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AI Agent的隐私保护联邦学习框架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的价值日益凸显,但同时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AI Agent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传统的集中式学习方式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和隐私侵犯。联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布式学习方法,能够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进行模型训练。本框架的目的就是开发一个适用于AI Agent的隐私保护联邦学习框架,实现数据的安全共享和模型的高效训练。本框架的范围涵盖了从数据的收集、预处理到模型
开发AI Agent的隐私保护联邦学习框架
关键词:AI Agent、隐私保护、联邦学习框架、数据安全、分布式学习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开发AI Agent的隐私保护联邦学习框架。首先介绍了该框架的背景,包括目的、预期读者、文档结构和相关术语。接着阐述了核心概念与联系,通过文本示意图和Mermaid流程图进行清晰展示。详细讲解了核心算法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使用Python代码进行说明。分析了数学模型和公式,并举例说明。通过项目实战展示了代码的实际案例和详细解释。探讨了该框架的实际应用场景,推荐了学习资源、开发工具框架和相关论文著作。最后总结了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提供了常见问题解答和扩展阅读参考资料。
1. 背景介绍
1.1 目的和范围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的价值日益凸显,但同时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AI Agent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传统的集中式学习方式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和隐私侵犯。联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布式学习方法,能够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进行模型训练。本框架的目的就是开发一个适用于AI Agent的隐私保护联邦学习框架,实现数据的安全共享和模型的高效训练。
本框架的范围涵盖了从数据的收集、预处理到模型的训练、评估和部署的整个过程。同时,注重隐私保护机制的设计和实现,确保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1.2 预期读者
本文的预期读者包括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人员、开发人员、数据科学家和相关技术爱好者。对于那些希望了解和应用隐私保护联邦学习技术的人员,本文提供了详细的技术原理和实践指导。
1.3 文档结构概述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
- 核心概念与联系:介绍AI Agent、隐私保护和联邦学习的核心概念,并展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 核心算法原理 & 具体操作步骤:详细讲解联邦学习的核心算法原理,并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同时使用Python代码进行实现。
- 数学模型和公式 & 详细讲解 & 举例说明:分析联邦学习的数学模型和公式,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 项目实战:代码实际案例和详细解释说明:通过一个实际项目展示如何使用本框架进行模型训练和评估。
- 实际应用场景:探讨本框架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
- 工具和资源推荐:推荐学习资源、开发工具框架和相关论文著作。
- 总结: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总结本框架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 附录:常见问题与解答:提供常见问题的解答。
- 扩展阅读 & 参考资料:提供扩展阅读的资料和参考来源。
1.4 术语表
1.4.1 核心术语定义
- AI Agent:智能体,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的智能实体。
- 隐私保护:指在数据处理和共享过程中,采取措施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 联邦学习:一种分布式机器学习方法,允许在多个参与方之间进行模型训练,而无需共享原始数据。
- 模型聚合:在联邦学习中,将各个参与方的本地模型进行聚合,得到全局模型的过程。
1.4.2 相关概念解释
- 同态加密:一种加密技术,允许在加密数据上进行计算,而无需解密数据。
- 差分隐私:一种隐私保护技术,通过在数据中添加噪声来保护数据的隐私性。
- 区块链: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可用于记录和验证联邦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和模型更新。
1.4.3 缩略词列表
- FL:Federated Learning,联邦学习
- DP:Differential Privacy,差分隐私
- HE:Homomorphic Encryption,同态加密
-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2. 核心概念与联系
核心概念原理
AI Agent
AI Agent是一种具有智能决策能力的实体,它可以感知环境中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行动。AI Agent通常由感知模块、决策模块和执行模块组成。感知模块负责收集环境信息,决策模块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执行模块则根据决策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
隐私保护
隐私保护是指在数据处理和共享过程中,采取措施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常见的隐私保护技术包括加密技术、差分隐私技术、同态加密技术等。
联邦学习
联邦学习是一种分布式机器学习方法,允许在多个参与方之间进行模型训练,而无需共享原始数据。在联邦学习中,各个参与方在本地使用自己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然后将本地模型的参数上传到中央服务器。中央服务器将各个参与方的本地模型参数进行聚合,得到全局模型的参数,并将全局模型的参数下发给各个参与方。各个参与方使用全局模型的参数更新自己的本地模型,然后继续进行下一轮的训练。
架构的文本示意图
+-------------------+
| 中央服务器 |
| (模型聚合) |
+-------------------+
|
| 模型参数上传/下发
|
+------+------+
| 参与方1 |
| (本地模型训练)|
+------+------+
|
| 数据
|
+------+------+
| 本地数据集1 |
+------+------+
+------+------+
| 参与方2 |
| (本地模型训练)|
+------+------+
|
| 数据
|
+------+------+
| 本地数据集2 |
+------+------+
...
