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基于大模型的金融专业词汇网络构建器

关键词:大模型、金融专业词汇、词汇网络构建器、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

摘要:本文聚焦于开发基于大模型的金融专业词汇网络构建器。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金融专业词汇的数量和复杂度不断增加,构建一个高效准确的金融专业词汇网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开发该构建器的背景、目的、预期读者等内容,接着详细阐述了核心概念、算法原理、数学模型等基础知识,通过具体的Python代码展示了构建过程。然后给出了项目实战案例,包括开发环境搭建、代码实现和解读。同时探讨了该构建器的实际应用场景,推荐了相关的学习资源、开发工具和论文著作。最后对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常见问题解答和扩展阅读参考资料,旨在为开发者和研究者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和参考。

1. 背景介绍

1.1 目的和范围

金融领域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其中包含大量的专业词汇,这些词汇之间存在着丰富的语义关系。开发基于大模型的金融专业词汇网络构建器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一个全面、准确且具有层次结构的金融专业词汇网络,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金融知识。

该构建器的范围涵盖了金融领域的各个子领域,如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它能够识别金融专业词汇,并分析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如上下位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等,最终构建出一个可视化的词汇网络,方便金融从业者、研究者和学习者进行知识查询和理解。

1.2 预期读者

本文的预期读者包括以下几类人群:

  • 金融行业从业者:如银行职员、证券分析师、保险理赔员等,他们可以利用该构建器更好地理解和管理金融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 金融领域研究者:有助于他们进行金融知识图谱的研究和构建,深入挖掘金融词汇之间的关系,为金融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支持。
  • 自然语言处理开发者:可以学习如何将大模型应用于特定领域的词汇网络构建,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 学生和学习者:尤其是学习金融专业的学生,通过该构建器可以更系统地学习金融知识,加深对金融专业词汇的理解。

1.3 文档结构概述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

  • 核心概念与联系:介绍金融专业词汇网络、大模型等核心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示意图和流程图进行展示。
  • 核心算法原理 & 具体操作步骤:详细讲解构建金融专业词汇网络所使用的算法原理,并给出具体的Python代码实现。
  • 数学模型和公式 & 详细讲解 & 举例说明:介绍相关的数学模型和公式,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 项目实战:代码实际案例和详细解释说明:给出一个完整的项目实战案例,包括开发环境搭建、源代码实现和代码解读。
  • 实际应用场景:探讨该构建器在金融行业的实际应用场景。
  • 工具和资源推荐: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开发工具和论文著作。
  • 总结: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分析可能面临的挑战。
  • 附录:常见问题与解答:解答读者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
  • 扩展阅读 &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扩展阅读材料和参考资料。

1.4 术语表

1.4.1 核心术语定义
  • 金融专业词汇网络:是一个由金融专业词汇及其之间的语义关系构成的网络结构,用于表示金融知识的层次和关联。
  • 大模型:指具有大量参数和强大计算能力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如GPT系列、BERT等,能够对自然语言进行理解和生成。
  • 知识图谱:是一种语义网络,用于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金融专业词汇网络可以看作是金融领域的知识图谱的一部分。
  • 语义关系:指词汇之间的意义联系,如上下位关系(如“股票”是“金融资产”的下位词)、同义关系(如“本币”和“本国货币”)、反义关系(如“盈利”和“亏损”)等。
1.4.2 相关概念解释
  • 预训练模型:在大规模无监督数据上进行预训练的模型,具有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可以为后续的任务提供基础。
  • 微调:在预训练模型的基础上,使用特定领域的数据进行进一步训练,以适应特定任务的需求。
  • 图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图结构数据的数据库,适合存储金融专业词汇网络这种具有复杂关系的数据。
1.4.3 缩略词列表
  • 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自然语言处理
  • 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生成式预训练变换器
  • 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基于变换器的双向编码器表示
  • KG:Knowledge Graph,知识图谱

2. 核心概念与联系

核心概念原理

金融专业词汇网络

金融专业词汇网络是金融知识的一种可视化表示,它以金融专业词汇为节点,以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为边。通过构建这样的网络,可以清晰地展示金融知识的层次结构和关联关系,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知识。

大模型

大模型是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它通过在大规模文本数据上进行无监督学习,学习到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语义信息。在金融专业词汇网络构建中,大模型可以用于词汇识别、语义关系判断等任务。例如,使用大模型可以对金融文本进行语义分析,识别其中的金融专业词汇,并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

架构的文本示意图

输入:金融文本数据
|
v
大模型处理:词汇识别、语义关系判断
|
v
词汇网络构建:节点(词汇)和边(关系)生成
|
v
图数据库存储:存储词汇网络数据
|
v
输出:可视化的金融专业词汇网络

Mermaid 流程图

词汇识别
语义关系判断
金融文本数据
大模型处理
词汇网络构建
图数据库存储
可视化的金融专业词汇网络

3. 核心算法原理 & 具体操作步骤

核心算法原理

词汇识别

使用大模型进行词汇识别的基本原理是,将金融文本输入到大模型中,大模型对文本进行语义分析,识别出其中的金融专业词汇。可以使用命名实体识别(NER)技术,通过在大模型上进行微调,使其能够准确识别金融领域的实体。

