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传统开发转做AI应用时,我发现最头疼的根本不是写代码。代码有bug好歹能调试,可提示词要是写得不对,大模型就跟个“听不懂话的员工”似的:让它出表格偏给折线图,要统计借阅量却编出“出版社评分”,甚至把“科幻小说”归到“科普类”里,气人又耽误事。后来我才琢磨明白,大模型90%的“胡言乱语”,其实都是因为提示词没给它“划好道道”,没说清能干啥、不能干啥。

一、差提示词vs好提示词:问题到底出在哪?

先说说我们常写的那种“模糊提示词”,就像这样:

帮我做个图书数据分析,看看各类型图书的借阅量,用表格展示,要准确点。

结果十有八九会踩坑:要么瞎编没给过的字段,比如突然冒出“出版社评分”;要么不按要求来,要表格偏给折线图;要么分类乱套,把“科幻”和“科普”混为一谈。

其实问题很简单:没告诉AI三件关键的事:

①能用哪些字段

②必须遵守什么规矩

③输出格式到底长啥样。

后来我改成了“标签化”的写法,每段话都明明白白给指令,效果完全不一样:

你是“图书馆数据统计员”,只能根据图书表的结构做统计,就两种分析能做:各类型借阅量统计、单本书借阅次数排名,输出只能是表格,里面得有字段名和数值。

只能用里的4个字段:书名、类型、借阅次数、出版年

表格必须有“类型”“总借阅量”这两列,多一列少一列都不行

类型得严格按表里的来,不能自己合并,比如“科幻小说”不能算“科普”

<input>

  <book-table>书名,类型,借阅次数</book-table>

  用户:查各类型借阅总量

</input>

<output>

  {"表格":[

    {"类型":"小说","总借阅量":120},

    {"类型":"科普","总借阅量":80}

  ]}

</output>

书名(文本),类型(文本),借阅次数(数值),出版年(数值)

用户:各类型图书总借阅量

这么写之后,AI就乖多了:严格按“类型”算“借阅次数”的总和,输出只有表格,没有多余字段,分类也完全对——因为每段话都在说“必须这么干”,没给它留模糊的空间。

二、标签化提示词:3个好处,新手也能上手

其实这个方法没那么复杂,新手用也很顺手,主要有三个好处:

1. 给AI划“边界”

直接堵死它“瞎编”的可能。比如例子里限定了“只能用4个字段”,从根儿上就避免了AI乱加“出版社评分”这种没用的数据,不用反复改来改去。

2. 给AI看“标准答案”

相当于给它个“参考样例”,不用让它猜你想要啥。哪怕是刚学写提示词的新手,给1个正确案例,AI就能“照葫芦画瓢”,不用多费口舌。

3. 给AI定“模板”

明确说“只输出表格”,后续就不用花时间调格式了——不用把折线图转成表格,拿到结果就能直接用在报告或系统里,省了返工的功夫。

三、普通人也能学会的3步写法(附实用技巧)

不用记那些复杂的理论,按这3步写,就能让AI“听话”:

第1步:写清楚“AI的身份+要做的核心任务”

身份得具体:别写“统计员”,要写“图书馆数据统计员”;别写“客服”,要写“电商售后客服”——身份越具体,AI做事越贴合实际场景。

任务也得明确:比如写“回复售后问题时,必须包含‘退款到账时间’和‘售后流程步骤’”,别写“好好回复售后”,后者太笼统,AI根本抓不住重点。

第2步:列3条最关键的“约束规矩”

不用列太多,3条核心规则就够了,关键是要具体:

别写“要准确”(太模糊,AI不知道咋叫“准确”);要写“只能用表里的字段,不能自己加”“说退款到账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这样AI才知道该怎么落地。

第3步:加1个“正确案例”

这步新手最容易忘,但1个案例比10句模糊指令都管用:

比如写电商客服的提示词,就加个例子:用户问“衣服洗一次就破了,能退吗?”,AI得这么回复:“您好,支持7天无理由退款,退款会在24小时内到账,您先申请售后,上传破损照片就行~”

四、最后想说:别迷信“AI能理解你”

其实大模型不是“会思考的人”,就是个“擅长模仿的工具”。想高效做AI应用,不是等AI“听懂”你的话,而是用标签化提示词给它“套好缰绳”——就像玩游戏看攻略似的,按这简单3步来,就能让大模型从“不听话的刺头”,变成“好用的帮手”。


