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自动发现(LLD)提供了一种为受监控节点的不同监控指标自动创建监控项,触发器和图形的分发。例如,Zabbix可以在你的机器上自动开始监控服务端口,而无需为每个服务端口手动创建监控项。

此外,可以配置Zabbix根据定期执行发现后的得到实际结果,来移除不需要的监控。

用户可以自己定义发现类型,只要它们遵循特定的JSON协议。

发现过程的一般架构如下。

首先,用户在“配置”→“模板”→“发现”列中创建一个发现规则。
发现规则包括
(1)发现需要监控的指标(例如,服务短口)
(2)根据发现的监控指标的值来创建监控项,触发器和图形的原型

发现需要监控的指标通常都是agent端的自定义脚本获取,获取为JSON格式的数据。
JSON格式内容
举例

{
    "data": [
        {
            "{#TCP_PORT}": "25"
        }, 
        {
            "{#TCP_PORT}": "10050"
        }
}

{#TCP_PORT}为自动发现设定的宏,宏的名字由用户在agent端脚本自定义。
这些宏可用于名称,键值和其他原型字段中;然后zabbix-server会查看宏→值对,每对都根据监控项原型,触发器原型和图形原型生成实际监控项,触发器、图形。

以服务端口为例做自动发现LLD

步骤1 创建发现规则

在Template OS Linux模板中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2 设置对应agent端自定义脚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3 设置监控原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中键值一栏,对于{TCP_PORT}漏了#符号,修改为{#TCP_PORT}

步骤4 设置图形原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检查成果

检测中 --> 最新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闭8080端口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