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M (Claude Code Project Management) 中文使用说明
是由Automaze开发的专为Claude Code设计的项目管理系统。它通过GitHub Issues、Git worktrees和多AI代理并行执行,实现规格驱动的快速高质量软件交付。# PRD模板## 产品概述### 产品愿景### 目标用户### 核心价值主张## 功能需求### 用户故事### 功能清单### 优先级矩阵## 技术需求### 性能要求### 安全要求### 可扩展性要求#
·
📖 工具简介
CCPM(Claude Code Project Management) 是由Automaze开发的专为Claude Code设计的项目管理系统。它通过GitHub Issues、Git worktrees和多AI代理并行执行,实现规格驱动的快速高质量软件交付。
🎯 核心特性
🚀 并行AI开发
- 多代理同时工作:最多12个AI代理并行处理同一个Epic
- 真正的并行执行:单个Issue分解为5-8个并行工作流
- 无冲突协调:通过Git和显式协调机制避免冲突
📋 规格驱动开发
- 完整追踪链路:PRD → Epic → Task → Issue → Code → Commit
- 无模糊编程:每行代码都能追溯到规格说明
- 五阶段工作流:Think → Document → Plan → Execute → Track
🔄 上下文优化
- 代理作为防火墙:实现细节不污染主对话
- 80-90%上下文减少:通过子代理处理复杂任务
- 跨会话持久化:完美的上下文保持机制
🐙 GitHub原生集成
- Issues作为唯一数据源:与现有GitHub工作流无缝集成
- 透明审计跟踪:团队实时可见AI开发进度
- 协作协议:人类和AI代理的规模化协作框架
🏗️ 系统架构
📂 目录结构
项目根目录/
├── .claude/ # CCPM核心系统目录
│ ├── CLAUDE.md # 始终生效的Claude指令
│ ├── agents/ # 任务导向的专用代理
│ │ ├── code-analyzer.md # 代码分析和bug检测
│ │ ├── file-analyzer.md # 文件分析和摘要
│ │ ├── test-runner.md # 测试执行和分析
│ │ └── parallel-worker.md # 并行任务协调
│ ├── commands/ # 命令定义目录
│ │ ├── context/ # 上下文管理命令
│ │ ├── pm/ # 项目管理命令
│ │ └── testing/ # 测试相关命令
│ ├── context/ # 项目级上下文存储
│ ├── epics/ # Epic工作空间(需加入.gitignore)
│ │ └── [epic-name]/ # 具体Epic目录
│ │ ├── epic.md # 实现计划
│ │ ├── [issue-id].md # 单个任务文件
│ │ └── updates/ # 进行中的更新
│ ├── prds/ # 产品需求文档存储
│ ├── rules/ # 规则和约定文件
│ └── scripts/ # 自动化脚本
├── ../epic-[name]/ # Epic专用Git worktree
└── CLAUDE.md # 项目级配置文件
🤖 代理系统架构
四个核心代理
- code-analyzer - 跨多文件搜寻bug而不污染主上下文
- file-analyzer - 读取和总结详细文件(日志、输出、配置)
- test-runner - 执行测试而不将输出转储到主线程
- parallel-worker - 为单个Issue协调多个并行工作流
代理设计原则
- 单一用途:每个代理有明确的工作职责
- 上下文减少:返回处理内容的10-20%
- 无角色扮演:代理是任务执行器,不是"专家"
- 清晰模式:定义明确的输入→处理→输出模式
🚀 安装和初始化
🔧 系统要求
- Git(支持worktree)
- GitHub CLI (
gh) - gh-sub-issue扩展(推荐,用于Issue关系)
- Claude Code CLI
⚡ 快速安装(2分钟)
Unix/Linux/macOS
cd path/to/your/project/
curl -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automazeio/ccpm/main/ccpm.sh | bash
Windows (PowerShell)
