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忘记第一次坐在第一排看赛车比赛的感觉,

不仅仅是轰鸣声,更是那种速度与激情的震撼。以至于看完以后热血沸腾,

直接去隔壁小赛场跑了几圈,人不多,直接踩到底,直到最后一个发夹弯被人超了车,

自此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手速与敏捷。

那么话说回来,我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AI机器人做不到(重新燃起希望!

最近A2RL(阿布扎比自动驾驶赛车联赛)终于完赛,没错,就是那个近似IAC (印第安纳波利斯自动驾驶挑战赛)的比赛。

A2RL 车队赛车在起跑线列队。共有 8 辆赛车,每辆都拥有独特多彩的涂装。实体 A2RL 赛车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的亚斯码头赛道起跑线列队。图片来源:SpacesuitMedia

刷了下社媒的评论,基本水花不大,热度不及F1的1/5,有点小众,属于AI领域的F1?

2024年4月举办S1,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的亚斯码头赛道(全长 5.281km),中规中矩吧,

和IAC一样,有虚拟和实体两个赛道,然而A2RL可以接受二选一,IAC不可。

今年S2有一场自动驾驶和前F1赛车手丹尼尔・科维亚特PK,

他的最快单圈成绩为 57.57 秒

而本届冠军慕尼黑工业大学车队(TUM)的自动驾驶赛车HAILEY,最快单圈为 59.15 秒

两者相差1.58秒而这个差距在S1还是10.38秒,氮气加速开大是叭(bushi,ik F1禁氮

A2RL官宣

两家用的车都是Dallara EAV25,

EAV25

Super Formula SF-23 底盘,用的亚麻+碳纤复合材料,550马力的本田 K20C1 2.0T 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6 速序列式变速箱,赛车配置基础,但算法策略不基础呐。

(如果是配色风格的话,我可能更喜欢IAC~

IAC 2024

从A2RL S1-S2,10秒刷的固然有算法优势,但喜欢赛车的都明白,

出圈不仅仅在于基础配置,还有策略心态和圈速节奏。

跑圈优势对比,人在反应速度和极限状态下的微调能力,AI在于稳定性和精确执行预设路线。

AI 在超车和防守策略上的保守性,高速弯道中对轮胎极限利用的保守程度,

以及进站换胎的优化空间,相比之下,人要想守住核心优势,真的要研究策略。

我研究了下TUM自研的AI驾驶算法,发了论文也公开部分算法。

dd了下这个TUM,有点东西,IAC他们也是冠军(或者前三)车队(属于AI赛车手专业户

先上Github,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看。

github.com/TUMFTM

比如之前TUM打IAC,基于Indy Autonomous Challenge开发的完整自主赛车软件栈。

TUM autonomous motorsport: An autonomous racing software for the Indy Autonomous Challenge

doi.org/10.48550/arXiv.2205.15979

基于高速自动驾驶赛车的多模态传感器融合与目标跟踪方法

Multi-Modal Sensor Fusion and Object Tracking for Autonomous Racing

DOI: 10.1109/TIV.2023.3271624

轨迹规划算法研究,基于2000个场景。

An ethical trajectory planning algorithm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doi.org/10.1038/s42256-022-00607-z

后续可以关注TUM的官宣页,

ce.cit.tum.de/air/research/

期待AI赛车手正式超越F1赛车手的那天:)

参考

A2RL autonomous racecars take to the track in Abu Dhabi

Abu Dhabi’s A2RL makes racing history with AI-driven competition

World First: Autonomous Racing Leaps Forward in Abu Dhabi as A2RL Season 2 Showcases Record Speed, Bold Overtakes and Real-Time AI Decision-Making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