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概况

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备案和已登记信息(2025年10月)》数据,2025年9月至10月期间,全国共新增73款大模型备案43项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功能登记。这一阶段的备案登记活动呈现出区域集中度高、行业场景多元、政策驱动明显等特征,反映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在政策引导下加速落地、区域竞争格局初显。

二、属地分布分析

(1)大模型备案属地分布(共73款)

地区 备案数量 占比
广东省 14 19.2%
上海市 14 19.2%
江苏省 12 16.4%
山东省 9 12.3%
浙江省 8 11.0%
北京市 5 6.8%
四川省 4 5.5%
湖南省 2 2.7%
其他(广西、贵州、湖北、云南、河北) 各1 6.8%

观察结论:

  • 长三角(沪苏浙)+珠三角(广东) 构成核心集聚区,合计占比达 65.8%
  • 北京虽仅5款,但多为头部企业(如小米、奔驰中国、红杉天枰),具有高技术含量与示范效应。
  • 山东异军突起,以9款位列第四,凸显其在工业互联网、医疗健康、传媒等垂直领域的AI布局加速。

(2)生成式AI应用登记属地分布(共43项)

地区 登记数量
上海市 22
江苏省 7
山东省 4
湖南、广西、天津、福建 各2
辽宁、西藏 各1

观察结论:

  • 上海独占半壁江山(51.2%),显示出其在AI应用场景创新、中小企业孵化及公共服务智能化方面的领先优势。
  • 登记类应用更偏向轻量化、垂直化、服务型AI产品(如AI求职助手、疫苗千问、最美输入法等),与备案的大模型形成“底座+应用”生态。

三、行业领域与典型应用场景

(1)主要行业覆盖

通过对备案单位及模型名称分析,可归纳出以下重点行业:

行业领域 代表模型/单位 特点
智能制造/工业 浪潮澜慧、同聪大模型、天工开物、今日钢铁 聚焦设备运维、工业设计、供应链优化
媒体与内容生成 观观智媒体、深报智汇、优酷大屏AI、上观新闻AI助手 AIGC在新闻、视频、广告中的深度应用
政务与公共服务 星辰政务、数广政通、疫苗千问、政融智能办公 政务问答、疫情防控、人社服务智能化
金融与法律 法衡法律大模型、语燕(常熟农商行)、创元智能客服 合规审查、智能客服、风控辅助
医疗健康 商汤大医、睿愈FuelX、智梦可健康助手 诊疗辅助、健康管理、慢病干预
教育与培训 ETS大模型、敏学教育、AI求职助手 语言测评、个性化学习、职业规划
汽车与出行 小米多端融合、特斯拉xBot、奔驰虚拟助手、Cami伴驾精灵 车机交互、客户服务、智能座舱
电商与零售 安利AI助手、智慧商业ChatMall、小美(省心购) 用户导购、营销文案生成、私域运营

(2)典型应用场景亮点

  • “具身智能”初现:南京天创电子“天算具身智能运维大模型”,标志AI从纯语言向物理世界操作延伸。
  • 政务AI精细化:上海“星辰政务”、广西“数广政通”体现“一网通办”向“智能帮办”升级。
  • 垂直领域深度定制:如“FoodSeek食问大模型”(食品行业)、“轻链LightChain服装大模型”(时尚产业),显示AI正深入细分赛道。

四、企业规模与主体类型

(1)企业类型分布

  • 科技公司主导:如追一科技、实在智能、华栖云、灵匠信息等AI原生企业。
  • 传统行业转型者:如海尔(盈康大脑)、TCL(星智大模型)、万达(智慧商业)、特来电(小特AI),体现“AI+产业”深度融合。
  • 高校与科研机构参与:东南大学备案“法衡法律大模型”,天府绛溪实验室推出“天绛·诸葛大模型”,显示产学研协同。
  • 外资/合资企业积极布局:梅赛德斯-奔驰、特斯拉、沃尔沃均在华备案AI助手,反映跨国企业本地化AI战略。

(2)中小企业活跃度高

尤其在广东、上海、江苏等地,大量中小型科技公司(如“群迷科技”“松果印记”“九点半科技”)推出特色化AI应用,受益于地方低门槛登记政策与孵化器支持。

五、政策驱动与区域激励机制

多地已将大模型备案与政府补贴、项目扶持、采购优先挂钩:

北京通州、亦庄、上海、福建、广东(广州、深圳)、武汉、杭州、无锡、威海等地都陆续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扶持政策等相关的政策补贴及兑现通州。其中北京通州、广州海珠、武汉东湖等地除了通过大模型备案有一定的补贴之外,深度合成算法通过亦有20万补贴。随着各地AI政策的发布,资源会更多的向这些地区倾斜。

六、总结与展望

核心发现:

  1. 区域马太效应显现:长三角、珠三角持续领跑,京津冀地区最近增长较为缓慢,中西部省份加速追赶。
  2. 从通用走向垂直:行业大模型成为主流,聚焦解决具体业务痛点。
  3. “备案+登记”双轨制成熟:大模型作为基础设施备案,轻应用通过登记快速上线,形成敏捷创新生态。
  4. 政策红利释放:地方政府通过补贴、场景开放、算力支持等方式,强力推动AI落地。

建议:

  • 企业:结合自身行业优势,开发垂直领域小而美模型,及时申请备案及登记,争取合规上线,并积极申请地方政策支持。
  • 地方政府:避免盲目跟风建“大模型”,应聚焦本地产业需求,打造特色AI应用场景。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