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创作者:Code_流苏(CSDN)(一个喜欢古诗词和编程的Coder😊)

很高兴你打开了这篇博客,更多AI知识,请关注我、订阅专栏《AI知识图谱》,内容持续更新中…

大家好,我是流苏👋,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DeepSeek-V3.1-Terminus

9月22日晚,DeepSeek悄悄发布了一个名字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新模型——DeepSeek-V3.1-Terminus。这个名字中的"Terminus"来自拉丁语,意为"终点"或"完结",暗示这可能是V3.1系列的最终版本。那么,这个"终极版"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Deepseek官网:https://chat.deepseek.co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什么是DeepSeek-V3.1-Terminus?

DeepSeek-V3.1-Terminus是DeepSeek团队在2025年9月22日发布的最新大语言模型升级版本。如果说之前的AI模型像是"单一技能的专家",那么这个新模型就像是一个"多面手天才"——它既能快速回答问题,又能深度思考复杂问题。

1. "双面人格"的AI模型

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个朋友,他既能在聚会上快速机智地回答各种问题,又能在需要时静下心来深入分析复杂的数学题,这就是DeepSeek-V3.1-Terminus的神奇之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模型实际上包含两种模式:

  • 非思考模式deepseek-chat):就像一个反应敏捷的聊天达人,快速给出直接的回答
  • thinking思考模式deepseek-reasoner):像一个深度思考者,会在内心"嘀咕"一番后给出经过深思熟虑的答案

2. 技术规格一览

这个"终极版本"的配置相当豪华:

  • 上下文长度:128k tokens(能记住很长很长的对话历史)
  • 输出长度:非思考模式最大8K,思考模式最大64K
  • 支持平台:官方App、网页端、API接口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核心升级:告别"中英文大杂烩"

如果你用过之前版本的AI模型,可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场景:问它一个中文问题,它回答时可能会偶发性突然蹦出几个英文单词,或者出现一些奇怪的符号。这就像和一个人聊天时,他突然开始说方言,让人摸不着头脑。

1. 语言一致性大幅提升

DeepSeek-V3.1-Terminus重点解决了这个让用户头疼的问题:

  • 中英文混杂问题:现在模型能更好地保持语言的一致性,不会在中文回答中突然冒出英文
  • 异常字符清理:那些莫名其妙的乱码和特殊符号基本消失了
  • 表达更自然:回答听起来更像真人在说话,而不是机器翻译的感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Agent能力显著增强

什么是Agent?简单来说,就是AI的"动手能力"。之前的AI更像一个"嘴炮专家",只会说不会做;而现在的AI更像一个"全能助手",不仅能分析问题,还能实际操作各种工具来解决问题。

DeepSeek-V3.1-Terminus在以下两个方面特别强化了:

  • Code Agent:编程助手功能更强,能更准确地理解编程需求并生成代码
  • Search Agent:搜索和信息检索能力更精准,能更好地帮你找到需要的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双模式架构:一个模型,两种体验

这是DeepSeek-V3.1-Terminus最有趣的特性。想象一下,你有一个万能工具,既可以当锤子快速敲钉子,又可以当精密螺丝刀做精细工作。

Deepseek官网:https://chat.deepseek.com/

1. 快速模式:秒答专家

非思考模式deepseek-chat)就像一个知识渊博的朋友,你问什么,他立马给出答案:

  • 适合场景:日常聊天、简单问答、快速查询
  • 响应速度:几乎是秒回
  • 输出特点:直接、简洁、高效

默认为非思考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举例:帮我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诗词不要过于华丽,但要能够体现秋天的主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秋日》
午后风停驻枝梢
黄叶与果实低语
一片叶子旋落
在未完成的日记上

泥土呼吸变缓
蟋蟀收起琴匣
天空退向更远的山外
留下瓷器般的湛蓝

有人走过田埂
衣角沾着稻香
夕光慢慢沉淀进
稻草垛的金黄

当雁阵划过屋檐
晚云散成细碎的糖霜
一盏路灯率先亮起
照亮霜粒开始的旅行

响应很快,问题发出去就立刻给了回应,而且诗也写的很有意境。

继续往下看,我们用思考模式再运行一遍试试。

2. 深度模式:智慧思考者

思考模式deepseek-reasoner)则像一个哲学家,会在回答前进行深入的思考:

