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9月13日,我以一名对AI技术充满热情的从业者的身份,参加了火山引擎举办的PromptPilot产品线下发布会。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会议参与,更是一次从理论认知到亲手实践的深度旅程。现场三位专家的精彩分享,结合我自己动手完成一个完整工业场景案例的全过程,让我对Prompt工程乃至AI应用的未来,有了全新的、更为深刻的理解。在此,我想将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完整地记录下来,特别是那段让我收获颇丰的实操经历。

现场直击:三位专家勾勒AI应用新蓝图

发布会现场,三位来自火山引擎的专家从不同维度,为我们系统地揭开了PromptPilot的神秘面纱,生动地展示了其核心理念、强大能力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 许伟:PromptPilot产品发布——开启高效Prompt工程新时代
    产品负责人许伟的演讲直击当前大模型应用开发中的核心痛点:Prompt的设计与管理。他指出,随着大模型能力的日益强大,如何编写出高质量的Prompt,已经成为决定AI应用成败的关键因素。PromptPilot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核心理念在于将Prompt工程系统化、流程化、智能化,旨在让每一位开发者和业务人员都能轻松驾驭。

    许伟在进行产品发布

  • 王铁飞:PromptPilot如何支撑企业级AI应用落地
    紧接着,王铁飞的分享将视角拉伸到了更宏观的企业级应用场景。他深刻地剖析了企业在引入AI技术时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并结合多个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PromptPilot如何为这些挑战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证明了其作为企业级AI基础设施的强大支撑能力。

    王铁飞讲解企业级应用

  • 郑世宇:为AI注入“灵魂”——AI角色扮演场景的探索与实践
    最后,郑世宇的分享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充满想象力的窗户。他以“为AI注入‘灵魂’”为主题,通过现场一步步构建“虚拟历史学家”的生动演示,向我们证明了,借助PromptPilot系统化的调试和优化能力,即便是极富创造性的工作,也能够被有效地“工程化”。

    郑世宇分享AI角色扮演

深入实践:一步步用PromptPilot解决真实工业难题

理论的精彩最终需要实践来验证。在下午的实操环节,我领取到了一个具体的任务:利用大模型分析生产车间的现场照片,识别是否存在安全违规行为。 任务要求模型不仅要做出判断,还要给出思考过程,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分类。这正是我将上午所学付诸实践的绝佳机会。

第一阶段:从零开始,创建并调试我的第一个Prompt

我的目标很明确:工人有时会为了‘图方便’而违反操作规程,比如不戴防护设备或不当使用设备。为了提高车间安全,我需要用大模型看生产现场的照片有没有安全问题。

  1. 基础Prompt的构建与初次碰壁
    我登录PromptPilot平台,根据任务需求选择了“视觉理解”模块。

    随后,我在编辑器中输入了我的基础提示词:

    为了安全生产,你需要根据生产车间的图片,判断生产车间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设备和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具的情况,需要输出思考过程,判断,以及违规类别。
    

    刚一输入,平台就智能地提示我缺少了必须的图片输入变量。这是一个非常贴心的引导,避免了后续执行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平台提示缺少变量

    我按照平台的规范,直接编辑提示词,手动输入了正确的变量名{{image_url}}
    手动输入正确变量名

  2. 利用“反馈优化”功能,精确控制输出格式
    解决了变量问题后,我需要确保模型的输出格式能被后续程序准确解析。我希望得到一个带有<思考><判断><违规类别>标签的结构化文本。这时,PromptPilot的“反馈优化”功能派上了大用场。我直接告诉平台我的格式要求,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回答作为示例:

    无需以JSON格式输出,以下是客户的参考回答,参考该格式输出:
    “<思考>图片中显示有施工人员未佩戴安全帽(红色圈注区域的工人未佩戴安全帽);传绿色衣服的同学都没有吊带,因此违规操作设置</思考>
    <判断>存在违规</判断>
    <违规类别>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具,违规操作设备</违规类别>”
    

    平台立刻理解了我的意图,并自动优化了我的Prompt,将格式要求融入其中。最终效果非常理想。
    优化后的最终效果
    我还发现,如果对Prompt中的某一部分不满意,可以直接用鼠标选中该部分进行局部优化,这个功能非常灵活高效。
    局部优化功能展示

第二阶段:单Case精细调优,追求完美回答

有了初步成型的Prompt,接下来就是验证和调优的环节。

  1. 进入调试,选择模型并上传测试图片
    我点击“验证prompt”,开启了Prompt的调试界面。
    开启Prompt调试

    在模型选择上,我采纳了现场导师的建议,选择了doubao-seed-1.6-250615模型。
    选择模型

    然后,我点击“填写变量”,上传了一张用于测试的车间照片。

  2. 生成、对比、反馈,迭代优化回答质量
    点击“生成模型回答”,几秒钟后,我得到了模型的初步分析结果。
    查看初步回答效果

    这时,我注意到了PromptPilot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平台可以针对同一个Case,同时生成不同模型的回答供我参考。这让我可以博采众长,选择一个最接近理想答案的作为优化的起点。
    平台提供多种模型回答以供参考

