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从前需要数天甚至数月打磨的小游戏,现在靠AI辅助,半小时就能从0到1落地。

        上周我突发奇想,想试试用AI做款经典的连连看。说实话,我并没抱太高期待——毕竟过去做游戏全靠自己一行行堆代码,此前用AI也只做过一个物理弹球的关卡算法。但全程操作下来,我彻底被惊到了:全程没写一行代码,只靠提需求,AI真的做出了一款能玩的连连看。

原文链接:我用AI 30分钟做了个连连看:全程零代码,却藏着这些惊喜与遗憾

从一句需求开始:“用Cocos做个连连看”

        一开始我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跟AI沟通。后来索性直奔主题:“帮我用Cocos做个连连看小游戏。” 没想到AI立刻进入状态:先拆解了连连看的核心逻辑——卡片匹配、路径判断、消除机制,接着给出了清晰的开发步骤,甚至贴心提醒“先跑通基础功能,再抠细节”。几分钟后,它就提示“游戏生成完成”,最终输出了两个核心文件: Game (主界面逻辑)和 Card (卡片预制体)。

30分钟里的“小插曲”:AI没搞定的,我来补

        本以为能直接玩,结果运行时出了点小状况:预制体没挂载图片精灵,主界面也没关联卡片预制体。好在问题不复杂,手动补全后,游戏总算能启动了。但测试时又发现新BUG:直线连接的卡片能正常消除,可遇到1个或2个拐点的情况就失灵了。把问题抛给AI后,它很快修复了代码。可紧接着,最外层的卡片又出了问题——带拐点时还是消不掉。这次AI没搞定,我试着提了个思路:“给最外层加一层包围盒试试?” 没想到AI立刻get到了,很快修复了这个漏洞。

        从打开编辑器到看到完整可玩的连连看,前后刚好30分钟。虽然界面不算精致,但点击、匹配、消除这些核心功能全都在线,忍不住连玩了好几局。

        这次体验,让我看清了AI开发的“真面目”复盘整个过程,有几点感触特别深:

        AI还没到“全托管”的地步:生成的代码会有漏洞,文件关联、细节优化仍需人工介入,离“一键生成闭环”还有距离。

        需求是“方向盘”:AI的输出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不能把需求说清楚。越具体的要求,越容易得到精准的结果。

        期待更完善的“闭环能力”:如果AI能在生成后自动完成测试、报错、优化,那普通人开发游戏的门槛会降得更低。

        总的来说,这次尝试让我真切感受到:AI不是来替代人的,而是给“非专业者”搭了座桥。哪怕你不懂代码,只要有想法、会提需求,也能快速摸到开发的门。下次,或许可以试试用它做个更复杂的小游戏?

        目前,我已把这个用AI生成的游戏进行了优化并上架了微信平台,欢迎体验!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