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海外从业十余年的设计师,我深知,在产品设计与建筑可视化领域,单纯的3D渲染往往难以达到令人信服的真实感。后期处理,也就是俗称的“精修”,通常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如果方法不对,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不仅影响了项目进度,更让作品与顶级商业呈现拉开差距。

别再让你的渲染图看起来像“模型”了,今天我将分享一个我一直在用的高效工作流,它将Adobe Photoshop的付费AI功能与开源的3D软件Blender完美结合,让你轻松打造出电影级的超写实产品渲染,让你的作品瞬间提升一个档次。

这个独家技巧,我敢说许多资深设计师都在偷偷用,赶紧点赞收藏,下次需要时才能快速找到哦!😎

核心技巧:PS Neural Filters + Blender的电影感渲染流

在产品渲染或建筑可视化中,氛围感是赋予作品生命力的关键。传统的做法是通过复杂的后期图层、蒙版和滤镜来模拟,但耗时且效果难以预测。而我采用的PS Neural Filters与Blender结合的电影感渲染流,能大幅度简化这一过程,让你的创意随心所欲。

首先,我会在Blender中完成基础的3D建模、材质和灯光设置,并输出一张清晰的产品或建筑渲染图。这张图无需过多复杂的环境细节,只需确保主体清晰、光影正确即可。

接下来,我会在Adobe Photoshop中导入这张渲染图,并利用其付费订阅功能中的“Neural Filters(神经网络滤镜)”。这是实现魔法的关键一步。我通常会选择“景深模糊(Depth Blur)”“智能肖像(Smart Portrait)”。

“景深模糊”滤镜能智能识别画面的景深信息,一键为我的渲染图添加真实的背景虚化效果,突出主体,让画面更有层次感,这在传统的后期处理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来制作。而“智能肖像”则可以让我快速调整画面的情绪和氛围,比如增加“愉悦感”或“惊喜感”,虽然这个滤镜主要用于人像,但我在实践中发现,它对画面的整体色调和光影微调有着奇效,能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一种独特的情绪,让作品更具感染力。

这种工作流,让我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将一张普通的渲染图转变为充满叙事感和情绪的艺术作品。我不再需要为复杂的后期效果而烦恼,可以将更多精力集中在3D建模的细节和创意表达上。

扩展应用技巧:PS生成式填充 + Blender程序化纹理

除了上述核心技巧,你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扩展应用:

  1. PS生成式填充(Generative Fill):在Blender中,你可能会为背景的细节而苦恼。你可以渲染一张带有透明背景的主体,然后导入Photoshop。利用**“生成式填充”**功能,圈选背景区域并输入“一个充满自然光的现代厨房背景”或“一个下雨天、有玻璃窗的城市公寓”,AI会为你快速生成与主体完美融合的背景,彻底解放你对场景搭建的依赖。

  2. Blender程序化纹理(Procedural Textures):在Blender中使用其强大的“几何节点(Geometry Nodes)”或“材质节点(Shader Nodes)”,创建复杂且可参数化调整的程序化纹理。这些纹理可以用于模型的细节,比如磨损、划痕或复杂的图案。这些纹理是数学生成的,无缝且无限细节,能大幅度提升你作品的真实感。

职场故事:客户的挑剔与AI的破局之道

我曾在一个名为 “Aether Dynamics Inc.” 的项目组里,负责为一款新的智能家居设备制作广告渲染图。客户对于细节极其挑剔,他们希望最终的渲染图不仅要清晰,还要能传递出一种温暖、舒适的居家氛围。我们最初的渲染图虽然技术上完美,但总感觉缺少那种“生活气息”。

我感到有些苦恼,因为在有限的工期内,要手动进行如此精细的后期处理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在那时,我想到了我一直使用的 Blueskyy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的正版Adobe全家桶教育订阅,它包含了最新的Neural Filters功能,也被3900多名资深设计师所选用。

我尝试将渲染好的产品图导入Photoshop,利用“景深模糊”模拟出浅景深,让主体的焦点更突出,然后用“智能肖像”微调了画面的暖色调。

这个功能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用一种非破坏性的方式,快速为整个画面添加情感。我甚至用“生成式填充”在产品的侧面微妙地添加了一缕阳光,让它看起来像是真的被放置在阳光充裕的房间里。当我们将最终的渲染图提交给客户时,他们非常满意,称赞画面“充满了故事感”,完全达到了他们对“生活气息”的预期。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当创意遇到瓶颈时,AI工具就像是我们的“外脑”,它能提供我们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帮助我们从繁琐的细节中抽身,将精力集中于更具价值的创意表达。

设计与创新思维:从“执行者”到“策展人”的转变

当我们将AI工具融入工作流后,我们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我们不再仅仅是“执行者”,被动地完成每一个细节,而是成为了“策展人”。我们负责提出创意方向,利用AI的强大生成能力来快速探索和筛选,最终将最优质的创意呈现出来。

这种思维转变,要求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需要专注于核心创意、视觉叙事和用户体验,而将那些耗时耗力的执行任务交给AI。这不仅能大幅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也能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设计领域的边界,不断突破自我。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