    在对比了3个模型的回答后,我认为“模型回答1”的整体结构和判断最准确,于是我点击了“应用”。
    选择“模型回答1”并应用

    但美中不足的是,我感觉“思考过程”部分的描述有些重复啰嗦。于是,我再次利用反馈功能,给出了一个非常口语化的指令:

    思考过程简洁一点
    

    平台根据这个新的反馈,再次对Prompt进行了微调。经过这一轮精细的操作,我对这个Prompt在单个案例上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于是,我将这个调试好的Case“保存并添加到评测集”,为接下来的批量测试做好了准备。
    保存并添加到评测集

第三阶段:批量测试与AI评分,全面评估Prompt性能

单个案例的成功并不代表全部,我需要验证这个Prompt在更多不同场景下的泛化能力。

  1. 准备评测数据集
    进入批量测试界面,我上传了包含多张不同场景照片的Case集文件。
    上传Case集文件
    为了保证评测集的纯净,我按照指引,删除了刚才在调试过程中自动加入的第一条重复Case。这个细节操作让我感受到了平台在数据管理上的严谨。

  2. 执行批量生成与设置AI评分标准
    数据准备就绪后,我点击“生成全部回答”,平台开始用我优化好的Prompt,对所有上传的图片进行批量处理。
    生成全部回答

    生成完毕后,我需要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评估这些回答的质量。PromptPilot支持自定义评分标准,我设置了一个5分制的评分规则:

    思考标签正确,判断标签正确,且违规类型和理想回答一致,得5分;
    否则得1分,尤其是违规类型和理想回答不一致的话,请直接给1分
    

    设置完成后,我点击“为所有回答评分”,平台内置的评估模型(AI Judge)便开始根据我的标准,自动为每一条回答打分。

    评分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每条Case的得分都清晰地展示在列表中,让我对当前Prompt的整体表现有了一个量化的认知。
    image.png

第四阶段:“智能优化”,让Prompt自我进化

面对批量测试的评分结果,我启动了PromptPilot的“杀手锏”功能——智能优化。
image.png

  1. 一键启动,坐享其成
    我切换到“智能优化”界面,点击“已准备好数据,开始智能优化”。平台会利用我刚刚评测过的数据集(尤其是那些低分案例),自动地、深层次地去探索Prompt的优化空间。
    开始智能优化

  2. 见证效果,数据说话
    短暂的等待后,一份详尽的优化报告呈现在我面前。
    查看优化报告

    报告用数据清晰地展示了优化带来的惊人效果:平均分从3.4分显著提升到了4.2分! 这意味着,通过平台的自动优化,我的Prompt在整体任务上的表现有了质的飞跃。报告还详细对比了新旧Prompt版本,并展示了在具体Bad Case上的改进效果,让我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image.png

不容错过的“新客活动:PromptPilot首月‘零元购’”

在亲身体验了PromptPilot从创建、调试、评测到智能优化的完整流程之后,我对这款产品的强大功能和极致体验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而活动主办方公布的一个重磅“彩蛋”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为了让更多用户能够体验到PromptPilot的价值,火山引擎特别推出了**“新客活动:PromptPilot首月‘零元购’”**。

活动详情如下:

  •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0月31日。
  • 个人用户专享:首次购买PromptPilot个人标准版39.9元套餐,即可获赠一张等额的39.9元代金券。
  • 企业用户专享:企业认证用户首次购买PromptPilot团队版239元套餐,同样可获赠一张等额的239元代金券。
  • 代金券用途:获赠的代金券可以在火山方舟平台上,用于抵扣豆包大模型与各类开源模型的使用费用,以及PromptPilot产品的后续订单金额。

这个活动极具吸引力,它实质上为新用户提供了一个零成本的“试用月”。用户不仅可以无负担地深度体验PromptPilot的全套功能,获赠的代金券还能直接覆盖在探索和调试过程中调用大模型所产生的费用。对于任何希望在AI应用开发上有所突破的个人或团队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

活动官方链接https://www.volcengine.com/activity/ark?previewMode=on

总结与感悟

从线下到线上,从理论学习到亲手实践,这一天的体验让我深刻感受到,一个属于“人人都是Prompt工程师”的时代正加速到来。PromptPilot通过其强大的产品力,成功地将复杂、依赖经验的Prompt工程,转变为一套科学、高效、人人皆可上手的标准化流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文本编辑器,而是一个集成了智能引导、多模型对比、反馈式迭代、量化评测和自动优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台。这次经历让我收获满满,也让我对AI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