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类大模型APP的性能指标需紧密围绕“用户实时创作体验”设计,核心是**“快响应、低卡顿、稳运行、少耗电”——既要避免用户输入后长时间等待,也要防止创作过程中因性能问题(如闪退、发烫)中断思路。以下从响应速度、资源占用、稳定性、兼容性**四大核心维度,结合创作场景(短文案生成、长文本续写、多轮修改)定制性能指标,并明确阈值与测试场景。

一、核心性能指标:响应速度(用户最直观感知)

响应速度直接决定“创作流畅度”,需拆解用户操作的关键节点,针对性设定指标,避免通用化阈值。

指标名称 定义(创作场景关联) 阈值要求(分场景) 测试方法
首次推理响应时间 用户输入创作指令(如“写3条咖啡文案”)后,模型返回首段内容的时间(不含网络请求耗时,本地模型) - 短文案(≤300字):≤1.5秒
- 中长文本(300-1000字):≤3秒
- 长文本(>1000字):≤5秒(需支持“分段落实时输出”,首段≤3秒)
用PerfDog记录从“用户点击生成”到“UI显示首字符”的耗时,重复10次取平均值
多轮修改响应时间 用户提出修改指令(如“把文案改得更文艺”)后,模型返回调整后内容的时间 ≤1.2秒(短修改,如风格微调);≤2.5秒(大修改,如结构重排) 模拟多轮对话,记录“发送修改指令→新内容显示”的耗时
上下文加载速度 续创作时(如“接着上一段写小说”),模型加载历史对话/创作内容的时间 ≤0.8秒(历史内容≤5000字);≤1.5秒(历史内容5000-1万字) 预存不同长度的历史文本,记录“点击续写→加载完成”的耗时
批量生成速度 用户一次生成多条内容(如“写5条产品宣传语”)的总耗时 单条平均≤1秒,5条总耗时≤4秒(避免“逐条等待”,支持批量并行处理) 调用批量生成接口,记录从“提交指令→所有内容显示”的总耗时

二、关键性能指标:资源占用(避免卡顿/闪退/发烫)

创作类APP用户可能长时间使用(如连续写30分钟小说),需控制CPU、内存、电量占用,防止影响设备体验或中断创作。

指标名称 定义(创作场景关联) 阈值要求(分设备类型) 测试方法
前台内存峰值 APP在创作过程中(如生成1000字文本)的最大内存占用(避免因内存不足被系统杀后台) - 旗舰机(如iPhone 15 Pro、安卓旗舰):≤300MB
- 中端机(如iPhone 13、安卓中端):≤250MB
- 入门机(如iPhone SE 3):≤200MB
用Xcode Instruments(iOS)/Android Profiler记录内存变化,取生成过程中的峰值
CPU占用率(峰值) 模型推理时的最大CPU占用(避免设备发烫、UI卡顿) - 单核心占用:≤80%
- 多核心平均占用:≤50%(避免独占CPU资源)
记录“文本生成中”的CPU实时占用,取10次生成的峰值平均值
后台内存占用 APP切换到后台(如用户临时切微信)时的内存占用(避免被系统回收,导致创作内容丢失) ≤100MB(后台驻留≤10分钟);超过10分钟自动释放至≤50MB 切换后台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内存占用
连续创作耗电量 连续1小时创作(含10次短文本生成+5次长文本续写)的设备电量消耗 ≤15%(基于满电状态,避免用户因APP耗电快中断创作) 用功耗仪或系统电量统计,记录1小时前后的电量差值

三、基础性能指标:稳定性(保障创作不中断)

