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大型语言模型(LLM)如ChatGPT、文心一言、Gemini等交互时,我们最常使用的工具就是“提示词”(Prompt)。但为什么有的人能轻松让AI生成一篇结构严谨的报告或一段可运行的代码,而有的人得到的却是泛泛而谈、甚至错误的回答?这背后的奥秘就在于对提示词提示词工程上下文工程的理解与运用。本文将从零开始,带你全面了解这三个核心概念。

一、什么是提示词(Prompt)?

提示词,简单来说,就是你给AI的“指令”或“问题”。它是用户与模型进行交互的唯一媒介,决定了模型输出内容的范围、质量和方向。

可以把AI模型想象成一个无所不知但需要引导的超级大脑。如果你只是模糊地说“写点关于太阳的东西”,它可能会给你一篇从小学科普到天体物理学的任何内容。但如果你给出一个清晰的提示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学生解释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字数在200字以内。” 那么AI的输出就会变得聚焦、准确且符合需求。

一个基本的提示词通常包含:

  • 任务(Task): 你希望AI做什么(例如:总结、翻译、编写、分类)。

  • 上下文(Context): 任务相关的背景信息(可选但很重要)。

  • 指令(Instruction): 对输出形式的具体要求(例如:字数、格式、风格)。

  • 输入数据(Input Data): 需要处理的具体内容。

提示词的核心作用是“唤醒”模型内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并将其引导至解决特定问题的方向上。

测试开发全景图:人工智能测试、智能驱动、自动化、测试开发、左移右移与DevOps的持续交付

二、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

仅仅会写提示词还不够,提示词工程是一门系统性地研究、设计和优化提示词,以从大型语言模型中可靠地获得高质量、高相关性输出的学科。它既是“艺术”(需要创造力和语言技巧)也是“科学”(有可遵循的模式和方法论)。

提示词工程的目标是:最大化模型的性能,最小化其输出的不确定性和错误。

常见的提示词工程技术包括:

  1. 零样本提示(Zero-Shot Prompting): 直接给模型一个任务指令,不提供任何示例。依赖模型自身的知识迁移能力。

    • 示例: “将以下英文翻译成中文: 'Prompt Engineering is a critical skill for the AI era.'”

  2. 少样本提示(Few-Shot Prompting): 在指令中提供几个输入-输出的示例,让模型通过示例来学习任务模式。这对于复杂或新颖的任务特别有效。

    • 示例
      示例1:
      输入: “这部电影太精彩了,演技一流!”
      情感: 正面
      
      输入: “食物很糟糕,服务也不行。”
      情感: 负面
      
      现在请分析:“这个产品物有所值,非常推荐。”
      情感:
      
  3. 思维链提示(Chain-of-Thought, CoT): 要求模型逐步推理,展示出它的思考过程。这对于解决数学、逻辑推理等复杂问题至关重要,能显著提高准确率。

    • 示例: “小明有5个苹果,他给了小红2个,又买了6个。他现在有多少个苹果?请一步步思考。”

  4. 角色扮演提示(Role-Playing): 为模型设定一个特定的角色,使其输出符合该角色的专业背景和语气。

    • 示例: “假设你是一位资深网络安全专家,向一位非技术人员解释什么是网络钓鱼攻击。”

  5. 使用分隔符和格式化: 用引号、XML标签、章节标题等清晰地将指令、上下文和输入数据分开,使模型更容易解析你的意图。

    [这里是大段的文章文本]

    • 示例: “请总结以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掌握提示词工程,意味着你从“AI用户”变成了“AI引导者”。

三、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

如果说提示词工程关注的是“单次对话”的优化,那么上下文工程关注的则是“整个会话”的战略管理。它指的是在多轮对话中,有意识地构建、管理和利用对话历史(即上下文窗口),来维持对话的一致性、深度和准确性。

LLM的短期记忆存在于它的上下文窗口(通常以token数量衡量)中。窗口内的所有历史对话信息,模型都会记得并用来理解后续的问题。

上下文工程的关键策略:

  1. 主动提供上下文: 在开启一个新话题时,主动将必要的背景信息输入给模型,避免它基于错误的假设生成内容。

  2. 总结与提炼: 当对话历史非常长时,可以指令模型对之前的讨论进行总结,然后将这个总结作为新的上下文,从而节省token并聚焦核心信息。

  3. 纠正与更新: 如果模型之前出了错,在后续对话中指正它。模型会参考这个纠正信息来调整后续的输出,确保对话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4. 管理对话状态: 在复杂的应用中(如AI代理),需要精心设计上下文结构,记录用户偏好、会话目标、已完成步骤等,确保多轮交互的连贯性。

示例:

  • 第一轮: 用户:“我想去旅游,推荐一些地方。” -> AI推荐了巴黎、东京。

  • 第二轮: 用户:“我的预算是1万元人民币。” -> (AI会结合“旅游”和“1万预算”这两个上下文,重新推荐符合预算的目的地,如国内或东南亚城市)。

  • 第三轮: 用户:“我喜欢有历史古迹的地方。” -> (AI会结合“旅游”、“1万预算”、“历史古迹”三个上下文,推荐如西安、京都等地)。

如果没有有效管理上下文,模型可能会忘记之前的对话内容,导致每一轮都像是在重新开始。

总结与对比

特性

提示词 (Prompt) 提示词工程 (Prompt Engineering) 上下文工程 (Context Engineering)
范围

单次输入的指令

单次指令的设计与优化技术

跨多轮对话的信息管理与战略运用

焦点

“这次我问什么”

“如何问这一次,效果最好”

“如何让整个对话连贯、准确且高效”

目标

触发模型产生输出

最大化单次交互的准确性和质量

维持长期对话的一致性、深度和状态

类比 一句话 一句话的修辞技巧 整个篇章的结构与叙事逻辑

结论:

在AI时代,有效地与模型协作已成为一项关键技能。提示词是发起交互的敲门砖,提示词工程是精进单个问题质量的工具箱,而上下文工程则是掌控整个对话方向和深度的战略地图。从掌握基础提示词开始,逐步学习工程技巧,并有意识地管理对话上下文,你将能真正释放大型语言模型的巨大潜力,将其变为你工作中无所不能的强大助手。

测试开发全景图:人工智能测试、智能驱动、自动化、测试开发、左移右移与DevOps的持续交付https://ceshiren.com/t/topic/34328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