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知乎回答了一个提问:大家觉得做一个大模型检索增强生成(RAG)系统,最难搞定的是那部分工作?

img

收获了一些的点赞和认同的评论。

img

这里也分享给大家。

我先说结论: RAG 最难的,从来不是“把流程跑起来”,而是“让它真的好用”。

几乎所有人第一次做 RAG,都会被这套标准流程迷惑住:

用户提问 → 文档检索 → 拼接上下文 → 交给大模型生成。

代码很好写,十几行 Python + 一个向量库 API 就能跑通。 但你真要让它“在生产环境下稳定地答出好答案”, 难度是成倍增长的。

一、RAG 不是算法问题,而是“系统问题”

RAG 的本质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而不是一个单点算法。 它的难点是——每个环节看似简单,但环环相扣, 任何一环的瑕疵都会直接导致答案“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

举个例子:

  • 检索不准 → 模型找不到关键信息;
  • 检索不全 → 模型答偏题;
  • 拼接上下文太多 → 超过 token 上限,输出混乱;
  • 拼接上下文太少 → 模型信息不足,回答空洞。

所以真正的难点不是“能不能跑”, 而是:怎么设计一个端到端可控的 RAG 管线

二、从我的经验看,RAG 最难搞定的其实有四关:

1️⃣ 数据准备:垃圾进,垃圾出(GIGO 原则)

很多人上来就想着搭 Milvus 或 FAISS, 但根本没搞清楚自己要检索的是什么。

RAG 的灵魂在知识库。 而知识库的质量,取决于数据处理的精细程度。

比如文档切块(Chunking):

  • 切太碎,语义被切断,模型失去上下文;
  • 切太大,召回粗糙,匹配不准;
  • 关键内容分散在多段中,还容易被 embedding 稀释。

我在做企业知识 RAG 时, 我们尝试过不同粒度的切块策略(按标题/段落/语义距离), 最后还得结合 动态窗口 + 语义相似聚类 才稳定下来。

如果你随便“split(500)”一刀切, 那 RAG 的后果大概率是:

“答案看起来没错,但总觉得答偏了。”

2️⃣ 检索召回:不是找最相似的,是找最有用的

很多人以为用个 embedding 模型就完事了。 但 embedding 模型之间差距极大。

在实际项目中,我们踩过很多坑: 同样一份知识库,换不同 embedding 模型, RAG 的命中率能差出 30% 以上。

比如:

  • text-embedding-ada-002 适合英文、通用任务;
  • BGE/M3E 在中文任务上召回效果更好;
  • SimCSE 在短文本匹配上有优势;
  • 有些企业项目甚至需要多模态 embedding。

而最难的是调 召回阈值。 阈值太低,检索一堆废话; 阈值太高,漏掉关键句子。 最终我们是靠 Reranker 模型(重排器) 才解决的。

这部分调优过程,堪比玄学。 很多同学第一次做 RAG 的时候,卡死在这里。

3️⃣ Query 理解:用户问的,不一定是模型听懂的

很多人以为检索的 query 就是用户的问题本身。 但在实际场景里,这一步其实最“坑”。

举个例子: 用户问「合同续签流程怎么走?」 你去知识库检索“合同续签流程”, 结果命中 0 条。

为什么? 因为原文里写的是「合同延展」或「合同二次审批」。

所以在工业级 RAG 系统里, Query 重写(Query Rewriting) 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我们通常会在这一步加一个小模型(或规则引擎):

  • 把口语化的问题改写成语义标准的搜索词;
  • 结合上下文补全隐藏条件;
  • 或者动态生成多个检索子 query。

比如上面的问题,我们会改写成:

“合同延展审批流程 / 合同二次签署操作指引 / HR 系统续签权限”

这样召回的结果才会命中核心知识。 很多人忽略这步,RAG 就废了一半。

4️⃣ 生成阶段:RAG 不是“检索+生成”的简单加法

最后一个坑,是很多人误解了“RAG + LLM”的关系。

真正成熟的 RAG 系统,是 在生成阶段做控制 的。 否则 LLM 很容易“自作聪明”,胡编乱造。

比如我们在企业问答里, 会在 Prompt 中明确规定:

“如果检索结果不足,不要编造,请回复‘知识库中暂无相关信息’。”

或者给模型输入:

“仅基于以下内容回答,不要添加额外推理。”

还有更高级的做法: 用 Retrieval Score 作为奖励信号, 训练一个 RAG-Fusion 模型, 让模型学会“信任检索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团队做完 RAG 后觉得模型还是乱答, 因为他们只做了“拼接”,没做“约束”。

三、那到底哪一部分最难搞?