+------+------+
| 参与方N |
| (本地模型训练)|
+------+------+
|
| 数据
|
+------+------+
| 本地数据集N |
+------+------+
Mermaid流程图
3. 核心算法原理 & 具体操作步骤
核心算法原理
联邦学习的核心算法是联邦平均算法(Federated Averaging,FedAvg)。FedAvg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在多个参与方之间进行模型训练,通过迭代的方式不断更新全局模型的参数。具体步骤如下:
- 中央服务器初始化全局模型的参数。
- 中央服务器将全局模型的参数下发给各个参与方。
- 各个参与方使用本地数据对本地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本地模型的参数。
- 各个参与方将本地模型的参数上传到中央服务器。
- 中央服务器对各个参与方的本地模型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全局模型的参数。
- 重复步骤2-5,直到满足终止条件。
具体操作步骤
步骤1:初始化全局模型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 定义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模型
class SimpleNet(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SimpleNet, self).__init__()
self.fc1 = nn.Linear(10, 20)
self.fc2 = nn.Linear(20, 1)
def forward(self, x):
x = torch.relu(self.fc1(x))
x = self.fc2(x)
return x
# 初始化全局模型
global_model = SimpleNet()
步骤2:下发全局模型参数
# 模拟将全局模型参数下发给参与方
def send_global_model_to_participants(global_model, participants):
for participant in participants:
participant.receive_global_model(global_model.state_dict())
# 假设有两个参与方
participant1 = Participant()
participant2 = Participant()
participants = [participant1, participant2]
send_global_model_to_participants(global_model, participants)
步骤3:本地模型训练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 参与方类
class Participant:
def __init__(self):
self.local_model = SimpleNet()
self.optimizer = optim.SGD(self.local_model.parameters(), lr=0.01)
self.criterion = nn.MSELoss()
def receive_global_model(self, global_model_params):
self.local_model.load_state_dict(global_model_params)
def local_train(self, local_data):
self.local_model.train()
for inputs, labels in local_data:
self.optimizer.zero_grad()
outputs = self.local_model(inputs)
loss = self.criterion(outputs, labels)
loss.backward()
self.optimizer.step()
return self.local_model.state_dict()
# 模拟本地数据
local_data1 = [(torch.randn(10), torch.randn(1)) for _ in range(100)]
local_data2 = [(torch.randn(10), torch.randn(1)) for _ in range(100)]
# 参与方进行本地训练
local_model_params1 = participant1.local_train(local_data1)
local_model_params2 = participant2.local_train(local_data2)
步骤4:上传本地模型参数
# 模拟参与方上传本地模型参数
def upload_local_model_params(participants):
local_model_params_list = []
for participant in participants:
local_model_params_list.append(participant.local_model.state_dict())
return local_model_params_list
local_model_params_list = upload_local_model_params(participants)
步骤5:模型聚合
import copy
# 模型聚合函数
def aggregate_models(global_model, local_model_params_list):
num_participants = len(local_model_params_list)
global_model_params = global_model.state_dict()
for key in global_model_params.keys():
param_sum = 0
for local_model_params in local_model_params_list:
param_sum += local_model_params[key]
global_model_params[key] = param_sum / num_participants
global_model.load_state_dict(global_model_params)
return global_model
# 进行模型聚合
global_model = aggregate_models(global_model, local_model_params_list)
4. 数学模型和公式 & 详细讲解 & 举例说明
数学模型和公式
联邦平均算法的数学模型
设 KKK 为参与方的数量,wtw_twt 为第 ttt 轮迭代时的全局模型参数,wk,tw_{k,t}wk,t 为第 kkk 个参与方在第 ttt 轮迭代时的本地模型参数,nkn_knk 为第 kkk 个参与方的本地数据数量,N=∑k=1KnkN=\sum_{k=1}^{K}n_kN=∑k=1Knk 为所有参与方的本地数据总数。
联邦平均算法的步骤如下:
- 初始化全局模型参数 w0w_0w0。
- 对于每一轮迭代 t=0,1,2,...t = 0, 1, 2, ...t=0,1,2,...:
- 中央服务器将全局模型参数 wtw_twt 下发给各个参与方。
- 各个参与方 kkk 使用本地数据进行 EEE 轮的本地训练,得到本地模型参数 wk,t+1w_{k,t+1}wk,t+1。
- 各个参与方 kkk 将本地模型参数 wk,t+1w_{k,t+1}wk,t+1 上传到中央服务器。
- 中央服务器对各个参与方的本地模型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全局模型参数 wt+1w_{t+1}wt+1:
wt+1=∑k=1KnkNwk,t+1w_{t+1}=\sum_{k=1}^{K}\frac{n_k}{N}w_{k,t+1}wt+1=k=1∑KNnkwk,t+1
详细讲解
联邦平均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迭代的方式不断更新全局模型的参数,使得全局模型能够在不共享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各个参与方的本地数据进行训练。在每一轮迭代中,各个参与方在本地进行模型训练,然后将本地模型的参数上传到中央服务器。中央服务器对各个参与方的本地模型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全局模型的参数,并将全局模型的参数下发给各个参与方。这样,各个参与方就可以使用更新后的全局模型参数继续进行下一轮的训练。
举例说明
假设有两个参与方,参与方1的本地数据数量为 n1=100n_1 = 100n1=100,参与方2的本地数据数量为 n2=200n_2 = 200n2=200,则 N=n1+n2=300N = n_1 + n_2 = 300N=n1+n2=300。
在第 ttt 轮迭代中,参与方1的本地模型参数为 w1,t+1=[0.1,0.2,0.3]w_{1,t+1}=[0.1, 0.2, 0.3]w1,t+1=[0.1,0.2,0.3],参与方2的本地模型参数为 w2,t+1=[0.4,0.5,0.6]w_{2,t+1}=[0.4, 0.5, 0.6]w2,t+1=[0.4,0.5,0.6]。
则第 t+1t+1t+1 轮迭代时的全局模型参数 wt+1w_{t+1}wt+1 为:
wt+1=n1Nw1,t+1+n2Nw2,t+1=100300[0.1,0.2,0.3]+200300[0.4,0.5,0.6]w_{t+1}=\frac{n_1}{N}w_{1,t+1}+\frac{n_2}{N}w_{2,t+1}=\frac{100}{300}[0.1, 0.2, 0.3]+\frac{200}{300}[0.4, 0.5, 0.6]wt+1=Nn1w1,t+1+Nn2w2,t+1=300100[0.1,0.2,0.3]+300200[0.4,0.5,0.6]
=[100300×0.1+200300×0.4,100300×0.2+200300×0.5,100300×0.3+200300×0.6]=\left[\frac{100}{300}\times0.1+\frac{200}{300}\times0.4, \frac{100}{300}\times0.2+\frac{200}{300}\times0.5, \frac{100}{300}\times0.3+\frac{200}{300}\times0.6\right]=[300100×0.1+300200×0.4,300100×0.2+300200×0.5,300100×0.3+300200×0.6]
=[0.1+0.83,0.2+1.03,0.3+1.23]=[0.93,1.23,1.53]=[0.3,0.4,0.5]=\left[\frac{0.1 + 0.8}{3}, \frac{0.2 + 1.0}{3}, \frac{0.3 + 1.2}{3}\right]=\left[\frac{0.9}{3}, \frac{1.2}{3}, \frac{1.5}{3}\right]=[0.3, 0.4, 0.5]=[30.1+0.8,30.2+1.0,30.3+1.2]=[30.9,31.2,31.5]=[0.3,0.4,0.5]
5. 项目实战:代码实际案例和详细解释说明
5.1 开发环境搭建
安装Python
首先,确保你已经安装了Python 3.6或更高版本。你可以从Python官方网站(https://www.python.org/downloads/)下载并安装Python。
安装必要的库
使用以下命令安装必要的库:
pip install torch torchvision numpy pandas
5.2 源代码详细实现和代码解读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import numpy as np
# 定义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模型
class SimpleNet(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SimpleNet, self).__init__()
self.fc1 = nn.Linear(10, 20)