  • 适合场景:复杂问题分析、逻辑推理、专业领域咨询
  • 处理方式:会显示"思考过程",让你看到AI是如何一步步得出结论的
  • 输出特点:详细、深入、逻辑性强
  • 使用方式:需打开“深度思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举例:帮我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诗词不要过于华丽,但要能够体现秋天的主题

首先,它会有一个思考的过程,从思考到给出回复,关于这个问题,用时10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完整回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秋日》
西风踱过巷口,黄叶在低语,
褪色的书信在窗台变得轻软。
午后阳光斜照,藤椅空荡,
一只麻雀啄食着寂静的稻谷。

远山垂下眼帘,雾气在蔓延,
晾晒的衣衫沾染了夕露。
有人弯腰拾起一枚松果,
树影在他掌心渐渐模糊。

夜来时灯火惺忪,茶烟袅袅,
瓷器上停留着月光的薄纱。
我们说起多年前那场夜雨,
而桂香正无声地渗入窗隙。

赏析:这首作品通过“踱过巷口的西风”、“褪色的书信”、“寂静的稻谷”等日常意象,以质朴的语言勾勒出秋日的静谧与时光的流转。诗中“弯腰拾起松果”与“桂香渗入窗隙”的细节,巧妙捕捉了季节交替时细微的生命律动,在平淡叙述中透出对往事的眷恋,呈现温暖而不张扬的秋日沉思。

思考模式与非思考模式,内容对比上来看,思考模式给出的回复更有深度和故事感,但是如果喜欢快速响应回复,和简洁明了风格一点的会更喜欢非思考模式。

3. 如何选择模式?

选择哪种模式就像选择交通工具:

  • 问简单问题?选择非思考模式,就像坐地铁,快速直达
  • 处理复杂任务?选择思考模式,就像自驾游,慢慢欣赏沿途风景

四、性能表现:数据说话

根据官方发布的测试结果,DeepSeek-V3.1-Terminus在多个基准测试中都有显著提升:

1. 基准测试成绩

在非Agent类的基准测试中,新模型相比前一版本实现了0.2%-36.5%不等的性能提升。最亮眼的是HLE(人类终极测试)上的表现,这项测试主要考察:

  • 专家级高难度知识
  • 多模态理解能力
  • 深度推理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实际应用效果

从用户反馈来看,升级后的模型在实际使用中表现更加稳定:

  • 回答更加准确和相关
  • 较少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 在编程和搜索任务中表现更出色

举例:写一个关于手机配件的跨境电商网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内容写了有几百行,我们运行一下看看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生成的页面很完整,而且能够切换语言,缺点可能在于设计的精致感不够,这个也是人类相对于AI的强项之一。

五、应用场景:从学习到工作的全覆盖

DeepSeek-V3.1-Terminus就像一个多才多艺的助手,能在各种场景下帮助我们:

1. 学习场景

  • 快速查询:使用非思考模式快速获取知识点解释
  • 深度学习:使用思考模式分析复杂的学术问题
  • 编程学习:Code Agent能提供更准确的代码示例和解释

2. 工作场景

  • 文档写作:快速生成各类文档和报告
  • 数据分析:帮助分析复杂的业务数据
  • 技术支持:解决各类技术难题

3. 生活场景

  • 信息搜索:Search Agent能更精准地帮你找到需要的信息
  • 决策支持:分析复杂的生活选择
  • 创意创作:协助进行各类创意工作

六、总结:AI发展的新里程碑

DeepSeek-V3.1-Terminus的发布标志着AI大模型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不仅仅是一个性能更强的模型,更是一个设计理念的创新——将快速响应和深度思考完美结合在一个模型中。

Hugging Face🤗https://huggingface.co/deepseek-ai/DeepSeek-V3.1-Terminu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终极版本"的意义在于:

  • 用户体验优化:解决了实际使用中的痛点问题
  • 功能集成创新:双模式设计为不同需求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 技术发展方向:预示着未来AI将更加智能化和实用化

虽然名字叫"Terminus"(终点),但这更像是一个新起点。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令人惊喜的创新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体验。

小贴士:想要体验DeepSeek-V3.1-Terminus的强大功能,可以通过DeepSeek官方网站、App或者API接口进行访问。记住,选择合适的模式是获得最佳体验的关键!

创作者:Code_流苏(CSDN)(一个喜欢古诗词和编程的Coder😊)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