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用的舆情分析时代已经到来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被无数社交媒体内容包围,但真正能破除信息茧房还原舆情原貌却变得愈发困难。今天,我要介绍一个近期在GitHub上爆火的开源项目——微舆BettaFish,它不仅是一个多智能体舆情分析系统,更是一个完全从零实现不依赖任何框架的创新作品。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项目的作者只是一位20岁的大学生,最初只是为了完成课程作业。短短十几天内,它在GitHub上star数已超过1万,迅速登顶GitHub热榜第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什么是微舆?为什么它与众不同?

“微舆”(谐音"微鱼"),英文名BettaFish,是一种体型很小但非常好斗、漂亮的鱼,象征着"小而强大,不畏挑战"。

与传统舆情分析系统不同,微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情感分析或词云图。它实现了全自动化的舆情分析流程——从数据收集、多维度分析到报告生成,用户只需像聊天一样提出需求,系统就能自动分析国内外30多个主流社交媒体上的数百万条大众评论。

六大核心优势:超越传统舆情分析

微舆相比同类产品,拥有六大突出优势:

  1. AI驱动的全域监控:AI爬虫集群7x24小时不间断作业,全面覆盖微博、小红书、抖音、快手等10+国内外关键社媒,不仅能捕获热点内容,还能下钻至海量用户评论。
  2. 超越LLM的复合分析引擎:不仅依赖5类专业Agent,更融合了微调模型、统计模型等中间件,通过多模型协同确保分析结果的深度与准度。
  3. 强大的多模态能力:突破图文限制,能深度解析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内容,精准提取现代搜索引擎中的结构化多模态信息卡片。
  4. Agent"论坛"协作机制:为不同Agent赋予独特工具集与思维模式,引入辩论主持人模型,通过"论坛"机制进行链式思维碰撞与辩论,避免单一模型的思维局限。
  5. 公私域数据无缝融合:平台不仅分析公开舆情,还提供高安全性接口,支持将内部业务数据库与舆情数据无缝集成。
  6. 轻量化与高扩展性框架:基于纯Python模块化设计,实现轻量化、一键式部署,代码结构清晰,开发者可轻松集成自定义模型与业务逻辑。

核心架构:多智能体如何协同工作?

微舆系统的核心是其精巧的多智能体架构。它模拟了一个专业分析团队,每个成员各司其职,通过独特的"论坛机制"协同工作。

五大智能体分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QueryEngine(网页搜索专家):负责全网的广度搜索,使用Tavily搜索API,精通各种网页、新闻搜索。
  2. MediaEngine(多模态分析师):专门处理图片、视频和结构化信息卡片(如天气、股票),可配置为Gemini,充分利用其强大的多模态能力。
  3. InsightEngine(数据库侦探):深度挖掘项目私有的舆情数据库。可使用Kimi,对中文和长文本理解更出色。
  4. ForumEngine(论坛主持人):这是整个系统的"灵魂"!它不直接做研究,而是"主持会议",监控各个Agent的进展,总结讨论,引导研究方向。
  5. ReportEngine(首席报告撰写人):收集所有研究成果和讨论纪要,撰写最终的精美报告。

创新性的"论坛协作机制"

微舆最巧妙的地方在于其Agent间的协作方式。它没有使用复杂的消息队列或直接API调用,而是巧妙地使用了基于文件的异步通信,模拟了一个"论坛"。

整个工作流程如下:

  1. 发布任务:用户通过Flask主应用提交查询。
  2. 分头研究:三个分析师Agent(QueryEngine、MediaEngine和InsightEngine)并行启动,从各自领域收集信息。
  3. 上"论坛"发言:每个分析师有阶段性小结时,会将其写入自己的日志文件。
  4. 主持总结:ForumEngine(主持人)实时监控日志文件,当收集到足够多的"发言"后,它会触发自己的LLM大脑,对所有人的发言进行分析、总结、识别冲突,并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5. 发布"会议纪要":主持人把自己的总结和引导性发言,写入一个公共的forum.log文件。
  6. 迭代深化:三个分析师在各自的研究循环中,会定期通过forum_reader工具去"刷论坛",根据新引导调整研究方向。
  7. 生成报告:当所有分析师都完成工作,ReportEngine收集所有人的最终报告以及forum.log里的全部讨论记录,生成HTML报告。

