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墨天轮 2025 年 9 月数据库排行榜出炉,榜单上的各项数据和排名变化,能看出不少国产数据库领域的新动向。结合这份榜单和近期行业动态,来聊聊 2025 年国产数据库的几个发展趋势,时序数据库这个细分领域以及如果将传统与AI结合,都值得探讨。

数据库排行榜:竞争加剧,头部座次微调

墨天轮的中国数据库流行度排行榜,一直是观察市场走向的重要参考。从 9 月榜单来看,2025 年国产数据库市场竞争明显加剧。在参与排名的 222 款数据库产品中,头部阵营座次有了新变化。OceanBase 以 695.62 分稳居榜首,实力依旧突出;达梦数据库进步显著,从第五名跃升至第二位,得分 619.90 分,这样的提升速度在行业内比较少见。

头部产品之间分数差距不大,排名也时常变动,这背后是技术创新、生态建设、市场推广等多方面的比拼。比如 OceanBase 凭借分布式架构和强大的事务处理能力,在金融等关键行业应用广泛;达梦数据库能快速上升,大概率是在技术适配和行业落地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作为国产数据库今年表现亮眼的时序数据库赛道,TDengine 的表现较为稳定。从 9 月榜单数据来看,它继续保持国产时序数据库榜首位置。不仅如此,在所有非关系型数据库中,其排名也是最高的,在 DBengine 全球时序数据库流行度排名中位列第九。截至目前,TDengine 在 GitHub 上已有 23.1k Star,这个数据在国产时序数据库中是开源最为成功的,也能反映出它在国际范围内的关注度。

实际应用中,TDengine 的案例覆盖范围较广。在能源行业,有企业用它存储和分析设备运行数据,凭借高效的查询性能和数据压缩算法,实现了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预警,提升了生产效率。在工业互联网场景,面对海量传感器高频数据,TDengine 能有效降低存储成本,提高数据分析的及时性,这些都是其在技术上的实际优势。

开源热度:生态繁荣,成为创新核心动力

开源在国产数据库领域的热度持续上升,社区的活力不断显现。开发者在社区交流技术、贡献代码,共同推动项目发展。

以 openGauss 为例,自 2020 年开源后发展迅速。2024 年其关键代码年合入量已能与 MySQL、PostgreSQL 等国际顶尖开源数据库相比,技术实力不容小觑。社区中的 TC 技术委员会和 SIG 用户组活跃度越来越高,商业落地范围也在扩大,覆盖金融、运营商、能源等多个行业。

时序数据库领域的开源成果同样显著。openGemini 自 2022 年开源后,社区活跃度高,已衍生出 22 个子项目,去年加入 CNCF,在全球时序数据库生态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TDengine 也采用开源模式,社区每月新增代码提交量稳定在 800-1000 次,开发者围绕时序数据清洗、边缘计算适配等场景开发了 15 款以上第三方工具,形成了较完善的开源工具链。通过社区协作,TDengine 的版本迭代周期缩短至 3 个月,能快速响应工业物联网等场景对高并发写入、低延迟查询的需求,这正是开源带来的优势。

AI 结合:融合加速,开启智能化新篇章

2025 年,AI 与数据库的融合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不少厂商都在积极布局。这种融合能让数据管理和分析更智能、高效。

目前,一些数据库产品已运用 AI 优化查询,通过学习用户查询习惯和数据特征,自动调整查询策略,查询响应时间可缩短 30% 左右,提升了用户体验。还有部分数据库利用 AI 进行数据异常检测,能及时发现数据问题,保障数据质量。

TDengine 在 AI 融合方面也有新进展,近期推出了 AI 原生的工业数据管理平台 TDengine IDMP。该平台融合了其自身的时序数据处理能力和 AI 技术,亮点较多。打通了从数据处理到最后价值挖掘的全链路,这对工业和物联网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很有帮助。尤其是其首推“无问智推”能力,更大胆的让AI 帮助到业务人员,对于减少对IT 技能、数据分析师依赖方面,值得期待。

从 9 月的墨天轮排行榜及行业趋势来看,国产数据库正快速发展。无论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繁荣的开源生态,还是与 AI 的深度融合,都预示着 2025 年国产数据库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像 TDengine 这样的时序数据库在细分领域的探索和突破,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参考。期待国产数据库在未来有更好的表现,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