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华为全联接大会期间,华为云发布了 华为云Stack 8.6,并提出以“数据+AI双擎驱动,加速政企数智跃升”为主题的战略方向。此次升级不仅是一次产品迭代,更是对未来政企数智化转型路径的系统性回应。


一、从数字化到数智化:政企转型的必然趋势

过去十年,数字化建设更多集中在业务上云信息化改造。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政企的目标已不再是“上云”,而是借助数据和AI提升治理效率与产业价值

这背后有两大趋势:

  1. 数据驱动决策:数据从“存量资源”转向“核心资产”。

  2. AI驱动生产力:AI从单点应用走向系统级协同,重塑政企运作方式。

华为云Stack的战略,正是把数据与AI作为双引擎,帮助政企跨越“数字化—智能化”的临界点。


二、华为云Stack 8.6:八大升级亮点

华为云Stack 8.6 聚焦云底座、数据+AI、应用现代化、一体化运维四大方向,完成了八大能力升级:

  • 云底座:支持CloudMatrix384超节点,本地智算中心能力大幅提升,单Region支持5万POD,支撑超大规模集群化部署。

  • 数据+AI:融合数据湖,实现全域标签化和可视化,增强数据可信流通;基于ModelArts平台,覆盖大模型微调、增训、部署的全流程。

  • 应用现代化:推出GaussDB三层池化架构,提升数据库性能;基于CodeArts Doer覆盖研发全流程。

  • 一体化运维:提升故障快速感知与恢复能力,支持秒级RPO和分钟级RTO,实现高可用与容灾切换。

这些升级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增强,更是帮助政企构建“稳态+敏态”并行的数智基础设施


三、典型案例:行业场景的数智化实践

在峰会上,多家政企分享了基于华为云Stack的落地案例:

  • 国家能源集团:通过统一数据湖整合700TB行业数据,形成450GB高质量训练集,支撑智能发电场景。

  • 邮储银行:构建全栈智算基础设施,支持超过230个智能应用场景,从客服到信贷全面提效。

  • 东风汽车:打造敏捷研发平台,支撑千人异地协作,加速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软件迭代。

  • 香港水务署:构建智慧水务系统,提升8400公里供水管网的运营效率,保障750万市民用水安全。

这些实践案例表明,政企在不同领域通过“数据+AI双引擎”,实现了从传统管理模式到智能治理与智能运营的跨越。


四、产业启示:双引擎并非政企专属

华为云Stack的案例凸显了 大型政企机构在数智化中的引领作用。但对于更多中小企业和海外市场企业来说,问题却不在于“有没有云”,而在于“如何快速用好AI”。

与政企长期的深度建设不同,中小企业更关注:

  • 成本可控:无需百万级算力投资,也能快速接入AI。

  • 灵活部署:支持公有云、本地化或混合模式,适配不同业务。

  • 多模型聚合:能在实际场景下调用不同AI模型,而非依赖单一平台。

这类需求,正是像 MateCloud 这样的服务商切入的空间。它们通过提供多模型聚合、全球算力调度、灵活部署方案,帮助没有自研AI能力的企业快速落地,从而让AI真正成为普惠化的生产力工具


五、结语:政企引领,生态共生

华为云Stack 8.6的发布,标志着政企数智化转型进入 “数据+AI深度融合” 的新阶段。从能源到金融,从汽车到公共服务,政企正率先探索新范式。

但未来的数智化不只是政企的独奏,而是 巨头引领+生态共生 的格局。MateCloud等服务商的存在,说明AI普及化与产业落地 可以通过多样化路径实现。

换句话说,政企在构建“智能底座”,中小企业则通过敏捷方案快速应用。两者共同作用,才是推动数智跃升的真正“双引擎”。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