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正加速渗透至暖通空调领域,通过模型训练和数据驱动实现精准调控
AI技术正加速渗透至暖通空调领域,通过模型训练与数据驱动实现精准调控,推动行业从传统“经验依赖”向“数据智能”转型,有效解决了传统系统“高能耗、低效率、体验差”的痛点。
·
AI技术正加速渗透至暖通空调领域,通过模型训练与数据驱动实现精准调控,推动行业从传统“经验依赖”向“数据智能”转型,有效解决了传统系统“高能耗、低效率、体验差”的痛点。
亚川科技20年专注于IBMS系统集成3D可视化数字孪生管理平台、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楼宇自控DDC系统、冷热源群控系统、空气质量监控系统、智能照明系统、能源能耗管理系统、FMCS厂务信息管理系统,DCIM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空气流向管理系统、消防防排烟一体化监控系统。源头厂家,一站式服务!
一、AI在暖通空调中的核心应用场景
AI技术的渗透涵盖暖通空调全生命周期,重点围绕负荷预测、智能控制、故障诊断、能效优化四大核心场景展开:
- 负荷预测:通过机器学习(如人工神经网络ANN、循环神经网络RNN)融合室内外温湿度、太阳辐射、人员密度、设备运行日志等多维数据,建立动态负荷预测模型。例如,山东建筑大学团队的“轻量化大模型驱动的中央空调水机深度节能技术”,实现了冷负荷预测精度稳定在95%以上,解决了传统系统因负荷预测滞后导致的能源浪费问题。
- 智能控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强化学习等算法,结合实时传感器数据(如温度、湿度、CO₂浓度),动态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例如,海信5G+荣耀家中央空调通过AI系统分析用户睡眠时段、活动偏好等行为轨迹,自动生成空调、新风联动策略,实现“用户无感、系统作为”的主动调控;BrainBox AI为曼哈顿45号百老汇大厦部署的AI系统,可实时响应温度、湿度、太阳角度变化,提前调整暖通空调设置,避免了传统恒温器控制的滞后性。
- 故障诊断:利用深度学习(如随机森林、卷积神经网络CNN)分析设备振动、电流、压力等数据,识别潜在故障(如压缩机磨损、管道泄漏、过滤器堵塞)。例如,AI驱动的故障检测与诊断(FDD)系统可提前72小时预警设备故障,减少突发停机损失,降低维修成本30%以上。
- 能效优化:通过数据挖掘识别高耗能环节(如水泵低效运行、空调负荷不均),优化设备启停策略与能量分配。例如,某园区采用AI能效管理系统后,公共区域能耗费用降低15%,每年节约电费110万元;山东天瑞磁悬浮办公大楼项目通过AI优化冷水机组运行,实现了“按需供冷”,节能效果超过30%。
二、AI实现精准调控的关键技术支撑
AI在暖通空调中的精准调控能力,依赖于多技术协同的支撑体系:
- 数据采集与融合:通过物联网(IoT)传感器网络(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智能电表),实时采集室内外环境数据、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用户行为数据(如人流密度、使用习惯)。例如,海信5G+荣耀家中央空调依托5G物联技术,搭建了贯穿全屋的“数据神经网络”,实现了海量设备数据与用户数据的实时传输与融合。
- 模型训练与优化:采用机器学习(如ANN、RNN)、深度学习(如CNN、生成对抗网络GAN)等算法,基于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训练预测模型(如负荷预测模型、设备故障模型)。例如,海尔大模型AI多联机采用“云边协同”架构,在云端训练模型后部署至边缘设备,实现了本地实时推理与动态调整,提升了模型响应速度。
- 控制逻辑优化:结合模型预测控制(MPC)、模糊控制、PID控制等先进控制算法,实现设备运行的“精准化、动态化、自适应”。例如,MPC算法通过建立系统动态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负荷变化,优化设备启停与能量分配,相比传统PID控制,节能效果提升20%以上,温度控制误差缩小至±1℃。
- 数字孪生技术:创建暖通空调系统的虚拟模型,模拟实时运行状态,预测不同场景下的性能表现(如调整水泵频率后的能耗变化、增加新风量后的舒适度提升)。例如,山东建筑大学的AI驱动中央空调水机智能优化体系,通过数字孪生模型模拟系统运行,优化了冷水机组的启停策略,减少了无效能耗。
三、AI带来的核心价值提升
AI技术的应用,推动暖通空调系统实现了能效、舒适度、运维效率的全面提升:
- 节能降耗:通过精准负荷预测与动态调控,减少“过量供冷/供热”导致的能源浪费。例如,曼哈顿45号百老汇大厦采用BrainBox AI系统后,11个月内暖通空调能耗减少15.8%,节省费用4.2万美元;某商业综合体引入AI能效系统后,年节电量达365万千瓦时,碳减排约3000吨
- 提升舒适度:通过实时感知用户行为与环境变化,动态调整温湿度、新风量等参数,满足个性化需求。例如,海信5G+荣耀家的“人感控风”功能,可根据用户位置与活动状态自动调节风向与风速;山东天瑞项目的AI系统实现了“恒温恒湿”控制(温度±1℃、湿度±5%RH),提升了室内环境舒适度。
- 降低运维成本:通过预测性维护技术,提前识别设备故障,减少突发停机时间与维修成本。例如,AI FDD系统可将设备使用寿命延长20%以上,运维人员数量减少30%;某园区采用AI运维系统后,运维成本降低了25%。
- 增强系统可靠性:通过数字孪生与实时监控,提前预警系统异常(如管道泄漏、设备过载),避免重大故障发生。例如,山东建筑大学的AI系统可实时监测冷水机组的运行状态,提前24小时预警潜在故障,保障了系统稳定运行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