cd path/to/your/project/
iwr -useb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automazeio/ccpm/main/ccpm.bat | iex
🔨 初始化配置
- 系统初始化
/pm:init
自动完成:
- 安装GitHub CLI
- GitHub账户认证
- 安装gh-sub-issue扩展
- 创建目录结构
- 创建项目配置
/init include rules from .claude/CLAUDE.md
- 建立基线上下文
/context:create
📋 完整命令系统
🎯 PRD管理命令
| 命令 | 功能 | 说明 |
|---|---|---|
/pm:prd-new |
创建新PRD | 启动全面头脑风暴,创建产品需求文档 |
/pm:prd-parse |
解析PRD | 将PRD转换为技术实现计划 |
/pm:prd-list |
列出所有PRD | 显示项目中所有产品需求文档 |
/pm:prd-edit |
编辑PRD | 修改现有产品需求文档 |
/pm:prd-status |
PRD状态 | 显示PRD的实现状态和进度 |
🏗️ Epic管理命令
| 命令 | 功能 | 说明 |
|---|---|---|
/pm:epic-decompose |
分解Epic | 将Epic分解为具体可执行任务 |
/pm:epic-sync |
同步到GitHub | 将Epic和任务推送到GitHub Issues |
/pm:epic-oneshot |
一键创建 | 完成分解和同步的一体化操作 |
/pm:epic-list |
列出Epic | 显示所有Epic及其状态 |
/pm:epic-show |
显示Epic详情 | 展示Epic及其所有任务 |
/pm:epic-close |
关闭Epic | 标记Epic为完成状态 |
/pm:epic-edit |
编辑Epic | 修改Epic的详细信息 |
/pm:epic-refresh |
刷新进度 | 从任务更新Epic的完成进度 |
🎯 Issue管理命令
| 命令 | 功能 | 说明 |
|---|---|---|
/pm:issue-show |
显示Issue | 展示Issue和子Issue的详细信息 |
/pm:issue-status |
检查状态 | 查看Issue的当前状态 |
/pm:issue-start |
开始任务 | 用专门代理开始Issue开发 |
/pm:issue-sync |
同步更新 | 推送更新到GitHub |
/pm:issue-close |
关闭Issue | 标记Issue为完成 |
/pm:issue-reopen |
重新打开 | 重新激活已关闭的Issue |
/pm:issue-edit |
编辑Issue | 修改Issue的详细信息 |
🔄 工作流命令
| 命令 | 功能 | 说明 |
|---|---|---|
/pm:next |
下一个任务 | 显示下一个优先Issue及Epic上下文 |
/pm:status |
项目仪表板 | 整体项目状态概览 |
/pm:standup |
站会报告 | 生成每日站会报告 |
/pm:blocked |
阻塞任务 | 显示被阻塞的任务列表 |
/pm:in-progress |
进行中工作 | 列出当前正在进行的工作 |
📄 上下文管理命令
| 命令 | 功能 | 说明 |
|---|---|---|
/context:create |
创建上下文 | 创建初始项目上下文文档 |
/context:update |
更新上下文 | 用最近变更更新现有上下文 |
/context:prime |
加载上下文 | 将上下文加载到当前对话 |
🧪 测试管理命令
| 命令 | 功能 | 说明 |
|---|---|---|
/testing:prime |
配置测试 | 设置测试环境和配置 |
/testing:run |
运行测试 | 智能分析并执行测试 |
🔄 五阶段工作流程
阶段1:思考(Think)- 产品规划
1.1 创建产品需求文档
/pm:prd-new memory-system
功能说明:
- 启动全面的头脑风暴会话
- 捕获产品愿景和目标
- 定义用户故事和使用场景
- 建立成功评判标准
- 识别技术和业务约束条件
输出文件:.claude/prds/memory-system.md
阶段2:文档化(Document)- 技术方案
2.1 解析PRD生成实现计划
/pm:prd-parse memory-system
功能说明:
- 将业务需求转换为技术实现方案
- 进行架构设计和技术选型