稳定性是创作体验的“底线”——用户在写小说、改文案时,闪退、无响应(ANR)会直接导致内容丢失,需严格控制故障概率。

指标名称 定义(创作场景关联) 阈值要求 测试方法
崩溃率(Crash Rate) APP在创作过程中(如生成、修改、保存)发生崩溃的次数占总创作次数的比例 ≤0.1‰(即每1万次创作崩溃≤1次),且无“必现崩溃”(如特定指令触发100%崩溃) 线上用Firebase Crashlytics/友盟统计,线下模拟1万次创作操作记录崩溃数
无响应率(ANR Rate) 创作时APP出现“无响应”(点击无反应、文本不刷新)的次数占总操作次数的比例 ≤0.05‰(每2万次操作ANR≤1次),且ANR持续时间≤3秒(超过3秒视为严重问题) 线下用Monkey工具模拟高频操作(如连续点击生成/修改),记录ANR次数
长时运行稳定性 连续2小时创作(含20次生成、15次修改、5次保存)中,APP无崩溃、无内存泄漏的概率 100%无崩溃;内存泄漏量≤10MB(即2小时内内存增长≤10MB,避免越用越卡) 长时间循环执行创作操作,实时监控内存变化和崩溃日志
热更新稳定性 模型/功能热更新时(如后台更新创作模板),不中断当前创作(如正在写的文案不丢失、不闪退) 热更新成功率≥99.5%;更新过程中创作操作响应延迟增加≤0.5秒(用户无明显感知) 模拟热更新时执行创作操作,验证内容完整性和响应速度

四、场景化性能指标:兼容性(覆盖多设备/系统)

创作类APP用户设备差异大(从入门机到旗舰机,iOS/Android不同版本),需确保不同设备上性能一致,无“部分机型卡顿、部分机型流畅”的情况。

指标名称 定义(创作场景关联) 阈值要求 测试方法
机型适配性能达标率 主流机型(覆盖80%用户的Top 20机型)中,“首次推理响应时间≤3秒+内存峰值≤300MB”的机型比例 ≥98%(仅允许2%的非主流机型因硬件限制不达标,且需提示“建议升级设备”) 在云真机平台(如Testin、BrowserStack)的Top 20机型上逐一测试,统计达标数
系统版本兼容性 在目标系统版本(iOS 15+/Android 10+)中,APP性能指标(响应时间、崩溃率)达标比例 - iOS:iOS 15/16/17/18版本达标率100%
- Android:Android 10-14版本达标率≥99%
在各系统版本的模拟器/真机上测试核心性能指标
多模态创作性能(如有) 若支持“文本生成+图像生成”(如文案配封面图),图像生成的响应时间与资源占用 图像生成(512×512像素):≤3秒;生成时CPU占用≤60%(避免影响文本创作的流畅度) 同时执行“文本生成+图像生成”,记录双任务的性能数据

五、指标优先级与实施建议

  1. 优先级排序

    • 最高优先级:首次推理响应时间(用户实时等待)、崩溃率(避免内容丢失);
    • 中高优先级:多轮修改响应时间(用户高频操作)、内存峰值(避免闪退);
    • 基础优先级:后台内存占用、系统兼容性(覆盖边缘场景)。
  2. 测试工具选型

    • 响应速度/资源占用:PerfDog(跨平台)、Xcode Instruments(iOS)、Android Profiler(Android);
    • 稳定性:Firebase Crashlytics(崩溃统计)、Monkey(压力测试);
    • 兼容性:Testin云真机(多机型测试)、BrowserStack(多系统版本)。
  3. 用户场景化测试
    模拟真实创作流程(如“写咖啡文案→修改2次→生成3条备选→续写下一章小说”),而非孤立测试单个指标,确保全流程性能达标。


创作类大模型APP性能测试用例模板,覆盖“响应速度、资源占用、稳定性、兼容性”四大核心模块,结合“短文案生成、长文本续写、多轮修改”等创作场景设计,可直接复用或根据APP细分场景(如短视频文案、剧本创作)调整。模板包含“用例基础信息+测试场景+详细步骤+预期结果”,兼顾可执行性与可追溯性。

创作类大模型APP性能测试用例模板

一、用例基础信息(通用字段)

字段名称 说明/示例
用例ID PERF-模块-序号(如PERF-RESP-001)
测试模块 响应速度/资源占用/稳定性/兼容性
测试指标 首次推理响应时间/内存峰值/崩溃率/机型适配达标率
测试环境 设备类型(如iPhone 15 Pro(iOS 18)、小米14(Android 14))、网络(本地推理无网络/云端推理需WiFi 5G)
测试工具 PerfDog(响应时间/资源监控)、Xcode Instruments(iOS内存)、Android Profiler(Android CPU)、Firebase Crashlytics(崩溃统计)、Testin云真机(多机型)
前置条件 1. APP为最新正式版本,无后台残留进程;2. 测试设备电量≥80%,关闭省电模式;3. 本地模型已预加载(若为端侧APP)/云端API接口正常(若为云端APP)

