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Understanding Viscoelasticity阅读笔记-非牛顿调研3
泊肃叶也作为粘度的单位(CGS制)水的粘度大概是1厘泊如不加说明,讨论的都是剪切变稀行为,因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非牛顿行为如不加说明,讨论的都是在简单剪切流的实验条件下所得到的结果。所谓剪切变稀就是粘度随着剪切率的增大而减小。如下图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图。从上到下温度从388K到513K。可明显观察到剪切变稀效应。简单剪切流是一种理想的实验模型。如图所示,固定住下面的平板,缓
前面的话
参考资料:
Understanding viscosity: An Introduction to Rheology, Nhan Phan-Thien and Nam Mai-Duy, Third Edition, 2017.
这本书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生教材。主要针对的流变学的入门。本书第一版是2002年出版的,第三版(即本次阅读的版本)2017年出版。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和第二次调研相比,我们将注重:
(1)更加详细的数学公式
(2)思考如何进行代码实践,以及如何在图形学中应用。
(3)前两次调研遗漏的部分。
本次笔记与上次不同的另外一点是:我们将跳过重复的部分,或进行略读。针对数学模型和前两次没讲到的部分,则会详读。
第一章 张量符号:张量分析的实用知识
由于第一章主要是张量数学,我们直接从第二章起。
第二章 流变性质:物性和流动行为的概述
2.1 粘度
泊肃叶也作为粘度的单位(CGS制)
1Pa s= 10 Poise
水的粘度大概是1厘泊
为了后面讨论的方便,我们将默认两个假设:
- 如不加说明,讨论的都是剪切变稀行为,因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非牛顿行为
- 如不加说明,讨论的都是在简单剪切流的实验条件下所得到的结果。
所谓剪切变稀就是粘度随着剪切率的增大而减小。如下图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图。从上到下温度从388K到513K。可明显观察到剪切变稀效应。
简单剪切流是一种理想的实验模型。如图所示,固定住下面的平板,缓慢而匀速地拉动上面的平板。拉动的力为F,平板面积为A,拉动速度为U,平板间距为h。如果是牛顿流体,就可以观察到横截面上的速度是在y方向上均匀增加的,如下图所示。
2.2 法向应力差
衡量非牛顿程度的其中一种指标是法向应力差。假如是牛顿流体,所有的法向应力都是相同的,因此法向应力差都是0。对于非牛顿流体,3个法向应力两两相减,得到2个法向应力差。
N1和N2公式如上次调研
下图为聚异丁烯溶于十六烷的溶液的流变图,展示了N1和N2随剪切率的变化。
衡量N1和N2随着剪切率变化的快慢的两个系数,又被称为法向应力系数(上次使用符号 ψ \psi ψ)
N2通常是N1的10%,且N2通常是负数。N2是很难测量的,所以一般不测。
非零的法向应力差会造成许多有趣的效应。我们即将展示的以下几个实验都是由于非零法向应力差造成的。包括:
- 魏森伯格爬杆效应
- 毛细管挤出胀大效应
- 流过倾斜表面时的凸起效应
- 反转二次流的
2.2.1 魏森伯格爬杆效应(Weissenberg Rod-Climbing Effect)
这是一个著名的非牛顿流体实验。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假如是牛顿流体,显然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下凹。但是假如采用粘弹性流体,流体则顺着搅拌棒向上爬升。如图所示。
其根本原因就是非零的法向应力差支撑了流体的重量。
假如我们不用搅拌棒,只是旋转烧杯,也会发现类似的效应。这时烧杯中的液面会向上凸起。
2.2.2 挤出胀大(Die Swell)
另一个法向应力差所造成的效应叫做挤出胀大(Die Swell)。
将流体从毛细管中挤出,如果是非牛顿流体,则挤出的直径将会膨胀。对于聚合物熔体甚至可以膨胀到管径的几倍。如下图所示。上面的是牛顿流体,下面的非牛顿流体。
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参数来衡量挤出胀大效应的程度。一个比较容易想到的选择就是挤出后的直径 D E D_E DE(extrudate diamter)。我们用 D E / D D_E/D DE/D这个比值来衡量挤出胀大效应。
显然,由于挤出胀大效应是由第一法向应力差所造成的,因此 D E / D D_E/D DE/D与N1之间必然存在一个关系。Tanner给出了这个关系式:
其中S是剪切应力。下标w表示wall。
