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息:

陈晓玲*娄 鑫:吉林省科技创新研究院,吉林 长春;孙晓丽:吉林省计算中心,吉林 长春;张慧杰: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导读:

针对当前科技资源智能感知系统报告模板制作存在的数据处理繁琐、报告格式要求高、图表制作工作量大等问题,迫切需要在系统中的产业与资源数据生成智能分析报告的方法,提出了完整的基于模板的产业发展布局与创新资源智能分析报告的生成流程和方法,实现了将数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嵌入预定模板中,并最终形成格式统一规范的智能分析报告,有效地提高了数据分析人员的效率。

基金项目:

2024年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重点研发(20240302071GX)。

正文

针对传统报告生成方式存在效率低下、质量参差不齐、知识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本研究探索基于模板的智能报告生成方法研究,通过融合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的产业发展布局与创新资源分析报告生成系统。

智能报告生成流程设计

在智能报告生成关键技术应用方面,综合运用了可视化技术、智能报告生成技术、科技资源智能感知技术等关键技术,构建了一套数据交互与知识输出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在智能报告模块结构设计方面,通过重点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空间布局规划,有利于聚集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政策资源、产业集群和研发载体,从而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推动特色产业的统筹招商和集中布局。

在智能分析报告生成流程设计方面,主要包含制作模板、上传模板、解析模板、生成动态内容和生成Word报告五个环节(见图1) 。

系统设计与实现

系统设计流程包括数据管理、报告管理、任务管理等模块,构建了从数据理解、分析表达到内容输出的完整闭环,实现高效、智能地辅助决策支撑(见图2) 。

围绕产业发展布局与创新资源数据分析中的“可视化展示”与“智能报告导出”核心目标,系统性地提出了一套具备高度自动化与可拓展性的分析流程与实现框架(见图3)。

结论

通过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模板的产业发展布局与创新资源智能分析报告生成框架,开发了知识图谱构建与动态更新方法,设计了可扩展的智能模板体系,实现了高质量报告自动生成与可视化呈现。一是跨领域知识迁移,增强系统在不同产业领域的适应能力,实时分析能力:提升对快速变化产业环境的响应速度;二是解释性增强,发展可解释的AI分析技术;三是人机协同,优化人机交互体验,实现更高效的协同工作模式。本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政府产业规划与政策制定,企业战略决策与创新管理,投资机构行业研究与风险评估,学术机构产业创新研究,通过系统持续优化与迭代,为产业分析与决策支持的重要科技创新工具,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未来将深化产业战略咨询服务、智能化决策、精准化服务,应用AI技术,满足个性化、高效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强化区域协同合作,促进资源流动与共享,优化创新生态体系,全方位支持产业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动产业战略咨询服务迈向新阶段。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2677/csa.2025.159218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