二、分模块测试用例(核心场景)

模块1:响应速度测试(用户最直观感知)

用例ID 测试场景 测试步骤 预期结果 实际结果 测试人员 测试时间
PERF-RESP-001 首次推理响应时间(短文案) 1. 打开APP,进入“文案创作”页面;
2. 输入指令:“写3条咖啡饮品宣传文案(每条≤100字)”;
3. 点击“生成”按钮,用PerfDog记录“点击瞬间→UI显示首段文字(首个字符)”的耗时;
4. 重复测试10次,取平均值。
1. 单次耗时≤1.5秒;
2. 10次测试平均值≤1.2秒;
3. 无单次耗时>2秒的情况。
PERF-RESP-002 首次推理响应时间(长文本) 1. 打开APP,进入“小说续写”页面;
2. 输入指令:“写一段校园悬疑小说开头(1500字左右)”;
3. 点击“生成”,记录“点击→首段文字显示”耗时(需支持“分段实时输出”);
4. 记录“点击→全文生成完成”总耗时;
5. 重复测试5次,取平均值。
1. 首段显示耗时≤3秒;
2. 全文生成总耗时≤5秒;
3. 分段输出过程无卡顿(每段间隔≤1秒)。
PERF-RESP-003 多轮修改响应时间 1. 基于PERF-RESP-001生成的咖啡文案,输入修改指令:“把第2条文案改得更文艺,加入‘落日’元素”;
2. 点击“修改”,用PerfDog记录“指令提交→修改后文案显示”耗时;
3. 重复修改3次(每次指令不同,如“加幽默感”“缩短至80字”),取平均值。
1. 单次修改耗时≤1.2秒;
2. 3次修改平均值≤1秒;
3. 修改过程无“白屏”“加载转圈>2秒”。
PERF-RESP-004 上下文加载速度(续创作) 1. 预存1篇5000字的小说草稿(已保存在APP内);
2. 打开APP,进入“续写”页面,选择该草稿;
3. 点击“加载历史内容”,记录“点击→历史文本完全显示+可输入续写指令”的耗时;
4. 更换1万字草稿,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
1. 5000字草稿加载≤0.8秒;
2. 1万字草稿加载≤1.5秒;
3. 加载过程无页面卡顿、文本错位。

模块2:资源占用测试(避免卡顿/闪退/发烫)

用例ID 测试场景 测试步骤 预期结果 实际结果 测试人员 测试时间
PERF-RESOURCE-001 前台内存峰值(旗舰机) 1. 测试设备:iPhone 15 Pro(iOS 18)/小米14(Android 14);
2. 打开Xcode Instruments/Android Profiler,连接设备并监控APP内存;
3. 进入创作页面,生成1篇1000字文案+1次多轮修改+1次续写;
4. 记录整个过程中的内存峰值。
1. 内存峰值≤300MB;
2. 生成/修改/续写完成后,内存回落≥50%(无内存泄漏迹象)。
PERF-RESOURCE-002 前台内存峰值(入门机) 1. 测试设备:iPhone SE 3(iOS 17)/Redmi Note 12(Android 13);
2. 步骤同PERF-RESOURCE-001,生成500字文案+2次修改;
3. 记录内存峰值。
1. 内存峰值≤200MB;
2. 无因内存不足触发的APP闪退。
PERF-RESOURCE-003 CPU占用率(生成场景) 1. 测试设备:iPhone 13(iOS 17);
2. 用PerfDog监控CPU实时占用;
3. 连续执行3次“生成800字散文”操作,记录每次生成过程中的CPU峰值;
4. 取3次峰值的平均值。
1. 单核心CPU峰值≤80%;
2. 多核心平均CPU占用≤50%;
3. CPU高占用持续时间≤3秒(避免设备发烫)。
PERF-RESOURCE-004 连续创作耗电量 1. 测试设备:满电状态的iPhone 14(iOS 18);
2. 关闭设备其他后台APP,仅保留测试APP;
3. 连续1小时执行创作操作(每10分钟:生成1条短文案+2次修改+1次续写);
4. 记录1小时前后的设备电量差值。
1. 1小时耗电量≤15%;
2. 创作过程中设备无明显发烫(机身温度≤40℃)。

