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 新选择:Coze Studio 开源上手实录,能替代 Dify 吗?
提供各类最新大模型和工具、多种开发模式和框架,从开发到部署,为你提供最便捷的 AI Agent 开发环境。提供了一些模型的模板,我们只需要将模板复制,并简单修改下即可。按照官方的说法,2c4g就够了,实际在docker中启动,2.4g,后续随着使用,肯定会越来越大。注意模板所在的路径,需要用哪个模型,复制到model下即可。启动以后这几个带setup的容器,没启动不用管,其他的没启动手动点一下。从
背景
最近coze 将他们的扣子开发平台的核心引擎开源了。开源产品叫 coze studio
,是一个一站式 AI Agent 开发工具。提供各类最新大模型和工具、多种开发模式和框架,从开发到部署,为你提供最便捷的 AI Agent 开发环境。熟悉coze的可以无缝衔接。
环境要求
按照官方的说法,2c4g就够了,实际在docker中启动,2.4g,后续随着使用,肯定会越来越大。个人实验,没有问题。
下载源码
# 克隆代码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coze-dev/coze-studio.git
添加模型
coze studio
提供了一些模型的模板,我们只需要将模板复制,并简单修改下即可。(coze studio把docker和项目的配置都共用了,放在了backend项目中了)
注意模板所在的路径,需要用哪个模型,复制到model下即可。我以ollama为例,简单的说下
id: 10001
name: ollama
meta:
name: qwen3:32b
protocol: ollama
conn_config:
base_url: "http://10.0.1.65:11434"
- id 全局唯一即可,比如为了方便,模型以10001开始,插件以20001开始,
- name: 官方的模板中
name
显式的Gemma-3
,改下就行了,要不然在使用的时候,显式名称不对 - meta.name: 修改下模型的名称和协议
- base_url: 配置下本地的ollama地址
启动
coze studio的启动方式和其他不太一样
# 启动服务
cd docker
cp .env.example .env
docker compose --profile "*" up -d
# 删除容器服务
docker compose --profile '*' down
启动以后这几个带setup的容器,没启动不用管,其他的没启动手动点一下。
初体验
所有需要启动的服务启动以后,访问http://localhost:8888/
- 输入邮箱和密码,然后点击注册就完成了注册
进入以后主界面如下
整个布局和我们使用的在线coze差别不大。可以见我之前发的 AI开发新选择:扣子平台功能详解与智能体拆解
工作空间
项目开发
点击右上角的+
默认进入的的工作空间的项目开发
- 点击
3
创建,可以创建智能体和应用。
资源库
- 打开资源库,点击
3
资源 - 可以看到可以创建
插件
、工作流
、知识库
、提示词
、数据库
设置
设置里,不仅可修改个人信息,还可以管理访问令牌。
从访问令牌可以看出,令牌是一个全局性的,而不是只针对某个工作流。
体验
创建智能体
随便填写就行了
- 智能体可以在
1
设置人设和回复逻辑,也就是提示词 2
可以选择添加的模型3
可以添加技能,也就是插件和工作流4
可以添加知识,文本表格或图片5
可以记忆,持久化记忆,这块和dify有差异,完全闭环了- 整个效果如右侧区域
点击右上角的发布
- 可以发布为api,也可以发布为chat sdk
- api可以配置令牌,如下图所示
可以添加令牌
令牌也可以设置有效期。
api的访问,除了令牌,还支持OAuth插件。
提示词管理
1
设置好的提示词可以提交到提示词库- 可以通过
2
快速的定位到提示词 - 填写完提示词名称和描述以后,点击确认。
在提示词库中,存在了,方便我们后续使用。
后记
Coze Studio 的开源,毫无疑问是 Agent 开发领域的一件大事:
- 在它开源前,很多企业因为私有化要求无法采用 Coze,转向了 Dify、Flowise 等平台
- 而 Coze 本身的工作流设计、插件机制比 Dify 更加灵活,有一套自己的范式
- 现在 Coze Studio 开源,给了企业用户一个新的选择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