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 Octoverse 2025:开发者已达1.8亿、TypeScript 成第一语言,AI 工具成开发者标配
此外,小众语言呈现差异化增长:Luau(Roblox 脚本语言,同比增长 194%)、Typst(LaTeX 替代方案,同比增长 108%)、Astro**(轻量前端框架,同比增长 78%)、Blade(Laravel 模板引擎,同比增长 67%)等在细分领域快速崛起,反映开发场景日益多元化。且其应用集中在 “高星标、大规模” 的成熟项目中,从开发者规模看,全球 GitHub 开发者总量超 1.8

前几天,Github 发布了 Octoverse 2025 报告。这篇以 “增长” 为核心主题的报告,通过多维度数据呈现全球开发者生态、技术选择与行业变革:全球开发者社区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扩张,AI 已从 “可选工具” 变为 “标配能力”,TypeScript** 重塑语言格局,而新兴市场正成为开源增长的核心动力。

核心总结
- GitHub 开发者超 1.8 亿,过去一年新增 3600 万,平均每秒就有 1 人加入,80% 新开发者首周就用 Copilot free 来开发
- TypeScript 第一次超过 Python 和 JavaScript,成了最常用的语言;Python 在 AI 领域还是最火的
- 印度去年新增 520 万开发者,是开源贡献者最多的国家,按趋势 2030 年全球每 3 个新开发者就有 1 个来自印度
- AI 相关的开源项目增长最快,比如 vllm 这些,但很多开源仓库都没有贡献者指南,管理跟不上
- GitHub 上有 430 万 AI 相关仓库,Copilot 智能体能帮忙写代码、提请求,还能自动修复一些漏洞
- 关键漏洞修复变快了 30%,但权限漏洞变多了,15.1 万仓库受影响,很多是 AI 生成代码没做好权限检查
2025年 GitHub 核心现状:创纪录的增长规模
2025 年是 GitHub 历史上增长最快的一年,开发者数量与项目活跃度均突破峰值,平台作为全球开发者协作核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从开发者规模看,全球 GitHub 开发者总量超 1.8 亿,过去一年(2024 年 9 月 - 2025 年 8 月)新增 3600 万,同比增长 23%,平均每秒新增 1 名开发者。新增开发者呈现显著地域多样性:每分钟约 25 名来自亚太地区、12 名来自欧洲、6.5 名来自非洲与中东、6 名来自拉丁美洲,其中印度单国新增超 500 万开发者,占全球新增总量的 14% 以上。

项目活跃度同样创下新高:2025 年 GitHub 代码仓库总数达 6.3 亿个,新增 1.21 亿个;私有仓库新增 5800 万个(同比增长 33%),占比提升,反映企业级开发向 GitHub 集中的趋势;公共仓库达 3.95 亿个(同比增长 19%),仍是开源生态核心载体。开发者日常操作频次大幅提升:每分钟创建超 230 个新仓库,每月合并 4320 万次拉取请求(同比增长 23%),全年代码提交近 10 亿次(同比增长 25.1%),仅 2025 年 8 月单月提交量就达近 1 亿次。
GitHub Copilot:驱动增长的关键变量
2024 年 12 月 “GitHub Copilot Free” 的推出,打破了 GitHub 长期稳定的增长规律,成为开发者注册与项目活跃的核心推动力。
Copilot Free 上线后, 新开发者注册量超出去年同期预测值,且 AI 工具渗透率快速提升:80% 的新开发者在加入 GitHub 的第一周就会使用 Copilot,表明 AI 辅助工具已从 “可选功能” 变为新开发者的 “默认需求”。

Copilot 对开发效率的提升已量化显现:2025 年 3 月 preview of Copilot coding agent、4 月 Copilot code review 功能相继上线后,开发者问题关闭效率明显提升,3 月关闭问题数量较 2 月增加 140 万,7 月单月关闭问题达 550 万,创历史最高;同时代码提交频次加快,5 月起月均代码推送突破 900 万次,拉动全年提交量增长。此外,Copilot 在安全领域作用凸显,Copilot Autofix 功能每月在 6000 + 仓库修复 “访问控制漏洞”,在 3000 + 仓库修复 “注入漏洞”,成为自动化安全防护的重要工具。

编程语言格局:TypeScript 登顶,Python 主导 AI 领域

2025 年 8 月成为 GitHub 编程语言格局的关键转折点 —— 按贡献者数量统计,TypeScript 首次超越 Python 与 JavaScript,成为最常用语言,这是近十年最显著的语言地位变动。TypeScript 和 Python 合计贡献者超过 520 万。AI 不仅加快代码速度,还在影响团队选择何种语言来将 AI 生成的代码投入生产环境。

TypeScript 的增长源于生态与技术需求双重支撑:2025 年新增贡献者 105.4 万(同比增长 66.63%),核心驱动因素包括主流前端框架(React、Vue、Svelte 等)默认采用 TypeScript 搭建项目,降低入门门槛;其类型安全特性与 AI 辅助编码高度适配,能减少 AI 生成代码在生产环境的故障风险,成为企业级项目优先选择。
Python 虽在总使用量上被超越,但在 AI 与数据科学领域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2025 年贡献者达 260 万(同比增长 48.78%),58.2 万余个 AI 标签仓库使用 Python(同比增长 50.7%),占所有 AI 项目近 50%;Jupyter Notebook** 作为 AI 实验核心工具,应用于 40.3 万余个仓库(同比增长 17.8%),仍是模型训练、数据分析、算法原型开发的 “标配环境”。
此外,小众语言呈现差异化增长:Luau(Roblox 脚本语言,同比增长 194%)、Typst(LaTeX 替代方案,同比增长 108%)、Astro**(轻量前端框架,同比增长 78%)、Blade(Laravel 模板引擎,同比增长 67%)等在细分领域快速崛起,反映开发场景日益多元化。

