Monitors) 观察并干预运行时行为
人机协同(Human-in-the-loop) 无缝集成人类消息和审批流程

AutoGen的独特之处

  • 基于消息的协同:所有智能体通过结构化消息传递进行交互。
  • 人机协作:人类可以作为参与者或监督者加入对话。
  • 支持多智能体系统:轻松定义多个智能体角色并管理它们的交互。
  • 任务导向执行:智能体可以目标为导向,并根据反馈进行迭代操作。

最佳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Use Case) 描述(Description)
研究与报告生成 支持迭代总结的多智能体规划
编程智能体 协作式结对编程和代码审查
客户服务自动化 用于问题升级、账单处理、技术支持的专用智能体
人机协作团队 结合人工智能建议与人类监督

优缺点分析

优点(Pros) 缺点(Cons)
出色的多智能体编排能力 需要精心设计智能体和任务模型
支持人机协同功能 不太适合单智能体使用场景
智能体角色和交互边界清晰 复杂流程下可能存在冗余信息,调试难度较大
内置追踪、日志记录和模拟工具 生态系统和文档仍在完善中

当需要多个专用智能体协同工作,或系统涉及人类监督时,AutoGen是理想选择。它在企业应用、研究助手以及任何需要协作、上下文感知和协调的场景中都能发挥出色作用。

使用AutoGen的基础智能体脚本

# 文件名:simple_agent_app.py

from autogen import AssistantAgent, UserProxyAgent, config_list_from_json

# 加载模型配置列表(支持OpenAI或其他兼容模型)
# 假设当前目录下存在config.json配置文件
config_list = config_list_from_json("config.json")

# 定义助手智能体
assistant = AssistantAgent(
    name="assistant",
    llm_config={"config_list": config_list, "temperature": 0},
)

# 定义用户代理智能体
user_proxy = UserProxyAgent(
    name="user_proxy",
    human_input_mode="NEVER",  # 禁用手动输入,启用自主运行
    max_consecutive_auto_reply=3,
)

# 定义简单任务
task = "计算12的平方是多少?"

# 启动对话
user_proxy.initiate_chat(
    assistant,
    message=task,
)

示例config.json(OpenAI配置)

[
  {
    "model": "gpt-4",
    "api_key": "你的OpenAI API密钥"
  }
]

若使用Azure OpenAI,配置文件如下:

[
  {
    "model": "gpt-4",
    "api_type": "azure",
    "api_base": "https://<你的端点>.openai.azure.com/",
    "api_version": "2023-03-15-preview",
    "api_key": "你的Azure API密钥"
  }
]

运行智能体需执行以下命令:

python simple_agent_app.py

在终端中可查看对话输出,助手智能体将返回12的平方结果。

当需要多个专用智能体协同工作,或系统涉及人类监督时,AutoGen是理想选择。它在企业应用、研究助手以及任何需要协作、上下文感知和协调的场景中都能发挥出色作用。

CrewAI:支持协作的基于角色的任务执行框架

CrewAI是一款快速崛起的开源框架,旨在实现结构化、目标导向且模块化的多智能体协作。受现实世界团队协作模式的启发,CrewAI允许通过角色定义智能体、分配任务,并让它们以“团队”形式协同工作,共同实现既定目标。

CrewAI倡导专业化分工与任务委派,每个智能体负责工作流程中的特定环节,而非由单个通用智能体处理所有任务。

CrewAI的核心概念

组件(Component) 描述(Description)
智能体(Agent) 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实体,具有特定角色和特性
角色(Role) 定义智能体的职责、目标和语气
任务(Task) 以目标为导向的活动,通常关联特定工具或记忆上下文
团队(Crew) 协同工作以实现共同计划的智能体群体
工具(Tools) 智能体可使用的外部API、数据库或函数

CrewAI的突出优势

  • 基于角色的建模:创建更贴近人类工作模式、面向特定目标的智能体(如研究员、分析师、审核员)。
  • 协作式执行:智能体之间相互交互、共享成果,并在彼此输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
  • 声明式设计:通过YAML或Python配置定义智能体、角色和任务。
  • 上下文感知智能体:每个智能体拥有本地记忆和自主决策能力,同时作为团队的一部分协同工作。

最佳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Use Case) 描述(Description)
报告生成 研究员→撰写者→审核员的团队工作流程
代码重构 架构师→程序员→质量保证式的智能体协作
业务流程智能体 营销+分析+战略智能体协同生成方案
跨领域研究 多智能体协同汇总不同来源和格式的信息

优缺点分析

优点(Pros) 缺点(Cons)
高度结构化且模块化的智能体协作 对长期运行的智能体支持有限
易于扩展和组建团队 生态系统仍在发展中,规模小于LangChain
通过YAML/Python配置实现轻松上手 需合理拆分任务以获得最佳性能
以最少的模板代码实现可扩展工作流程 对复杂记忆或实时工具链的支持工具较少