self.fc2 = nn.Linear(20, 1)
def forward(self, x):
x = torch.relu(self.fc1(x))
x = self.fc2(x)
return x
# 参与方类
class Participant:
def __init__(self):
self.local_model = SimpleNet()
self.optimizer = optim.SGD(self.local_model.parameters(), lr=0.01)
self.criterion = nn.MSELoss()
def receive_global_model(self, global_model_params):
self.local_model.load_state_dict(global_model_params)
def local_train(self, local_data):
self.local_model.train()
for inputs, labels in local_data:
self.optimizer.zero_grad()
outputs = self.local_model(inputs)
loss = self.criterion(outputs, labels)
loss.backward()
self.optimizer.step()
return self.local_model.state_dict()
# 模型聚合函数
def aggregate_models(global_model, local_model_params_list):
num_participants = len(local_model_params_list)
global_model_params = global_model.state_dict()
for key in global_model_params.keys():
param_sum = 0
for local_model_params in local_model_params_list:
param_sum += local_model_params[key]
global_model_params[key] = param_sum / num_participants
global_model.load_state_dict(global_model_params)
return global_model
# 模拟本地数据
def generate_local_data(num_samples):
inputs = torch.randn(num_samples, 10)
labels = torch.randn(num_samples, 1)
return [(inputs[i], labels[i]) for i in range(num_samples)]
# 主函数
def main():
# 初始化全局模型
global_model = SimpleNet()
# 假设有两个参与方
participant1 = Participant()
participant2 = Participant()
participants = [participant1, participant2]
# 生成本地数据
local_data1 = generate_local_data(100)
local_data2 = generate_local_data(200)
# 进行多轮迭代训练
num_rounds = 10
for round in range(num_rounds):
# 下发全局模型参数
for participant in participants:
participant.receive_global_model(global_model.state_dict())
# 参与方进行本地训练
local_model_params_list = []
local_model_params_list.append(participant1.local_train(local_data1))
local_model_params_list.append(participant2.local_train(local_data2))
# 模型聚合
global_model = aggregate_models(global_model, local_model_params_list)
print("Training finished!")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5.3 代码解读与分析
模型定义
SimpleNet 类定义了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模型,包含两个全连接层。
参与方类
Participant 类表示一个参与方,包含本地模型、优化器和损失函数。receive_global_model 方法用于接收全局模型的参数,local_train 方法用于在本地进行模型训练。
模型聚合函数
aggregate_models 函数用于对各个参与方的本地模型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全局模型的参数。
数据生成
generate_local_data 函数用于生成模拟的本地数据。
主函数
main 函数是程序的入口,负责初始化全局模型、生成本地数据、进行多轮迭代训练和模型聚合。
6. 实际应用场景
医疗领域
在医疗领域,各个医疗机构拥有大量的患者数据,但由于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这些数据不能直接共享。使用隐私保护联邦学习框架,可以在不共享患者原始数据的情况下,联合多个医疗机构的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提高疾病诊断和预测的准确性。例如,通过联邦学习可以训练一个基于影像数据的疾病诊断模型,各个医疗机构可以在本地使用自己的影像数据进行模型训练,然后将本地模型的参数上传到中央服务器进行聚合,得到一个更准确的全局模型。
金融领域