- 创建模块依赖关系图
- 设计数据流和接口规范
输出文件:.claude/epics/memory-system/epic.md
阶段3:规划(Plan)- 任务分解
3.1 分解Epic为具体任务
/pm:epic-decompose memory-system
功能说明:
- 将Epic分解为可执行的具体任务
- 为每个任务定义验收标准
- 进行工作量估算
- 标记可并行执行的任务
3.2 同步到GitHub(推荐一键操作)
/pm:epic-oneshot memory-system
功能说明:
- 自动完成分解和GitHub同步
- 创建GitHub Issues及父子关系
- 建立适当的标签和里程碑
- 创建Git worktree准备开发
阶段4:执行(Execute)- 并行开发
4.1 开始任务开发
/pm:issue-start 1235
执行流程:
- 创建独立的Git worktree:
../epic-memory-system/ - 加载任务专用上下文
- 启动专门的代理进行实现
- 自动记录开发过程和决策
4.2 并行执行示例
# 代理1:数据库设计和迁移
/pm:issue-start 1235
# 代理2:服务层和业务逻辑(同时进行)
/pm:issue-start 1236
# 代理3:API端点和中间件(同时进行)
/pm:issue-start 1237
# 代理4:UI组件和表单(同时进行)
/pm:issue-start 1238
# 代理5:测试套件和文档(同时进行)
/pm:issue-start 1239
4.3 同步开发进度
/pm:issue-sync 1235
功能说明:
- 提交当前代码更改
- 更新GitHub Issue状态
- 记录完成进度和里程碑
- 触发相关的CI/CD流程
阶段5:跟踪(Track)- 进度监控
5.1 获取下一个优先任务
/pm:next
显示信息:
- 下一个最高优先级的Issue
- 包含完整的Epic上下文
- 任务的依赖关系和前置条件
- 预期工作量和时间估算
5.2 项目状态仪表板
/pm:status
显示信息:
- 整体项目进度概览
- 各Epic的完成状态
- 团队成员工作分配
- 阻塞项和风险识别
5.3 每日站会报告
/pm:standup
生成内容:
- 昨日完成的工作
- 今日计划的任务
- 遇到的阻塞和风险
- 需要的帮助和支持
🌟 并行执行深度解析
🔥 突破传统思维
传统模式 vs CCPM模式
传统思维:一个Issue = 一个开发者 = 一个任务
CCPM现实:一个Issue = 多个并行工作流
实际案例:用户认证功能
传统方式(串行):
数据库设计 → 服务层开发 → API开发 → UI开发 → 测试编写
总时间:15天
CCPM方式(并行):
代理1:数据库表和迁移 ┐
代理2:服务层和业务逻辑 ├── 同时进行
代理3:API端点和中间件 ├── 3天完成
代理4:UI组件和表单 ┤
代理5:测试套件和文档 ┘
⚙️ 协调机制
1. 文件级并行
- 在不同文件上工作的代理永不冲突
- 自动的作用域隔离
- 最大化并行效率
2. 显式协调
当代理需要相同文件时:
1. 明确声明需要协调
2. 建立协调时间点
3. 一次性解决冲突
4. 继续并行执行
3. 快速失败原则
- 立即暴露潜在冲突
- 不尝试智能解决
- 由人类做最终决策
📊 实际效果
使用CCPM的团队报告:
- 89%减少上下文切换损失
- 5-8个并行任务 vs 传统的1个
- 75%减少bug率
- 高达3倍速度的功能交付
🔧 高级功能和配置
📝 自定义模板
PRD模板定制
<!-- .claude/rules/prd-template.md -->
# PRD模板
## 产品概述
### 产品愿景
### 目标用户
### 核心价值主张
## 功能需求
### 用户故事
### 功能清单
### 优先级矩阵
## 技术需求
### 性能要求
### 安全要求
### 可扩展性要求
## 成功指标
### KPI定义
### 验收标准
### 风险评估
Epic模板定制
<!-- .claude/rules/epic-template.md -->
# Epic实现计划模板
## 技术架构
### 系统设计
### 技术选型
### 依赖分析
## 实施策略
### 开发阶段
### 并行度规划
### 风险缓解
## 质量保证
### 测试策略
### 代码审查
### 性能基准
🔌 第三方集成
Slack通知集成
# 配置Slack Webhook
/pm:config set slack.webhook "https://hooks.slack.com/services/..."