当应用场景需要团队协作、专业化分工以及智能体间明确的工作交接时,CrewAI是理想选择。它在内容生产流程、研究任务和跨角色企业自动化场景中表现尤为出色。

使用CrewAI创建简单智能体

构建CrewAI智能体需要定义以下核心组件:

  • 智能体(Agent)——具有目标和工具的角色。
  • 任务(Task)——智能体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
  • 团队(Crew)——协同工作的智能体和任务组合。

首先需安装CrewAI,然后根据具体任务编写智能体脚本:

from crewai import Agent, Task, Crew
from crewai_tools.tools import ScrapeWebsiteTool

# 定义智能体可使用的工具
scrape_tool = ScrapeWebsiteTool()

# 步骤1:创建智能体
agent = Agent(
    role='研究助手',
    goal='查找并汇总最新的人工智能新闻',
    backstory='一位热衷于追踪人工智能发展动态的积极助手。',
    tools=[scrape_tool],
    verbose=True
)

# 步骤2:定义任务
task = Task(
    description='搜索网络获取最新的人工智能新闻,并提供简要汇总。',
    agent=agent,
    expected_output='包含3-5条近期人工智能新闻的要点式汇总。'
)

# 步骤3:创建并运行团队
crew = Crew(
    agents=[agent],
    tasks=[task],
    verbose=True
)

# 运行团队并打印结果
result = crew.run()
print(result)

运行此脚本后,智能体将执行以下操作:

  1. 使用爬取工具搜索当前的人工智能新闻。
  2. 提取关键信息并以要点形式汇总。

2025年其他值得关注的智能体框架

尽管LangChain、AutoGen和CrewAI在当前智能体生态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一系列专业化的新兴框架正在不断拓展智能体人工智能的可能性。这些工具在有状态图基智能体、开放式研究协作以及全栈人工智能产品开发等领域不断突破边界。

LangGraph:基于图的有状态智能体工作流程

LangGraph由LangChain团队开发,它引入了一种强大的智能体结构化新方式——不再是线性链,而是有状态图。图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步骤(智能体/工具),节点间的转换取决于动态逻辑和记忆。

特性(Feature) 优势(Benefit)
基于图的执行 灵活控制智能体状态和流程
持久性(Persistence) 长期跟踪会话和决策过程
集成性(Integration) 兼容LangChain的智能体/工具/记忆组件

LangGraph非常适合复杂的工作流程,尤其是当智能体需要回溯或修改之前步骤的场景。

OpenAgents:以研究为核心的多智能体中心

由OpenAI社区成员开发的OpenAgents专注于研究和可扩展性,提供以下模板和协议:

  • 构建多智能体研究团队
  • 支持工具使用的自主探索型智能体
  • 支持API和数据库的插件化设计

该框架适合人工智能开发者开展任务分解、反馈循环和长期记忆相关的实验。

MetaGPT:全栈人工智能团队模拟

MetaGPT采用了一种大胆的设计思路——模拟完整的软件工程团队,包含以下角色智能体:

  • 产品经理
  • 软件工程师
  • 质量测试员
  • 架构师

它通过角色分配、文档生成和工作流程脚本,将高层级提示词转化为生产级代码库。

应用场景(Use Case) 描述(Description)
软件开发 多智能体协同生成产品
代码文档 自动生成README文件、规格说明和架构文档
端到端编程机器人 从规划到测试的全流程支持

这些框架共同展现了智能体工具领域的多样性。无论你是构建智能工作流程、模拟团队协作,还是设计研究型机器人,都能找到一款专门的框架来加速你的开发进程。

框架对比:LangChain、AutoGen、CrewAI及其他

框架(Framework) 最适用场景(Best For) 协作模式(Collaboration Style) 记忆支持(Memory Support) 工具与可扩展性(Tooling & Extensibility)
LangChain 自定义工作流程、工具使用、检索增强生成系统 单智能体/多智能体 支持(短期+长期) 丰富的生态系统和插件
AutoGen 多智能体消息交互、人机协同 对话式(类聊天) 支持(灵活配置) 中等水平,持续完善
CrewAI 基于角色的流程、任务委派 结构化团队执行 有限(按智能体) 高(支持YAML/Python配置)
LangGraph 复杂有状态工作流程 基于图的编排 支持(有状态) 在LangChain生态内表现出色
MetaGPT 软件工程模拟 智能体团队模拟 有限 预定义工作流程模块
OpenAgents 研究导向、学术原型开发 模块化+工具驱动 实验阶段 高(模板丰富)

正如我们所见,2025年的智能体框架领域充满活力,拥有针对不同开发者需求和应用场景的多样化选择:

  • LangChain在灵活性和大型语言模型工作流程方面表现突出。
  • AutoGen在对话式多智能体系统中优势明显。
  • CrewAI通过明确的角色划分简化了协作式任务执行。
  • LangGraph引入了基于图的流程控制方式。
  • MetaGPT在软件自动化领域实现了特定领域的突破。
  • OpenAgents为开放式研究和模块化探索提供支持。

最终框架的选择取决于你的目标、团队专业能力以及应用程序的复杂程度。

关注“AI拉呱”一起学习更多AI知识!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