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LLM API:环境配置与多轮对话演示
本文介绍了LLM API的基础使用,重点讲解了环境变量配置和多轮对话实现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如何通过命令行或Python设置环境变量来存储API密钥;2)使用os.getenv()获取环境变量值;3)单轮对话API调用示例;4)多轮对话的实现原理(手动保存上下文)和代码演示;5)流式输出的实现方法。文章强调使用国内大模型API的门槛较低,无需深入理解AI原理,适合初学者快速上手。通过示例代码展
初识LLM API:环境配置与多轮对话演示
前言
其实AI应用并不是一个什么很高大上的东西,你可以将它当作一个文字的"调库"行为,"调库"只需要知道库名就行了,这里实际也是如此。甚至你只需要知道你想问什么,将你的消息作为输入,就能从大模型得到输出。而这个"库"本身,是已经部署好了的,对于这样的一个黑盒的使用并没有太多的技术要求,不用担心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因为这里并不需要你对AI本身有了解,也不需要你去训练一个AI,只是使用它。
毕竟在ChatGPT发布(2022.11.30)之前,AI应用并不广泛被需要,这是大模型兴起之后的自然产物。
使用国内大模型API是为了降低获取门槛。(不过获取步骤确实稍微复杂点,有种国内外教科书风格的差异感)
这里假设你已经获取到了API KEY
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参考0. 大模型API获取步骤,阿里云将这个 API 命名为DASHSCOPE_API_KEY(灵积是阿里云推出的模型服务平台,DashScope 是灵积的英文名),不过为了更加通用,我们还是将其命名为OPENAI_API_KEY。
环境变量配置
环境变量是操作系统中以键值对形式存储的配置项,常用于保存敏感信息(如 API 密钥、数据库连接地址等),这样可以避免将这些私密的信息直接写在代码中。
你可以通过操作系统设置环境变量,或者直接在 Python 脚本中设置,二选一。
在命令提示符 (Windows) 中设置:
set OPENAI_API_KEY=your-api-key
通过 Python 程序设置环境变量:
import os
os.environ['OPENAI_API_KEY'] = 'your-api-key'
os.getenv()
os.getenv() 是 Python 中 os 模块的一个函数,用于获取系统环境变量的值,语法:
os.getenv('VARIABLE_NAME', default_value)
'VARIABLE_NAME': 要获取的环境变量的名称。default_value(可选): 如果环境变量不存在,可以指定一个默认值,当环境变量未设置时将返回该默认值。
示例:
假设你已经配置好了 DASHSCOPE_API_KEY 的环境变量,并且你想在 Python 脚本中访问它:
import os
api_key = os.getenv('OPENAI_API_KEY')
print(api_key) # 如果环境变量已设置,它将输出对应的值。
如果该环境变量没有设置,并且你希望提供一个默认值:
api_key = os.getenv('OPENAI_API_KEY', 'default_key')
print(api_key) # 如果环境变量没有设置,它将输出 'default_key'。
演示
阿里 API
首先命令行安装 openai 库。
pip install openai
单轮对话
在安装完成后,用 Python 进行访问尝试,在这里我们使用通义千问-Turbo 进行演示。
from openai import OpenAI
import os
def get_response():
client = OpenAI(
api_key=os.getenv('OPENAI_API_KEY'), # 如果你没有配置环境变量,使用"your-api-key"替换
base_url="https://dashscope.aliyuncs.com/compatible-mode/v1",
)
completion = 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
model="qwen-turbo",
messages=[
{'role': 'system', 'content': 'You are a helpful assistant.'},
{'role': 'user', 'content': '你是谁?'}
]
)
print(completion.model_dump_json())
get_response()
注意:不要误用成 api_key=os.getenv("your-api-key"),os.getenv()用于获取对应系统环境变量的值,API本身并不是这个环境变量,正确的用法是 api_key="your-api-key"。
否则你就会遇到一个对于新手来讲不够直接的报错:OpenAIError: The api_key client option must be set either by passing api_key to the client or by setting the OPENAI_API_KEY environment variable。
多轮对话
之前的代码只提供了单轮的对话,没有历史记录,没有上下文,只是一个简单的临时对话,你可以将其理解为无痕浏览,关了就没了。
接下来,我们介绍多轮的对话,这里的轮指的是一次问答。模型本身并不会因为你的问题即时得到训练,所以也不会保留你之前的对话,那我们怎么去让模型知道呢?