/pm:config set slack.channel "#development"
# 自动通知设置
/pm:config set notifications.epic-complete true
/pm:config set notifications.issue-blocked true
Jira同步集成
# 配置Jira连接
/pm:config set jira.url "https://company.atlassian.net"
/pm:config set jira.project "PROJ"
/pm:config set jira.sync-labels true
🎯 最佳实践指南
1. 任务分解策略
✅ 合适的任务粒度
理想任务特征:
- 1-3天可完成
- 有明确验收标准
- 可独立测试
- 有清晰的输入输出
示例 - 用户注册功能:
✅ 设计用户数据模型
✅ 实现注册API端点
✅ 添加邮箱验证逻辑
✅ 创建注册表单界面
✅ 编写注册功能测试
❌ 开发整个用户管理系统(太大)
❌ 修改数据库字段类型(太小)
🔗 依赖关系管理
Phase 1 (无依赖,可并行):
- 数据库设计和迁移
- API规范文档编写
- 前端框架和样式设计
- 测试框架搭建
Phase 2 (依赖Phase 1):
- 后端服务实现
- 前端组件开发
- 集成测试编写
Phase 3 (集成阶段):
- 端到端测试
- 性能优化
- 部署配置
2. 上下文管理策略
📄 上下文文件组织
.claude/context/
├── architecture.md # 系统架构决策
├── coding-standards.md # 编码规范和约定
├── api-conventions.md # API设计约定
├── database-schema.md # 数据库设计
├── deployment-guide.md # 部署和运维指南
└── troubleshooting.md # 问题排查手册
🔄 上下文更新流程
# 会话开始时
/context:prime
# 开发过程中的决策更新
# (自动记录到上下文文件)
# 会话结束时
/context:update
3. 团队协作模式
👥 角色和职责
- Product Owner:PRD编写和需求管理
- Tech Lead:架构设计和技术决策
- Senior Developer:Epic分解和技术指导
- Developer:任务实施和代码实现
- QA Engineer:测试策略和质量保证
🗓️ 工作节奏
每日节奏:
09:00 - 站会同步(/pm:standup)
09:30 - 获取优先任务(/pm:next)
17:30 - 同步进度(/pm:issue-sync)
每周节奏:
周一 - Epic规划和任务分解
周三 - 中期进度评审
周五 - 代码审查和质量检查
每月节奏:
月初 - 项目规划和目标设定
月中 - 技术架构评审
月末 - 项目回顾和改进
🚨 故障排除指南
🔍 常见问题诊断
1. GitHub CLI认证问题
# 症状:无法创建或更新Issues
gh auth status
# 解决方案
gh auth login --web
gh auth refresh
2. Worktree创建失败
# 症状:并行任务无法启动
git worktree list
git worktree prune
# 手动创建worktree
git worktree add ../epic-feature-name -b epic-feature-name
3. 代理协调冲突
# 症状:多个代理修改同一文件
git status
git diff
# 解决策略
1. 明确文件归属
2. 建立协调时间点
3. 手动解决冲突
4. 更新协调规则
4. Issue关系丢失
# 症状:父子Issue关系错误
gh sub-issue list --parent 1000
# 重新建立关系
gh sub-issue link --parent 1000 --child 1001
🛠️ 高级故障排除
代理性能优化
# 检查代理资源使用
/pm:agent-status
