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25届双非本科网络工程专业,阿里云专家博主,深耕 AI 原理 / 应用开发 / 产品设计。前几年深耕Java技术体系,现专注把 AI 能力落地到实际产品与业务场景。
🦅个人主页:@逐梦苍穹
✈ 您的一键三连,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概要

Gemini 3 主视觉

Gemini 3 发布,首发 Gemini 3 Pro(预览),同时推出面向复杂推理的 Deep Think 模式(尚在安全测试,优先 Ultra)。相比前代与同类模型,它在推理、Agent、自校验和多模态整合上“更敢想、更少跑偏”,并在产品/企业落地上给了更明确的可控选项。本文基于官方三篇资料与上手体验,直接给出可复用的测法、提示模板与费控建议,避免“参数堆砌”式通稿。

企业客户墙

核心体验:深推理、多模态、Agent 三线齐升

Gemini 3 Pro 在 LMArena 1501 Elo、GPQA Diamond 91.9%(Deep Think 93.8%)、Humanity’s Last Exam 37.5%(Deep Think 41.0%)等榜单的高分,直接体现为“多跳问题不跑偏”:问“隐私合规 + 架构折衷”时,它会先列假设、拆风险,再给方案,不再需要多轮补坑。
多模态上,MMMU-Pro 81%、Video-MMMU 87.6%、SimpleQA Verified 72.1 让它在“会议纪要/课堂摘要/产品演示拆解”里能自动标时间轴、抓关键帧并对事实做自检;对比 Gemini 2.5,漏掉章节的概率明显下降。
Agent/代码能力方面,Terminal-Bench 2.0 得分 54.2、SWE-bench Verified 76.2、WebDev Arena 1487 Elo,体感是“先规划后执行”,出错会读日志再重试,而不是瞎跑命令;长程规划在 Vending-Bench 2 中也拔高,适合 CI/CD 助手、桌面自动化、运维脚本修复等高风险场景。
数学/推演类任务在 MathArena Apex 23.4% 也有进步,配合自检能减少“自信但错”。
长上下文依旧百万级,但重点是“更懂意图”,Prompt 不必过度铺垫;Deep Think 像“高功率挡”,在复杂推理、自检、长链路中减少遗漏,代价是延迟通常增加 20%-60%,按价值开启即可。

产品与落地:Search/Gemini App、AI Studio/Vertex、Antigravity 三条主线

  • 面向用户(Search / Gemini 应用):Google 在搜索端首日就上了 Gemini 3,答案会出现表格、流程图、模拟器等动态块,追问时能保持上下文。体验建议:用“30 秒视频 + 改进建议”测试图文混排效果,截图即可作为博客插图。
    • 视频示例: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web-uniblog-publish-prod/original_videos/ai_mode_gemini_3.mp4
  • Gemini Agent(App 内):Google Blog 提到 Ultra 订阅可率先体验 Gemini Agent,能在手机里代办多步任务(预订、整理邮件等),背后是更稳的长程规划与工具调用。
  • 面向创作与学习(多模态输入):直接喂“手写菜谱 + 短视频 + 图片”生成分镜、购物清单、操作要点,一次到位;对低清晰度或遮挡会请求补充信息。
    • 视频示例: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web-uniblog-publish-prod/original_videos/Gemini3_FamilyRecipes_nologo.mp4
  • 面向开发者(AI Studio / Vertex / CLI):Developer Guide 新增 thinking_level 等控制项,可平衡深思与延迟/费用,并可控制多模态保真度。实测建议:先跑零样本基线,再在同一 Prompt 下切换深思档做 AB,记录延迟、token、错误率,形成团队基线。
  • 面向企业(Vertex AI / Gemini Enterprise):Cloud Blog 强调抗提示注入、安全评估与模型卡透明度,并提供外部评估背书(Apollo、Vaultis、Dreadnode)。落地要点:前置网关脱敏、全链路审计,先灰度再放量。
  • 面向 Agent 工作流(Google Antigravity):新出的“Agent-first IDE”,把 Gemini 3 与 2.5 Computer Use、Nano Banana(2.5 Image)绑在一起。特点是“自校验 + 重试”更主动,适合让模型端到端完成小型 Web/App 并自己验证结果。
    • 示例: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web-uniblog-publish-prod/original_videos/Gemini3_RetroGame_nologo.mp4

Nano Banana 视觉模型示意

实测与心得:三类任务的表现

  1. 多模态学习/创作:混合语言手写菜谱 + 视频 → 结构化分镜与购物清单,一次成功率比前代高,几乎不需要“识别失败请重试”补救;对模糊笔迹会先询问补充。
  2. 多步 Agent 执行:邮箱清理 → 行动列表;工具调用顺序更稳,跑题和复读减少,可在提示里要求“失败换源或报告原因”,防止静默失败。
  3. 端到端开发:在 Antigravity 让模型规划并实现前端 Demo,会自己跑预览和修复;不同于 IDE 插件式 Copilot,它把“计划-执行-自检”写成工作流,适合原型期快速迭代。
    总体感受:默认 Pro 档响应快、性价比高;Deep Think 在关键链路减少遗漏,但需接受更长延迟与更高 token 消耗。

落地与费控:既省心又不贵

  • 分级使用:把 Deep Think 当“高功率挡”,只在高复杂/高价值请求开启,其余用 Pro;结合 thinking_level 做延迟-质量曲线,设预算阈值。
  • 缓存与向量化:静态手册/政策先入向量库,减少重复长上下文输入,直接省钱。
  • 安全合规:前置网关做 PII 脱敏、提示注入防护;所有工具调用与外部访问全量记日志,满足审计。
  • 提示模板(可直接用)
    • 计划-确认-执行:Outline steps → ask confirmation → execute; on failure summarize and propose fix before retry.
    • 多模态整合:[video]+[pdf]+[images] → timeline with timestamps + key claims + risks.
    • 成本受控深思:Use thinking_level=1 only if confidence < 0.6 or contradictions appear.
  • 七日验证路线:Day1-2 体验 Search/Gemini App+零样本基线;Day3 做 Pro vs Deep Think AB;Day4 跑端到端小任务统计自检/重试;Day5 以企业文档做 RAG 小灰度;Day6 压测长链路 Agent;Day7 汇总延迟/成本/成功率,固化提示与 SOP。

已知局限与避坑

  • 长视频/超长文档最好分段或给章节时间戳,避免上下文截断。
  • 医疗、金融、法务等仍需人工复核,可要求列出处或原文引用。
  • 外部链接/工具可能失效,提示里要求“失败换源或报告原因”;限制敏感操作(删除、支付)。
  • 少数方言/潦草手写需补充文字描述;本地化格式(时间、货币)要明确。

我的结论

Gemini 3 是“推理 + Agent + 多模态”三线同时加速的一代:更少跑题、更愿意自检、更能把视频/图/文融合成可用的结构化输出。Deep Think 提供高功率挡,但需要精细调度以控制延迟与成本。对于要把 AI 真正嵌入生产的团队,这一代在安全、审计、参数可控性上比以往更省心;现在就可以在 Search/Gemini 应用、AI Studio/Vertex、Antigravity 上手,亲自感受差异。

参考资料:
Google Blog:《A new era of intelligence with Gemini 3
Google Cloud Blog:《Gemini 3 is available for enterprise
Google Developers:《Gemini 3 Developer Guide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