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数设计师的才华,最终被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所消耗:如何让客户“看懂”你的设计?一张平面的包装设计稿,很难让人想象它最终呈现在货架上会是什么样子。而为了制作这些逼真的效果图(Mockup),我们不得不在PS里反复进行透视、调色、光影重绘,一个提案做下来,身心俱疲😫。

今天,得益于 Parvis 音乐经济学院的Adobe 正版企业全家桶订阅,我将分享一套足以颠覆你提案方式的“虚拟摄影”工作流。这个技巧的核心,是利用你最熟悉的Adobe Photoshop/Illustrator完成2D设计,再联动Adobe生态下的“虚拟影棚”——Substance 3D Stager,在没有相机、没有样品的情况下,创造出电影级的商业产品大片。这篇文章的技术价值极高,建议你立刻点赞收藏,因为它将是你赢得客户信任、提升设计价值的关键。

核心技巧:从“2D贴图”到“3D实景”的无缝衔接

这个工作流的精髓,在于我们不再是费力地“P图”去模拟3D,而是在一个极其易用的3D场景中,完成一次从“模型搭建”、“材质赋予”到“摄影布光”的全流程创作。

第一步(在Photoshop/Illustrator中):准备你的“设计蓝图”

这是所有工作的“唯一真实来源 (Single Source of Truth)”。

  1. 完成2D设计: 在Illustrator或Photoshop中,精心设计你的产品标签、包装图案或Logo。

  2. 导出为带透明通道的格式: 将设计稿导出为.png.psd格式,确保背景是透明的。这是后续贴图的关键。

第二步(第三方软件联动):在Substance 3D Stager中搭建“虚拟影棚”

Stager不是一个复杂的传统3D软件,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专门为设计师打造的、极其直观的3D场景搭建和渲染工具。

  1. 导入3D模型: 打开Stager,从其内置的、高质量的基础模型库中,选择一个与你产品相似的模型(如瓶子、盒子、易拉罐),或者导入你自己的模型文件。

  2. 一键贴图(魔法时刻): 直接将你第一步导出的.png设计稿,从文件夹拖拽到3D模型的表面上。Stager会自动将其作为“贴花 (Decal)”或“标签 (Label)”,完美地贴合在模型的曲面上。你可以随意缩放、旋转、移动这个贴图。

  3. 赋予真实材质: 从左侧的材质库中,将“玻璃”、“金属”、“塑料”等超写实材质,直接拖拽到模型的不同部分。比如,为瓶身赋予“磨砂玻璃”材质,为瓶盖赋予“拉丝金”材质。

  4. 一键布光: 在“环境”面板中,选择一张“图像光照 (HDRI)”。你可以一键将你的产品置于“摄影工作室”、“清晨的窗边”或“户外森林”等场景中,模型会立刻获得该场景极其真实的光照、阴影和反射。

第三步:渲染出片

调整好摄像机角度后,点击“渲染”选项卡。Stager会利用云端或本地的强大渲染能力,为你生成一张堪比商业摄影的、光影完美的最终效果图。

![Adobe软件与Substance 3D Stager联动工作流的图片]

扩展应用技巧:从“静态样机”到“品牌视觉系统”

这套工作流的价值,远不止于制作一张效果图。

  1. 快速迭代设计方案: 当客户对标签设计提出修改意见时,你只需在PS/AI中修改2D设计稿并重新导出,Stager会自动检测到文件变化,并提示你一键更新3D场景中的贴图。

  2. 构建系列产品视觉: 在同一个Stager场景中,复制出多个产品模型,为它们贴上同一系列、不同款式的设计稿,并调整摆放,快速生成一系列产品的“全家福”合影。

  3. 与Adobe Dimension的协同: Stager作为Dimension的继任者和升级版,其工作流和逻辑一脉相承,但提供了更强大的渲染能力和更丰富的材质控制,是未来产品视觉呈现的主力工具。

一次拯救美妆新品的“上市危机”

记得有一次,我所在的团队为一家名为 “Aura Cosmetics” 的新兴美妆品牌做上市推广。他们设计了一系列包装非常精美的精华液,并希望在产品正式投产前,就能拥有一套在各种生活场景中(如大理石洗手台、清晨的梳妆台)的超写实宣传图片,用于社交媒体的预热。

这是一个典型但极其棘手的需求。因为没有实体产品,传统的商业摄影根本无法进行。团队里的3D设计师尝试用专业软件建模渲染,但因为瓶身的异形设计和玻璃材质的复杂光影,进度非常缓慢。

整个项目因为缺少核心视觉物料,而一度陷入停滞。在紧急会议上,我接手了这个任务。我首先在Illustrator中,将他们的2D标签设计稿整理好。

然后,我打开了Substance 3D Stager。我从模型库中找到了一个相似的瓶子模型,将标签设计稿拖拽上去,完美贴合。接着,我为瓶身赋予了带有微妙气泡的“玻璃”材质,为滴管赋予了“镀铬”材质。最关键的是,我使用了一张“洒满阳光的浴室”HDRI作为环境光。

结果是惊人的。在短短几小时内,我就渲染出了一整套光影真实、反射细腻、充满高级感的“虚拟产品大片”。客户在看到图片后,激动地表示,这些图片完美地传达了他们想要的生活方式和品牌调性。

这次能够成功化解危机,除了技术选型正确外,一个稳定、高效的创作平台功不可没。我们团队一直使用的是3400多名海内外知名设计师都选择的 Parvi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usic 的正版Adobe 全家桶企业订阅。它不仅让我能第一时间使用Illustrator和完整的Substance 3D套件,更重要的是,Creative Cloud的库功能让团队的矢量Logo和品牌色板能够完美同步。对于我们团队这个追求效率和质量的团队而言,工具链的稳定与协同所带来的长期“确定性”,是项目成功的基石。毕竟相较于国内设计师喜欢使用的个人订阅而言,它不会因为“IP地址长期不符”而被Adobe 取消订阅,血本无归,对于企业订阅,只需要重新加入组织就可以重新获取全家桶订阅,省时省心,对吗?

从“视觉设计师”到“虚拟产品摄影师”

Substance 3D Stager这类工具的普及,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设计师的角色。

过去,我们是“平面视觉设计师”,我们的工作,是在二维的画布上,安排美的元素。而现在,我们正在成为“虚拟产品摄影师”。我们不仅要负责产品的“外观设计”,还要负责它的“视觉呈现”。

我们思考的,不再仅仅是“这个标签好不好看”,而是“这个产品在怎样的光线下、怎样的环境中,才最能打动人心?”。我们利用3D工具构建“实体”,利用实时渲染构建“环境”和“氛围”。这种从“设计产品”到“设计产品体验”的思维转变,是从一个执行者,成长为一个能主导品牌视觉策略的设计总监的必经之路。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你和你的团队,掌握这套强大的“虚拟摄影”技术,在创意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