# 调整并行度
/pm:config set max-parallel-agents 8
# 代理重启
/pm:agent-restart parallel-worker
上下文清理
# 清理过期上下文
/context:cleanup --older-than 30days
# 压缩上下文大小
/context:optimize --max-size 50kb
📊 监控和分析
📈 项目仪表板
Epic进度可视化
/pm:epic-show memory-system
输出示例:
📊 Memory System Epic 状态报告
总体进度: ██████████░░ 83% (5/6 完成)
✅ 已完成任务:
- 缓存接口设计 (#1001) - 2天
- Redis连接池 (#1002) - 1天
- LRU算法实现 (#1003) - 3天
- 单元测试编写 (#1004) - 1天
- 性能基准测试 (#1005) - 2天
🔄 进行中任务:
- 分布式锁机制 (#1006) - 进度65%, 预计明天完成
📈 效率指标:
- 平均任务完成时间: 1.8天
- 并行执行效率: 85%
- 代码审查通过率: 100%
- Bug密度: 0.2/KLOC
团队效率分析
/pm:team-analytics --period 30days
👥 团队效率分析 (过去30天)
🚀 生产力指标:
- 代码提交量: ↑ 127% vs 上月
- 功能交付: 15个Epic完成
- Bug修复: 平均0.5天
- 代码审查周期: 平均2.3小时
🔄 并行执行统计:
- 平均并行度: 6.2个代理
- 最高并行度: 12个代理
- 冲突解决: 平均15分钟
- 上下文切换: 减少89%
📊 质量指标:
- 测试覆盖率: 94.5%
- 代码质量评分: A+
- 客户满意度: 9.2/10
🌟 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1:电商平台开发
项目规模:15个Epic,120个任务
团队规模:6名开发者 + 20个AI代理
开发周期:3个月(传统方式需要8个月)
关键收益:
- 开发效率提升3.2倍
- Bug率降低75%
- 代码质量评分A+
- 团队满意度提升85%
案例2:金融风控系统
项目特点:高并发、强一致性、严格监管
技术挑战:实时计算、风险建模、合规审计
CCPM优势:
- 规格驱动确保合规性
- 并行开发缩短上线时间
- 完整审计满足监管要求
- 上下文保持保证一致性
📚 深入学习资源
📖 官方文档
- 主仓库:https://github.com/automazeio/ccpm
- 命令参考:https://github.com/automazeio/ccpm/blob/main/COMMANDS.md
- 架构文档:https://github.com/automazeio/ccpm/tree/main/docs
- 问题反馈:https://github.com/automazeio/ccpm/issues
🎓 学习路径
初学者路径
- 阅读核心概念和设计理念
- 完成快速安装和初始化
- 创建第一个PRD和Epic
- 体验基本的并行开发流程
- 学习常用命令和故障排除
进阶路径
- 深入理解代理系统架构
- 掌握复杂的并行协调机制
- 自定义命令和模板
- 集成第三方工具和服务
- 优化团队协作流程
专家路径
- 贡献代码到CCPM项目
- 开发自定义代理和插件
- 设计企业级集成方案
- 培训和指导其他团队
- 参与社区建设和讨论
🤝 社区参与
获取帮助
- GitHub Issues:报告bug和功能请求
- GitHub Discussions:技术讨论和经验分享
- Hacker News: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960594
贡献方式
- 文档改进:补充使用案例和最佳实践
- 代码贡献:修复bug和实现新功能
- 社区建设:回答问题和分享经验
- 推广传播:在会议和博客中分享经验
🚀 CCPM:让人类和AI代理团队协作开发变得简单高效! 📋 从想法到产品,全程规格驱动,完全可追溯! ⚡ 突破传统开发瓶颈,实现真正的并行AI开发!