在金融领域,银行和金融机构拥有大量的客户数据,如交易记录、信用评分等。这些数据涉及到客户的隐私和商业机密,不能随意共享。使用隐私保护联邦学习框架,可以在保护客户数据隐私的前提下,联合多个金融机构的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提高风险评估和欺诈检测的准确性。例如,通过联邦学习可以训练一个基于交易记录的欺诈检测模型,各个金融机构可以在本地使用自己的交易记录数据进行模型训练,然后将本地模型的参数上传到中央服务器进行聚合,得到一个更准确的全局模型。
物联网领域
在物联网领域,大量的设备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如传感器数据、设备状态数据等。这些数据通常分布在不同的设备和节点上,且由于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不能直接集中存储和处理。使用隐私保护联邦学习框架,可以在各个设备和节点上进行本地模型训练,然后将本地模型的参数上传到中央服务器进行聚合,实现对物联网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分析。例如,通过联邦学习可以训练一个基于传感器数据的设备故障预测模型,各个设备可以在本地使用自己的传感器数据进行模型训练,然后将本地模型的参数上传到中央服务器进行聚合,得到一个更准确的全局模型。
7. 工具和资源推荐
7.1 学习资源推荐
7.1.1 书籍推荐
- 《联邦学习》:全面介绍了联邦学习的基本概念、算法原理和应用场景。
- 《人工智能:现代方法》:经典的人工智能教材,涵盖了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包括机器学习和联邦学习。
- 《深度学习》:深度学习领域的权威著作,对深度学习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7.1.2 在线课程
- Coursera上的“Machine Learning”:由Andrew Ng教授讲授的经典机器学习课程,涵盖了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算法。
- edX上的“Deep Learning Specialization”:由Andrew Ng教授讲授的深度学习专项课程,深入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各个方面。
- 中国大学MOOC上的“联邦学习原理与实践”:系统介绍了联邦学习的原理和实践方法。
7.1.3 技术博客和网站
- Towards Data Science:一个专注于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的技术博客,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文章和教程。
- Medium:一个综合性的技术博客平台,有很多关于联邦学习和隐私保护的文章。
- 联邦学习官网(https://federatedlearning.org/):提供了联邦学习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
7.2 开发工具框架推荐
7.2.1 IDE和编辑器
- PyCharm:一款专业的Python集成开发环境,提供了丰富的代码编辑、调试和分析功能。
- Jupyter Notebook:一个交互式的编程环境,适合进行数据探索和模型开发。
- Visual Studio Code:一款轻量级的代码编辑器,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插件扩展。
7.2.2 调试和性能分析工具
- PyTorch Profiler:PyTorch提供的性能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分析模型的运行时间和内存使用情况。
- TensorBoard:TensorFlow提供的可视化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可视化模型的训练过程和性能指标。
- cProfile:Python内置的性能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分析代码的运行时间和函数调用情况。
7.2.3 相关框架和库
- PySyft:一个用于隐私保护深度学习的Python库,支持联邦学习和差分隐私等技术。
- Flower:一个开源的联邦学习框架,提供了灵活的架构和丰富的功能。
- TensorFlow Federated:TensorFlow提供的联邦学习框架,支持分布式训练和模型部署。
7.3 相关论文著作推荐
7.3.1 经典论文
- “Communication-Efficient Learning of Deep Networks from Decentralized Data”:联邦学习领域的经典论文,提出了联邦平均算法。
- “Differential Privacy: A Survey of Results”:差分隐私领域的综述论文,对差分隐私的基本概念和算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Homomorphic Encryption for Machine Learning: A Survey”:同态加密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综述论文,对同态加密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7.3.2 最新研究成果
- 关注顶级学术会议如NeurIPS、ICML、CVPR等,这些会议上有很多关于联邦学习和隐私保护的最新研究成果。
- 关注预印本平台如arXiv,上面有很多未发表的最新研究论文。
7.3.3 应用案例分析
- 关注各大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博客和报告,如Google、Microsoft、Facebook等,他们会分享一些联邦学习和隐私保护的应用案例。