模块3:稳定性测试(保障创作不中断)

用例ID 测试场景 测试步骤 预期结果 实际结果 测试人员 测试时间
PERF-STABLE-001 崩溃率测试(高频操作) 1. 用Monkey工具模拟高频创作操作:点击生成(500次)、修改(300次)、保存(200次),共1000次操作;
2. 用Firebase Crashlytics记录崩溃次数;
3. 重复测试10轮(共1万次操作)。
1. 1万次操作崩溃次数≤1次(崩溃率≤0.1‰);
2. 无必现崩溃(如特定指令触发100%崩溃)。
PERF-STABLE-002 长时运行稳定性 1. 打开APP,进入“小说创作”页面;
2. 连续2小时执行操作:每15分钟生成1段500字小说+1次续写+1次保存;
3. 用PerfDog监控内存变化,记录是否有崩溃、ANR;
4. 结束后检查创作内容是否完整(无丢失)。
1. 2小时内无崩溃、无ANR(无响应);
2. 内存泄漏量≤10MB(2小时内内存增长≤10MB);
3. 所有创作内容保存完整。
PERF-STABLE-003 热更新稳定性 1. 测试环境:APP后台存在“创作模板热更新”任务;
2. 进入APP,执行“生成3条美妆文案”操作(热更新同时进行);
3. 记录生成响应时间、是否闪退、文案是否完整;
4. 重复测试20次。
1. 热更新成功率≥99.5%(20次中≤1次更新失败);
2. 生成响应时间较平时增加≤0.5秒;
3. 无闪退、文案无丢失。

模块4:兼容性测试(覆盖多设备/系统)

用例ID 测试场景 测试步骤 预期结果 实际结果 测试人员 测试时间
PERF-COMP-001 主流机型适配达标率 1. 登录Testin云真机平台,选择覆盖80%用户的Top 20机型(含iOS/Android);
2. 每台机型执行核心场景:生成500字文案(记录响应时间)、监控内存峰值;
3. 统计“响应时间≤3秒+内存峰值≤300MB”的机型数量。
1. 达标机型数量≥19台(达标率≥95%);
2. 未达标机型仅为非主流入门机(占用户比<1%),且提示“建议升级设备”。
PERF-COMP-002 iOS系统版本兼容性 1. 测试设备:iPhone 12(iOS 15)、iPhone 13(iOS 16)、iPhone 15(iOS 17/18);
2. 每台设备执行“生成300字文案+1次修改”,记录响应时间、崩溃情况;
3. 统计达标设备数量。
1. 4个系统版本均达标(响应时间≤1.5秒,无崩溃);
2. 无因系统API变更导致的功能异常(如iOS 18 Metal框架适配问题)。
PERF-COMP-003 多模态创作兼容性(如有) 1. 测试设备:支持图像渲染的Android旗舰机(如华为Mate 60 Pro);
2. 执行“生成咖啡文案+匹配封面图(512×512像素)”操作;
3. 记录图像生成响应时间、CPU占用;
4. 更换2台不同品牌旗舰机,重复测试。
1. 图像生成响应时间≤3秒;
2. CPU占用≤60%;
3. 图像无渲染错位、模糊(符合文案主题)。

三、模板使用说明

  1. 场景补充:若APP有细分场景(如“儿童故事创作”“短视频脚本生成”),可在“测试场景”列补充对应指令(如“写1段200字儿童睡前故事”),调整预期结果(如儿童故事生成响应时间≤2秒)。
  2. 数据记录:“实际结果”需填写具体数值(如“响应时间1.2秒”“内存峰值280MB”),而非“达标/不达标”,便于后续性能优化分析。
  3. 工具校准:测试前需校准工具(如PerfDog版本更新、Xcode Instruments配置正确),避免因工具误差导致数据失真。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