📄 CCPM文档生成体系(完整版)
🎯 核心文档类型
除了基础的需求、设计、任务文档外,CCPM系统生成10大类超过30种不同类型的文档:
1. 核心项目文档
- PRD文档 (
.claude/prds/*.md) - 产品需求文档 - Epic文档 (
.claude/epics/*/epic.md) - 技术实现史诗 - Task文档 (
.claude/epics/*/[数字].md) - 具体任务文件
2. 项目管理与报告文档
- Progress文档 (
.claude/epics/*/updates/*/progress.md) - 任务进度跟踪 - Daily Standup报告 - 每日站会报告(通过standup.sh生成)
- Status报告 - 项目整体状态报告
- Epic进度报告 - Epic完成度和时间线分析
3. 质量保证文档
- 代码审查报告 - 基于Codex Review工作流
- 架构审查文档 - 四层存储架构评估报告
- 性能分析报告 - 量化系统性能指标验证
- 测试覆盖率报告 - 自动化测试结果统计
4. 输出样式与规范文档
- quantitative-code.md - 量化策略代码生成规范
- architecture-review.md - 架构审查输出格式
- codex-review-workflow.md - 代码审查流程文档
- performance-analysis.md - 性能分析输出样式
- testing-strategy.md - 测试策略文档
- storage-layer.md - 存储层设计文档
5. 运维与配置文档
- 命令帮助文档 (
.claude/commands/pm/*.md) - 各PM命令说明 - Agent配置文档 (
.claude/agents/*.md) - 子代理配置说明 - 工具集成指南 (
.serena/memories/tool_integration.md) - 部署清单文档 - 自动化部署验证清单
6. 上下文与记忆文档
- 项目上下文 (
.serena/memories/project_context.md) - 架构决策记录 (
.serena/memories/architecture_decisions.md) - 重构策略文档 (
.serena/memories/refactoring_strategy.md) - 工作流程文档 (
.serena/memories/essential_workflows.md) - 质量保证策略 (
.serena/memories/quality_assurance_strategy.md)
7. 数据分析文档
- 需求分析报告 - 通过requirements_discovery系统生成
- API需求分析 - 基于GitHub数据提取
- 依赖关系分析 - 任务依赖图表和分析
- 工作量评估报告 - 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测分析
8. 决策支持文档
- 技术选型分析 - 基于Sequential Thinking工具
- 风险评估报告 - 量化交易特定风险分析
- 合规检查清单 - 金融级代码标准验证
- 变更影响分析 - 代码修改的风险评估
9. 专业化输出文档(适用于量化交易项目)
- 策略回测报告 - 量化策略性能分析
- 交易执行分析 - 延迟和性能指标报告
- 风险控制报告 - 实时风险监控文档
- 多频率数据质量报告 - tick到日线数据质量评估
10. 集成与部署文档
- QMT接口集成文档 - 券商接口配置指南
- 十大量化库适配文档 - 量化工具兼容性报告
- CI/CD流水线文档 - 自动化构建和部署指南
- 监控和告警配置 - 系统监控体系文档
🔄 文档自动化生成机制
工具链集成
- Serena MCP: 代码分析和符号级编辑生成技术文档
- Sequential Thinking: 结构化决策分析文档
- Playwright: 自动化测试和性能验证报告
- File/Code Analyzer: 日志分析和代码质量报告
生成时机
- 实时生成: 进度报告、状态仪表板
- 里程碑生成: Epic完成报告、架构审查文档
- 定期生成: 日站会报告、团队效率分析
- 按需生成: 风险评估、技术选型分析
文档分层管理
项目级文档 (.claude/prds/, .claude/epics/)
├── 业务文档 (PRD, 需求分析)
├── 技术文档 (Epic, 架构设计)
└── 管理文档 (进度, 状态报告)
系统级文档 (.claude/rules/, .claude/output-styles/)
├── 规范文档 (编码标准, 输出样式)
├── 配置文档 (代理配置, 命令定义)
└── 模板文档 (PRD模板, Epic模板)
记忆级文档 (.serena/memories/)
├── 上下文文档 (项目背景, 决策记录)
├── 经验文档 (最佳实践, 教训总结)
└── 知识文档 (技术栈, 工具使用)
📊 文档价值体现
这种多层次文档架构特别适合复杂的技术项目:
- 工具链自动化减少文档维护负担
- 分层管理确保不同角色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 实时生成的报告支持敏捷决策制定
- 完整追溯链从需求到代码的全程可视化
- 质量保证通过多维度文档确保项目质量
🧹 维护与导入命令(新增)
- /pm:validate 系统一致性检查
- /pm:clean 清理归档已完成工作
- /pm:search 跨内容搜索
- /pm:import 导入已有 GitHub Issues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