这种"论坛机制"是一个天才的设计。它解耦了所有Agent,Agent之间不需要知道彼此的存在,它们只需要"向论坛发言"和"从论坛获取指引"。这种"主持-参与者"模式,比僵硬的"A到B"链条,或混乱的"全体@全体"广播,都要来得优雅和可控。

实战效果:以武汉大学舆情分析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微舆生成的报告质量令人惊叹。以系统自带的"武汉大学品牌声誉分析"为例,整个文档共25页,信息密度和冲击力都远超预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报告中,对于"图书馆事件"和"甲醛宿舍"等热点事件的分析尤为深入。不仅列出核心时间点,还把每个节点的情绪波动传播路径一一还原。

特别是在"甲醛宿舍事件"的分析中,情绪图表成为亮点——细分成"愤怒"“恐惧”“焦虑”"愤懑"四种情绪流向,并在四个时间节点下做出对比:曝光、校方回应、第三方报告、问题解决。每一步,情绪如何升温、如何转换、如何拐头,通通能看到。

报告最后甚至还包括SWOT分析,全面评估品牌声誉。

从技术角度看微舆的创新

混合框架设计

微舆在技术实现上采用了多种巧妙的设计:

  • 每个分析师Agent运行在独立的Streamlit应用中,方便了对单个Agent的调试和交互
  • 异构LLM配置:根据不同Agent的任务配置了不同的LLM(DeepSeek, Gemini, Kimi, Qwen),这是非常实用和降本增效的做法

节点式设计

每个Agent内部的逻辑(如:首次搜索、反思、总结)都被抽象成了BaseNode。这使得Agent的工作流变得非常清晰,易于扩展和维。

状态持久化

每个Agent的工作状态(State类)都会被实时保存为JSON。这意味着即使任务中途失败,也可以从断点恢复,非常"皮实。

广度延伸:从舆情监测到“商业决策外脑”的N种可能

微舆的野心不止于“舆情工具”,其README直言:“始于舆情,而不止于舆情”。通过简单修改Agent工具集的API参数与Prompt,可快速适配以下场景:

品牌公关:从"事后灭火"到"事前预警"

虚拟案例:设想某饮料品牌使用微舆监测抖音"试喝挑战"视频,发现"太甜了"关键词的方言版在特定地区评论区占比3天内飙升。Report Agent生成预警报告触发"区域口味优化"决策,避免潜在的品牌危机。

金融投研:另类数据挖掘新维度

改造路径:将Query Agent的搜索工具替换为雪球论坛和专业财经API,Insight Agent接入电商平台GMV数据库,即可分析"散户投资者对新能源政策的真实反馈",辅助量化策略制定。

应用价值:这种基于舆情的另类数据分析,能够比传统财报提前数周发现企业潜在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独特的时间窗口优势。

学术研究:社会计算的"平民化"革命

虚拟案例:高校社会学团队可利用微舆的"公私域融合"功能,将微博留守儿童话题公开数据与实地调研问卷私有数据结合,通过Agent辩论发现媒体报道倾向与实际教育困境之间的认知差异。

学术意义:这种研究方法大幅降低了社会计算研究的门槛,使得没有深厚编程背景的社会科学研究者也能开展复杂的多源数据融合分析。

医疗健康:公共卫生监测前哨

真实案例原型:类似技术已被用于监测社交媒体上的疾病相关关键词,如"发烧""咳嗽"的地域集中度变化,为公共卫生部门提供疫情预警。微舆的多智能体架构能够进一步提升此类监测的分析维度和准确性。

政府治理:民意感知与政策评估

应用场景:通过监测民众对某项新出台政策的讨论热点和情感倾向,实时评估政策接受度,识别可能存在的执行障碍,为政策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启示与思考:AI时代的个人机遇

微舆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项目的成功,更展示了AI时代个人如何利用现有工具创造价值的典范。这印证了一个趋势:在AI时代,个人的技术创造力与影响力不再单纯依赖于资历或资源,而是取决于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并利用AI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微舆BettaFish展示了一个开源项目如何将多智能体架构与实际业务场景巧妙结合。它的论坛协作机制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实现复杂Agent协作的、低成本且高效的范式。

在AI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微舆这样的项目提醒我们,技术民主化的浪潮下,每个人都有可能利用现有工具,创造出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666ghj/BettaFish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