全球开发者地域分布:新兴市场崛起与2030年预测

从当前数据看,印度已成为全球开发者增长的 “核心引擎”:2025 年印度新增开发者 520 万,;按 GitHub 数据团队预测,到 2030 年印度开发者数量将达 5750 万,占全球新开发者总量的 1/3,成为全球第一大开发者市场。

其他新兴市场同样表现亮眼:亚太地区除印度外,日本、印尼增速显著 —— 日本受益于数字转型政策,开发者数量较 2020 年增长 3 倍;印尼开发者达 437 万(2020 年为 90 万),占东南亚数字经济近 50%,成为区域核心。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新增 320 万开发者,主要依赖美国 / 欧盟企业的远程招聘与金融科技创业生态爆发。非洲与中东新增 340 万开发者,移动设备普及、社区编程训练营与本地 LLM 应用,成为推动增长的关键因素。

成熟市场则保持稳定增长:美国仍是开发者人口总量第一的国家(2800万),但开发者增速放缓;欧洲(德国、英国、法国)依赖云基础设施投入与 AI 领域投资,新增 630 万开发者。

开源生态:AI 项目主导,治理滞后成挑战
2025 年开源生态保持高活力,贡献量与项目数量均创历史新高,但同时面临治理滞后问题。

从活跃度看,2025 年全球开源贡献达 11.2 亿次(同比增长 13%),合并拉取请求 5.187 亿次(同比增长 29%);3 月成为 “GitHub 开源新贡献者最多的月份”,新增首次贡献者 25.5 万名。

项目层面,AI 基础设施项目成为绝对主力 —— 贡献者增长最快的 10 个开源项目中,6 个为 AI 相关,其中 vllm-project/vllm 成为贡献者数量最多的开源仓库,超过传统热门项目 microsoft/vscode、home-assistant/core。

但开源治理滞后问题凸显:仅 5.5% 的开源仓库提供 “贡献者指南”,2% 配备 “行为准则”,远低于 63% 的 README 文件覆盖率;这导致新贡献者入门门槛高,项目协作中易出现冲突。此外,OpenSSF Scorecard(开源安全评分标准)的采用率虽在头部项目中达 94%(前 50 名项目中 47 个使用),但中小项目的安全配置率仍不足 30%,存在潜在风险。
从贡献者分布看,开源生态呈现 “全球化” 特征:印度超越美国成为 “开源贡献者最多的国家” ,巴西、印尼进入前 5 名;美国虽贡献总量第一,但人均贡献频次下降,反映开源生态的 “去中心化” 趋势。

安全实践:自动化提升与新风险并存
2025 年开发者安全实践的 “自动化程度” 显著提升,但同时涌现出新的安全风险,整体呈现 “机遇与挑战并存” 的态势。

自动化工具的应用大幅提升安全效率:2025 年配置 Dependabot 的仓库达 84.6 万个(同比增长 137%),该工具能自动检测依赖项漏洞并提交修复 PR,推动严重漏洞修复速度加快 30%—— 平均修复时间从 2024 年的 37 天缩至 26 天。

同时,GitHub Actions 的使用量增长 35%,11.5 亿分钟的免费 CI/CD 时长被用于公共项目的安全测试,进一步降低安全防护门槛。
但新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访问控制漏洞” 取代 “注入漏洞”,成为 CodeQL 检测到的最常见风险(15.1 万余个仓库被标记,同比增长 172%),主要源于两方面:AI 生成的代码中常缺失权限校验逻辑,导致未授权访问;CI/CD 管道的权限配置不当,引发数据泄露风险。此外,尽管 Copilot Autofix 能修复部分常见漏洞,但针对复杂业务逻辑的安全问题,仍需人工介入,安全防护的 “人机协同” 模式尚未完全成熟。

生成式 AI 与 Agentic :从实验到日常工程
2025 年生成式 AI 与智能体工具从 “技术实验” 进入 “日常开发工程”,成为重塑开发流程的核心力量。

从项目规模看,AI 相关仓库总数突破 430 万个,较 2023 年近乎翻倍;113 万 + 公共仓库引入 LLM SDK(同比增长 178%),其中 69.3 万余个是过去 12 个月新增,涉及 OpenAI、Anthropic、Mistral 等主流模型的集成。从贡献者来看,每月有 20 万 + 开发者为 AI 项目提交代码,2025 年 5 月贡献者数量达峰值 20.68 万(同比增长 132%),反映 AI 开发已从 “小众领域” 变为 “大众方向”。


智能体工具的落地是关键突破:GitHub Copilot coding agent 自上线后,5-9 月协助创建超 100 万次拉取请求,能自动完成代码生成、测试执行、PR 创建等流程;且其应用集中在 “高星标、大规模” 的成熟项目中,表明企业级团队已开始将智能体用于核心开发环节。此外,AI 对工具链的影响逐步深化 —— 开发者选择 IDE、框架时,会优先考虑 “是否适配 AI 工具”,如本地 LLM 运行器 Ollama、RAG 框架 Rag**flow 的快速增长,均源于对 AI 工作流的适配。
完整报告:https://github.blog/news-insights/octoverse/octoverse-a-new-developer-joins-github-every-second-as-ai-leads-typescript-to-1/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