答:朴素的手动保存上传。
from openai import OpenAI
import os
def get_response(messages):
api_key = os.getenv('OPENAI_API_KEY', 'TripleH')
if not api_key:
raise ValueError("请设置环境变量 OPENAI_API_KEY")
client = OpenAI(
api_key=api_key,
base_url="https://dashscope.aliyuncs.com/compatible-mode/v1",
)
completion = 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
model="qwen-turbo",
messages=messages
)
return completion
messages = [{'role': 'system', 'content': 'You are a helpful assistant.'}]
# 您可以自定义设置对话轮数,当前为3
for i in range(3):
try:
user_input = input("请输入:")
# 将用户问题信息添加到messages列表中,这部分等价于之前的单轮对话
messages.append({'role': 'user', 'content': user_input})
# 获取模型响应
response = get_response(messages)
# 检查响应是否有效
if not response or not response.choices or len(response.choices) == 0:
print("错误:模型返回了空响应")
continue
assistant_output = response.choices[0].message.content
# 检查输出内容是否为空
if assistant_output is None:
print("错误:模型返回的内容为空")
continue
# 将大模型的回复信息添加到messages列表中,这里是历史记录,保存上下文
messages.append({'role': 'assistant', 'content': assistant_output})
print(f'用户输入:{user_input}')
print(f'模型输出:{assistant_output}')
print('\n')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发生错误:{str(e)}")
print("请检查API密钥是否正确,网络连接是否正常\n")
流式输出
语言模型并不是直接得出完整的一句话,而是一个字一个字(其实是 Token,为了更大白话一点这里用字帮助理解)去生成的。前面的对话都是直接获取到了最终的生成结果,我们怎么得知它具体是怎么来的呢?
下面这部分相当于之前的单轮对话,只是改变了输出方式。
from openai import OpenAI
import os
def get_response_stream(messages):
api_key = os.getenv('OPENAI_API_KEY', 'TripleH')
if not api_key:
raise ValueError("请设置环境变量 OPENAI_API_KEY")
client = OpenAI(
api_key=api_key,
base_url="https://dashscope.aliyuncs.com/compatible-mode/v1",
)
stream = 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
model="qwen-turbo",
messages=messages,
stream=True # 启用流式输出
)
return stream
messages = [{'role': 'system', 'content': 'You are a helpful assistant.'}]
# 您可以自定义设置对话轮数,当前为3
for i in range(3):
try:
user_input = input("请输入:")
# 将用户问题信息添加到messages列表中,这部分等价于之前的单轮对话
messages.append({'role': 'user', 'content': user_input})
# 获取流式响应
stream = get_response_stream(messages)
# 打印用户输入
print(f'用户输入:{user_input}')
print('模型输出:', end='', flush=True)
# 累积完整响应内容
assistant_output = ""
# 处理流式响应,逐块打印
for chunk in stream:
if chunk.choices and len(chunk.choices) > 0:
delta = chunk.choices[0].delta
if hasattr(delta, 'content') and delta.content:
content = delta.content
print(content, end='', flush=True) # 实时打印,不换行
assistant_output += content
print('\n') # 流式输出结束后换行
# 检查输出内容是否为空
if not assistant_output:
print("错误:模型返回的内容为空")
continue
# 将大模型的回复信息添加到messages列表中,这里是历史记录,保存上下文
messages.append({'role': 'assistant', 'content': assistant_output})
print('\n')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发生错误:{str(e)}")
print("请检查API密钥是否正确,网络连接是否正常\n")
Q:为什么要获取流式输出?
使用直接的对话模式需要等待大模型生成结束后,才传回每个部分拼接后的结果,而流式输出可以实时了解到生成的信息,让使用者在模型生成的时候进行阅读,从而利用上中间的等待时间,这是一个可以同步进行的事情,等待浪费了我们的时间。毕竟有些回答刚一开口就可以否决掉。
常见问题
通义千问、灵积、DashScope、百炼是什么关系?
- 通义千问是阿里云研发的大语言模型;
- 灵积是阿里云推出的模型服务平台,提供了包括通义千问在内的多种模型的服务接口,DashScope是灵积的英文名,两者指的是同一平台;
- 百炼是阿里云推出的一站式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同时也提供模型调用服务。
我如果想调用通义千问模型,是要通过灵积平台还是百炼平台?
对于需要调用通义千问模型的开发者而言,通过灵积平台与百炼平台调用通义千问模型都是通过 dashscope SDK 或 OpenAI 兼容或 HTTP 方式实现。
两个平台都可以获取到 API-KEY,且是同步的。因此您只需准备好计算环境,并在两个平台任选其一创建 API-KEY,即可发起通义千问模型的调用。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