挤出胀大除了主要取决于法向应力差,也就是粘弹性体中的弹性,还与雷诺数有关。下图就展示了Re从小到大增长时不同的挤出胀大效应。
2.2.3 流过倾斜表面时的凸起效应
流体流过一个倾斜的表面时,假如是牛顿流体,液面显然是平的。但假如是非牛顿流体,则会观察到凸起的表面。
这个效应是由于负的第二法向应力差所造成的。
2.2.4 反转二次流
使用搅拌器搅拌烧杯中的液体,假如是牛顿流体,则会出现左图的二次流。假如是非牛顿流体,二次流的方向则与牛顿流体的情况恰好相反。
2.3 瞬态响应
2.3.1 小应变震荡剪切流
假如我们把平板粘度实验的平板依照正弦曲线来回拉动,也就是平板的位移为
于是拉动的速度U为
这个时候,应变和应变率分别为
其中下标0代表振幅(也就是第二行公式)
我们假设剪切应变很小(这也是标题的含义),则我们可以根据应变得到一个应力。但是该应力通常被分解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也就是S’部分)与应变的相位相同,被称为是存储应力(storage stress)。它对应着存储模量G’,或者是存储粘度 η ′ ′ \eta'' η′′。(注意他们两个的上标恰好是相反的,一个是’,一个是’‘)
第二部分与应力的相位相同,被称为是损失应力(loss stress)。对应损失模量G’',或者动态粘度(dynamic viscosity)( η ′ \eta' η′)
这些材料性质都是与频率有关的,因此被称为动态性质。
下图展示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存储模量和损失模量。该图线是由时间-温度叠加原理所绘制的。通过对频率乘以平移因子 α T \alpha_T αT来得到横坐标。动态特性包含了在频域中表示的流体的时间尺度信息。
2.3.2 应力超调
在震荡剪切率的起始阶段,我们可以定义平板速度和剪切率分别为
其中H是海维赛德函数,即
应力会随着时间增大,然后接近稳态值。有时会在稳态值附近有些震荡。在法向应力差中也可以观察到该现象。
类似于稳态粘度,我们可以定义一个非稳态粘度:
高剪切率下,应力超调可能很明显。这是一些生物流体,如滑膜液体是良好的润滑剂的主要原因。
2.3.3 应力松弛
应力松弛和应力超调正好相反。稳态剪切的流体突然停下,则会造成松弛。定义应力松弛粘度为
2.3.4 弛豫模量
在很短的时间 Δ t \Delta t Δt内突然施加较大的应变率 γ ˙ 0 \dot\gamma_0 γ˙0,也会造成弛豫现象。
应变为(类比于冲量)
在此过程中,实验观察应力S的变化。
定义弛豫模量为
在小应变下,G与应变无关。而且此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关系。
下图为G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发现各个曲线近乎平行。不同曲线代表的是不同的应变(从上到下依次增大)证明G只与时间有关,与应变无关。
2.3.5 回缩效应(Recoil)
剪短流动的液柱,部分液体会回缩。这是由于非牛顿流体的记忆性。它们记住了原本的结构。但该记忆性不是完美的。因此只有部分回缩。
如图所示。剪短的流体缩回到罐子里。
2.4 拉伸流
2.4.1 拉伸粘度
拉伸流的速度梯度为对角阵。定义速度为:
其中由于不可压缩性,有
当c=0, b=-a时,简化为平面拉伸流。
当a=b=-c/2时,简化为单轴拉伸流。
单轴拉伸实验比较常用。我们接下来讨论单轴拉伸。
在单轴拉伸时,定义a为拉伸率。由此定义拉伸粘度为
拉伸黏度很难达到稳态。对于牛顿流体,拉伸黏度是剪切粘度的3倍。对于非牛顿流体,拉伸粘度可以大剪切粘度几个数量级。
拉伸粘度与剪切粘度之比被称为Troton比率
下图为大分子聚异丁烯的Trouton比率随时间的变化。其中拉伸率a=2 s − 1 s^{-1} s−1。
牛顿流体的Tr总是3,而非牛顿流体Tr可以非常大。
拉伸应力的一个典型现象是无虹吸管实验,如图
2.5 粘弹不稳定性
由于本构方程的非线性,粘弹性流动充满了不稳定性。与牛顿流体不同,该不稳定性可能不只是来源于惯性,还可能由边界条件和弹性应力造成。比如库埃特流、平行圆盘之间的扭转流,锥与锥板之间的剪切流,弯管流,收缩刘,挤压磨具流都具有不稳定性。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挤出变形,也被称为熔体断裂,是由于粘弹性和边界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不稳定流动。
3 运动学和平衡方程:对于连续介质力学的快速复习
(无关内容)
(结束无关内容)
第三章 守恒公式
欧拉视角与拉格朗日视角加速度公式有区别的原因在于:
拉格朗日视角中的位置X为初始位置,与时间无关。而欧拉视角中的当前位置x与时间有关,所以要用链式法则求导。
这是欧拉视角的加速度公式(左边是向量形式,右边写成张量形式)
如下为拉格朗日视角的加速度公式
其中我们定义L为速度梯度张量(注意转置)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