想入门 AI 大模型却找不到清晰方向?备考大厂 AI 岗还在四处搜集零散资料?别再浪费时间啦!2025 年 AI 大模型全套学习资料已整理完毕,从学习路线到面试真题,从工具教程到行业报告,一站式覆盖你的所有需求,现在全部免费分享

👇👇扫码免费领取全部内容👇👇

一、学习必备:100+本大模型电子书+26 份行业报告 + 600+ 套技术PPT,帮你看透 AI 趋势

想了解大模型的行业动态、商业落地案例?大模型电子书?这份资料帮你站在 “行业高度” 学 AI

1. 100+本大模型方向电子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26 份行业研究报告:覆盖多领域实践与趋势

报告包含阿里、DeepSeek 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核心内容,涵盖:

  • 职业趋势:《AI + 职业趋势报告》《中国 AI 人才粮仓模型解析》;
  • 商业落地:《生成式 AI 商业落地白皮书》《AI Agent 应用落地技术白皮书》;
  • 领域细分:《AGI 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报告》《AI GC 实践案例集》;
  • 行业监测:《2024 年中国大模型季度监测报告》《2025 年中国技术市场发展趋势》。

3. 600+套技术大会 PPT:听行业大咖讲实战

PPT 整理自 2024-2025 年热门技术大会,包含百度、腾讯、字节等企业的一线实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安全方向:《端侧大模型的安全建设》《大模型驱动安全升级(腾讯代码安全实践)》;
  • 产品与创新:《大模型产品如何创新与创收》《AI 时代的新范式:构建 AI 产品》;
  • 多模态与 Agent:《Step-Video 开源模型(视频生成进展)》《Agentic RAG 的现在与未来》;
  • 工程落地:《从原型到生产:AgentOps 加速字节 AI 应用落地》《智能代码助手 CodeFuse 的架构设计》。

二、求职必看:大厂 AI 岗面试 “弹药库”,300 + 真题 + 107 道面经直接抱走

想冲字节、腾讯、阿里、蔚来等大厂 AI 岗?这份面试资料帮你提前 “押题”,拒绝临场慌!

1. 107 道大厂面经:覆盖 Prompt、RAG、大模型应用工程师等热门岗位

面经整理自 2021-2025 年真实面试场景,包含 TPlink、字节、腾讯、蔚来、虾皮、中兴、科大讯飞、京东等企业的高频考题,每道题都附带思路解析

2. 102 道 AI 大模型真题:直击大模型核心考点

针对大模型专属考题,从概念到实践全面覆盖,帮你理清底层逻辑:

3. 97 道 LLMs 真题:聚焦大型语言模型高频问题

专门拆解 LLMs 的核心痛点与解决方案,比如让很多人头疼的 “复读机问题”:


三、路线必明: AI 大模型学习路线图,1 张图理清核心内容

刚接触 AI 大模型,不知道该从哪学起?这份「AI大模型 学习路线图」直接帮你划重点,不用再盲目摸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线图涵盖 5 大核心板块,从基础到进阶层层递进:一步步带你从入门到进阶,从理论到实战。

img

L1阶段:启航篇丨极速破界AI新时代

L1阶段:了解大模型的基础知识,以及大模型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和分析,学习理解大模型的核心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大模型应用场景。

img

L2阶段:攻坚篇丨RAG开发实战工坊

L2阶段:AI大模型RAG应用开发工程,主要学习RAG检索增强生成:包括Naive RAG、Advanced-RAG以及RAG性能评估,还有GraphRAG在内的多个RAG热门项目的分析。

img

L3阶段:跃迁篇丨Agent智能体架构设计

L3阶段:大模型Agent应用架构进阶实现,主要学习LangChain、 LIamaIndex框架,也会学习到AutoGPT、 MetaGPT等多Agent系统,打造Agent智能体。

img

L4阶段:精进篇丨模型微调与私有化部署

L4阶段:大模型的微调和私有化部署,更加深入的探讨Transformer架构,学习大模型的微调技术,利用DeepSpeed、Lamam Factory等工具快速进行模型微调,并通过Ollama、vLLM等推理部署框架,实现模型的快速部署。

img

L5阶段:专题集丨特训篇 【录播课】

img
四、资料领取:全套内容免费抱走,学 AI 不用再找第二份

不管你是 0 基础想入门 AI 大模型,还是有基础想冲刺大厂、了解行业趋势,这份资料都能满足你!
现在只需按照提示操作,就能免费领取:

👇👇扫码免费领取全部内容👇👇

2025 年想抓住 AI 大模型的风口?别犹豫,这份免费资料就是你的 “起跑线”!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