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装备制造研发这一复杂而漫长的领域中,许多企业都曾对AI技术寄予厚望,却常常陷入“用不起来、落不下去”的实际困境。数据孤岛、场景空泛、落地无方……这些问题是否也让您的企业步履维艰?

然而,困境正在被打破。装备制造研发数智化方案,以PLM平台为根基、IBM watsonx为智能引擎,不仅打造出覆盖全流程的AI机器人矩阵,更以六大核心优势,让“AI落地”从口号走向实效,为制造业的数智化转型注入全新动力。

一、痛点所在:传统AI的“六大堵点”

在装备制造研发过程中,传统AI应用往往面临多重瓶颈:数据孤岛导致PLM、ERP、MES系统间数据无法贯通,AI缺乏高质量样本支撑;场景与实际业务脱节,难以融入设计、工艺、采购等核心环节;落地方法不明确,企业试错成本高、周期漫长。此外,传统方案往往适配性差,中小企业难以承接,老师傅经验无法有效沉淀,新员工学习成本高,再加上AI模型迭代速度跟不上业务变化,造成功能“来得快、过得时”的窘境。

二、破局之道:AI方案六大核心优势

面对这些行业共性难题,以“PLM+IBM watsonx”深度融合为核心的解决方案,系统性地打造了六大差异化优势:

  1. 全场景穿透——精准挖掘高价值AI场景,将人工智能嵌入从需求调研、设计工艺,到变更管理与项目复盘的每一个环节。

  2. 多系统贯通——通过打破PLM、ERP、MES、SCM的系统壁垒,构建了“跨系统数据中台”,实现产品图纸、物料信息、生产节拍、采购周期等数据的实时调取,彻底解决“数据不通、样本不足”的难题。

  3. 知识化沉淀——基于PLM历史数据与IBM watsonx的先进知识抽取与图谱技术,为企业搭建专属知识图谱,涵盖设计标准、工艺规范、故障案例与供应商信息,有效防止知识流失,加速人才成长。

  4. 标准化落地——总结出“需求调研-数据治理-模型训练-场景部署-效果复盘”五步标准化实施方法,并配套相应工具包,帮助零基础企业在3-6个月内实现核心场景AI落地,大幅降低启动门槛。

  5. 轻量化适配——推出“模块化+轻量化”部署方案,支持按需选用核心模块、灵活付费与扩容,使得不同规模企业都能以合理成本享受到AI带来的实效,避免资源浪费。

  6. 迭代式服务——建立AI模型迭代机制与7×24小时技术支持体系,确保系统能够基于企业新数据、行业新规范持续优化,伴随企业共同成长,杜绝“一次性交付即落后”的风险。

三、实战落地:八大机器人重塑研发流程

在这个AI方案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已投入实际应用的八大机器人品类。它们贯穿装备研发全流程,切实解决业务痛点:

设计审图机器人可自动校验图纸尺寸、合规性及部件关联,在重型机械审核中提升效率300%,准确率达98%;

工艺设计机器人融合多系统数据生成最优工艺参数,在汽车零部件焊接中帮助良品率提升7%、周期缩短15%;

变更影响分析机器人精准追溯变更关联数据,使工程机械设计变更损失下降60%。

此外,流程建立机器人自动梳理PLM流程,助力农机企业研发流程搭建效率提升80%;

项目创建机器人快速生成项目计划与资源分配方案,使风电设备研发项目启动时间缩短一半;

物料选型机器人综合成本、供应周期与设计要求推荐最优物料,选型时间降低70%,成本缩减8%;

成本估算机器人实时关联PLM与ERP数据,估算时间减少90%,误差控制在3%以内;

合规校验机器人自动匹配行业标准与国标,医疗装备合规审查效率提升60%。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