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都会有错,其他模型就一定比Deepseek强吗?值得怀疑了

原始数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1轮:训练集 [2,3,4,5,6,7,8,9,10] 测试集 [1]

第2轮:训练集 [1,3,4,5,6,7,8,9,10] 测试集 [2]

第3轮:训练集 [1,2,4,5,6,7,8,9,10] 测试集 [3]

第4轮:训练集 [1,2,3,5,6,7,8,9,10] 测试集 [4]

第5轮:训练集 [1,2,3,4,6,7,8,9,10] 测试集 [5]

这个是10折吧,为啥刚才你说是5折?

我们注意到,在提供的例子中,总共有10个数据点,但是只进行了5轮,而且每轮测试集只有1个样本。实际上,k折交叉验证的k是指将数据分成k份,然后进行k次训练和测试。在这个例子中,每轮测试集只有1个样本,所以这实际上是留一法(Leave-One-Out, LOO),也就是k等于样本数的k折交叉验证。但是,在例子中只列出了5轮,实际上应该有10轮,因为总共有10个样本。

可能这里有些混淆。让我们澄清一下:

如果总样本数为10,进行5折交叉验证,那么每折应该有2个样本(因为10//5=2)。那么5折交叉验证的过程应该是:

第1轮:测试集为[1,2],训练集为[3,4,5,6,7,8,9,10]
第2轮:测试集为[3,4],训练集为[1,2,5,6,7,8,9,10]
第3轮:测试集为[5,6],训练集为[1,2,3,4,7,8,9,10]
第4轮:测试集为[7,8],训练集为[1,2,3,4,5,6,9,10]
第5轮:测试集为[9,10],训练集为[1,2,3,4,5,6,7,8]

而如果进行10折交叉验证(即留一法),那么每折1个样本,共10轮,就像你提供的例子那样。

所以,我先前在解释时可能没有注意例子中的样本数和折数对应关系。你提供的例子实际上是10折交叉验证(留一法),而不是5折。

因此,在理解k折交叉验证时,一定要注意:k折交叉验证会把数据分成k份,每份的大小是总样本数除以k(如果除不尽,有的折会多一个样本)。然后进行k轮,每轮用一份作为测试集,其余k-1份作为训练集。

让我们重新用5折交叉验证和10个样本的例子来正确说明:

假设有10个样本,进行5折交叉验证,那么每折的大小为10//5=2,所以每折2个样本。过程如上所述。

而如果进行10折交叉验证,每折大小为10//10=1,那么就是每折1个样本,共10轮,每轮用1个样本测试,9个样本训练。

所以,你提供的例子是10折交叉验证(留一法)的过程。

在机器学习中,我们通常使用5折或10折,而不是留一法(当样本数很大时,留一法的计算成本太高)。

你观察得非常仔细!这里确实有一个混淆,让我来澄清一下。

🔍 问题分析

你说得对,我之前的例子有矛盾:

  • 我说是"5折交叉验证"

  • 但实际展示了10个数据点,每折测试1个样本

✅ 正确的理解

k折交叉验证中,k = 折数 = 测试集的轮次数

情况1:真正的5折交叉验证(10个样本)

原始数据:[1, 2, 3, 4, 5, 6, 7, 8, 9, 10]

第1轮:训练集 [3,4,5,6,7,8,9,10]  测试集 [1,2]
第2轮:训练集 [1,2,5,6,7,8,9,10]  测试集 [3,4]  
第3轮:训练集 [1,2,3,4,7,8,9,10]  测试集 [5,6]
第4轮:训练集 [1,2,3,4,5,6,9,10]  测试集 [7,8]
第5轮:训练集 [1,2,3,4,5,6,7,8]   测试集 [9,10]

情况2:我错误展示的例子(实际是10折/留一法)

原始数据:[1, 2, 3, 4, 5, 6, 7, 8, 9, 10]

第1轮:训练集 [2,3,4,5,6,7,8,9,10] 测试集 [1]  ← 这是10折!
第2轮:训练集 [1,3,4,5,6,7,8,9,10] 测试集 [2]  ← 每折1个样本
...

🎯 核心规则

  • k折 = 把数据分成k份

  • 每轮 = 用其中1份测试,其余(k-1)份训练

  • 总共 = 进行k轮训练测试

📊 总结

k值 10个样本时 测试集大小 训练集大小
5折 分成5份 每轮2个样本 每轮8个样本
10折 分成10份 每轮1个样本 每轮9个样本

我之前展示的例子实际上是10折交叉验证(也叫留一法),不是5折!

感谢你的细心发现!这样解释清楚了吗?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