- 关注行业报告和白皮书,如金融、医疗等行业的报告,其中会有一些关于联邦学习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8. 总结: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
- 与其他技术的融合:联邦学习将与区块链、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分布式学习。例如,区块链可以用于记录和验证联邦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和模型更新,边缘计算可以在设备端进行本地模型训练,减少数据传输和延迟。
- 跨领域应用:联邦学习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如教育、交通、能源等。通过联合不同领域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为各个领域带来更多的价值。
- 隐私保护技术的创新:随着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未来将有更多的隐私保护技术应用于联邦学习中,如同态加密、差分隐私等。这些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完善,提高联邦学习的隐私保护水平。
挑战
- 通信开销:在联邦学习中,各个参与方需要频繁地上传和下载模型参数,导致通信开销较大。如何降低通信开销,提高训练效率,是联邦学习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 数据异质性:不同参与方的数据可能存在异质性,如数据分布不同、数据特征不同等。如何处理数据异质性,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是联邦学习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 安全和隐私保护:虽然联邦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数据隐私,但仍然存在安全和隐私风险,如模型参数泄露、恶意攻击等。如何进一步加强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联邦学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联邦学习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9. 附录:常见问题与解答
问题1:联邦学习和传统机器学习有什么区别?
传统机器学习通常是将所有数据集中到一个中央服务器进行模型训练,而联邦学习是在多个参与方之间进行分布式模型训练,各个参与方不需要共享原始数据,只需要上传本地模型的参数。因此,联邦学习可以更好地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
问题2:联邦学习中的隐私保护技术有哪些?
常见的联邦学习中的隐私保护技术包括同态加密、差分隐私、安全多方计算等。同态加密允许在加密数据上进行计算,而无需解密数据;差分隐私通过在数据中添加噪声来保护数据的隐私性;安全多方计算允许在多个参与方之间进行联合计算,而不泄露各自的输入数据。
问题3:联邦学习的通信开销如何降低?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降低联邦学习的通信开销:
- 采用模型压缩技术,减少模型参数的大小。
- 优化通信协议,减少不必要的通信。
- 采用分层架构,在边缘设备上进行部分计算,减少上传到中央服务器的参数数量。
问题4:如何处理联邦学习中的数据异质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处理联邦学习中的数据异质性:
- 采用个性化联邦学习方法,为每个参与方训练个性化的模型。
-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数据归一化、特征选择等,减少数据异质性的影响。
- 采用自适应聚合方法,根据参与方的数据质量和数量进行加权聚合。
10. 扩展阅读 &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 《隐私计算技术与应用》:深入介绍了隐私计算的各种技术和应用场景,包括联邦学习、同态加密等。
- 《区块链与隐私保护》: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隐私保护方面的应用,以及如何与联邦学习相结合。
- 《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伦理和安全问题,包括数据隐私和安全。
参考资料
- McMahan, B. A., Moore, E., Ramage, D., Hampson, S., & y Arcas, B. A. (2016). Communication-efficient learning of deep networks from decentralized data. arXiv preprint arXiv:1602.05629.
- Dwork, C. (2006). Differential privacy: A survey of results.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models of computation (pp. 1-19).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 Van Dijk, M., Gentry, C., Halevi, S., & Vaikuntanathan, V. (2010). 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 over the integers. In Annual cryptology conference (pp. 24-43).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