如果我必须选一个,我会说: 最难的是让整个系统“协同”起来。

你可以让每个模块都各司其职, 但要让他们协同到最优, 就需要你既懂算法,又懂工程。

比如你要同时考虑:

  • 文档更新频率(知识库维护)
  • 向量召回性能(索引优化)
  • Prompt 格式(生成阶段控制)
  • 模型响应速度(API 并发与缓存)

换句话说, RAG 是所有“大模型项目”中最能体现“算法工程师功底”的模块。 它要求你既能设计算法,又能搭系统。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能写出“能跑的 RAG”, 但写不出“能上线的 RAG”。

四、未来趋势:RAG 已经进化为 DataAgent

今年(2025)我观察到一个趋势: 越来越多公司在讲“RAG 已死,DataAgent 当立”。 其实不是死,而是进化。

过去的 RAG 是被动检索—— 用户问问题,系统查知识库。

而现在的 DataAgent 是主动更新—— Agent 自动从网页、API、数据库收集信息, 动态更新知识库,实现“长记忆 + 实时性”。

这背后考验的不是某个算法点, 而是你能否构建一个数据闭环系统: 从信息采集 → 清洗 → 切块 → Embedding → 检索 → 生成 → 评估。

RAG 的“门槛”,也正在从“技术实现” 转向“工程架构设计”。

五、最后的小结

如果要一句话回答这个知乎问题:

“做一个大模型检索增强生成(RAG)系统,最难搞定的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

最难的,不是某一环节,而是让每一环节都有章可循、能被验证。

RAG 不是一段代码,而是一整套数据流系统。 你要把它做好,既得懂 NLP,又得懂工程; 既得懂 Prompt,又得懂数据库; 既得能跑通 Demo,又得能稳定上线。

也许别人眼中这只是一个“附属模块”, 但真正懂的人都知道—— RAG 是大模型落地的“脊梁骨”。

它不花哨,却决定成败。

“好用”比“能跑”难十倍,但也值十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大模型时代,我们如何有效的去学习大模型?

现如今大模型岗位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相关岗位人才难求,薪资持续走高,AI运营薪资平均值约18457元,AI工程师薪资平均值约37336元,大模型算法薪资平均值约39607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掌握大模型技术你还能拥有更多可能性

• 成为一名全栈大模型工程师,包括Prompt,LangChain,LoRA等技术开发、运营、产品等方向全栈工程;

• 能够拥有模型二次训练和微调能力,带领大家完成智能对话、文生图等热门应用;

• 薪资上浮10%-20%,覆盖更多高薪岗位,这是一个高需求、高待遇的热门方向和领域;

• 更优质的项目可以为未来创新创业提供基石。

可能大家都想学习AI大模型技术,也_想通过这项技能真正达到升职加薪,就业或是副业的目的,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始学习,因为网上的资料太多太杂乱了,如果不能系统的学习就相当于是白学。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少碰壁,这里我直接把都打包整理好,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到大家_。

👉[CSDN大礼包🎁:全网最全《LLM大模型入门+进阶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安全链接,放心点击)]()👈

一、AGI大模型系统学习路线

很多人学习大模型的时候没有方向,东学一点西学一点,像只无头苍蝇乱撞,下面是我整理好的一套完整的学习路线,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学习AI大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阶段: 从大模型系统设计入手,讲解大模型的主要方法;

第二阶段: 在通过大模型提示词工程从Prompts角度入手更好发挥模型的作用;

第三阶段: 大模型平台应用开发借助阿里云PAI平台构建电商领域虚拟试衣系统;

第四阶段: 大模型知识库应用开发以LangChain框架为例,构建物流行业咨询智能问答系统;

第五阶段: 大模型微调开发借助以大健康、新零售、新媒体领域构建适合当前领域大模型;

第六阶段: 以SD多模态大模型为主,搭建了文生图小程序案例;

第七阶段: 以大模型平台应用与开发为主,通过星火大模型,文心大模型等成熟大模型构建大模型行业应用。

二、640套AI大模型报告合集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AI大模型经典PDF书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大模型已经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这些大型预训练模型,如GPT-3、BERT、XLNet等,以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正在改变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那以下这些PDF籍就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四、AI大模型各大场景实战案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语

【一一AGI大模型学习 所有资源获取处(无偿领取)一一】
所有资料 ⚡️ ,朋友们如果有需要全套 《LLM大模型入门+进阶学习资源包》,扫码获取~

👉[CSDN大礼包🎁:全网最全《LLM大模型入门+进阶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安全链接,放心点击)]()👈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