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观点内容摘取自《第四届数字信任大会暨ISACA中国2025年度大会》嘉宾的演讲与分享,内容代表了演讲嘉宾的经验分享/意见观点。 

详细版本PPT更新在ISACA中国区官网。

一、AI在审计中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1.1 AI能否用于审计?

  • ,但不能直接使用通用大模型(如ChatGPT、Claude等)。

  • 审计要求确定性、可追溯性、安全性,而通用大模型具有概率性、黑盒性、公有云依赖等局限。

1.2 生成式AI在审计中的困境

  • 准确性不足:模型输出缺乏确定性,难以满足审计对准确性的要求。

  • 可解释性差:黑盒机制导致决策过程不透明,无法追溯。

  • 数据安全问题:公有云部署难以保障客户机密数据的安全。


二、构建本地大模型的四道关卡


三、从“造模型”到“治模型”:AI治理的重要性

3.1 为什么需要AI治理?

  • 确保AI系统的可靠性、透明度、公平性、合规性

  • 应对AI在关键领域(如审计、医疗、金融)的应用风险。

3.2 AI治理框架要素

  • 政策标准:制定AI伦理与使用规范。

  • 组织架构:明确责任人与角色。

  • 风险管理:系统化风险评估流程。

  • 数据治理:保障数据质量与安全。

3.3 AI生命周期管理

  • 规划 → 数据收集 → 模型构建 → 验证 → 部署 → 监控 → 退役


四、审计需要什么样的AI工具?

4.1 生成式AI只是AI的一小部分

  • AI ⊃ ML ⊃ DL ⊃ Generative AI

  • 审计更需要可信、可控、可解释的AI工具。

4.2 适合审计的AI工具特征

  • 自动化处理结构化数据:提升审计效率。

  • 智能检索与分析非结构化文档:合同分析、OCR识别、智能检索。

  • 支持RAG + RPA工作流:如Anything LLM、Dify、影刀RPA等。

4.3 推荐工具与平台

  • 本地部署工具:Ollama、LLama-Factory

  • 自动化流程工具:RPA + AI工作流结合

  • 治理平台:AI治理平台(如Gartner推荐)确保合规与可信


五、总结与展望

  • 审计行业的AI化不是简单“替代人工”,而是构建可信、可控、可审计的AI系统

  • 未来方向是Agentic AI(代理型AI)与AI治理平台的结合,实现自动化与合规性的统一。

  • 建议审计人员学习AI基础知识AI治理AI审计课程,提升AI素养。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