语义关系判断

语义关系判断是构建词汇网络的关键步骤。可以使用大模型对两个词汇进行语义相似度计算,根据相似度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两个词汇的相似度较高,则可能是同义关系;如果一个词汇的含义包含另一个词汇,则可能是上下位关系。

具体操作步骤

步骤1:数据准备

收集大量的金融文本数据,包括金融新闻、研究报告、法律法规等。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去除噪声和无用信息。

步骤2:模型选择和微调

选择合适的大模型,如BERT。使用金融领域的标注数据对大模型进行微调,使其适应金融专业词汇识别和语义关系判断任务。

步骤3:词汇识别

将预处理后的金融文本输入到微调后的大模型中,进行词汇识别。将识别出的金融专业词汇作为词汇网络的节点。

步骤4:语义关系判断

对识别出的词汇进行两两组合,输入到大模型中进行语义相似度计算。根据相似度阈值判断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将关系作为词汇网络的边。

步骤5:词汇网络构建

根据识别出的节点和边,构建金融专业词汇网络。可以使用图数据库(如Neo4j)存储词汇网络数据。

步骤6:可视化

使用可视化工具(如Graphviz)将词汇网络进行可视化展示。

Python源代码实现

import torch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BertTokenizer, BertForTokenClassification, 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

# 步骤1:数据准备
# 这里假设已经有了金融文本数据,存储在一个列表中
financial_texts = ["股票是一种重要的金融资产", "债券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步骤2:模型选择和微调
# 加载预训练的BERT模型和分词器
tokenizer = BertTokenizer.from_pretrained('bert-base-chinese')
ner_model = BertForTokenClassification.from_pretrained('bert-base-chinese')
relation_model = 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from_pretrained('bert-base-chinese')

# 步骤3:词汇识别
def recognize_entities(text):
    inputs = tokenizer(text, return_tensors='pt')
    outputs = ner_model(**inputs)
    predictions = torch.argmax(outputs.logits, dim=2)
    entities = []
    current_entity = ""
    for i, label_id in enumerate(predictions[0]):
        if label_id == 1:  # 假设1表示实体开始
            if current_entity:
                entities.append(current_entity)
                current_entity = ""
            current_entity = tokenizer.convert_ids_to_tokens([inputs['input_ids'][0][i].item()])[0]
        elif label_id == 2:  # 假设2表示实体延续
            current_entity += tokenizer.convert_ids_to_tokens([inputs['input_ids'][0][i].item()])[0]
    if current_entity:
        entities.append(current_entity)
    return entities

all_entities = []
for text in financial_texts:
    entities = recognize_entities(text)
    all_entities.extend(entities)

# 步骤4:语义关系判断
def judge_relation(entity1, entity2):
    input_text = f"{entity1}{entity2}的关系"
    inputs = tokenizer(input_text, return_tensors='pt')
    outputs = relation_model(**inputs)
    prediction = torch.argmax(outputs.logits, dim=1).item()
    # 假设0表示上下位关系,1表示同义关系,2表示无关系
    if prediction == 0:
        return "上下位关系"
    elif prediction == 1:
        return "同义关系"
    else:
        return "无关系"

relations = []
for i in range(len(all_entities)):
    for j in range(i + 1, len(all_entities)):
        relation = judge_relation(all_entities[i], all_entities[j])
        relations.append((all_entities[i], all_entities[j], relation))

# 步骤5:词汇网络构建
# 这里简单打印节点和边,实际应用中可以存储到图数据库
print("节点:", all_entities)
print("边:", relations)

# 步骤6:可视化
# 可以使用Graphviz进行可视化,这里省略具体代码

4. 数学模型和公式 & 详细讲解 & 举例说明

命名实体识别(NER)模型

在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中,通常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序列标注模型,如BERT + CRF。BERT用于提取文本的特征,CRF用于进行序列标注。

数学模型

设输入文本为 x=(x1,x2,⋯ ,xn)x = (x_1, x_2, \cdots, x_n)x=(x1,x2,,xn),其中 xix_ixi 表示第 iii 个词。BERT将输入文本映射为特征向量 h=(h1,h2,⋯ ,hn)h = (h_1, h_2, \cdots, h_n)h=(h1,h2,,hn),其中 hih_ihi 表示第 iii 个词的特征向量。

CRF的目标是找到一个最优的标签序列 y=(y1,y2,⋯ ,yn)y = (y_1, y_2, \cdots, y_n)y=(y1,y2,,yn),使得条件概率 P(y∣x)P(y|x)P(yx) 最大。CRF的条件概率公式为:

P(y∣x)=exp⁡(∑i=1n∑k=1Kλktk(yi−1,yi,x,i)+∑i=1n∑l=1Lμlsl(yi,x,i))Z(x)P(y|x) = \frac{\exp(\sum_{i=1}^{n} \sum_{k=1}^{K} \lambda_k t_k(y_{i - 1}, y_i, x, i) + \sum_{i=1}^{n} \sum_{l=1}^{L} \mu_l s_l(y_i, x, i))}{Z(x)}P(yx)=Z(x)exp(i=1nk=1Kλktk(yi1,yi,x,i)+i=1nl=1Lμlsl(yi,x,i))

其中,tk(yi−1,yi,x,i)t_k(y_{i - 1}, y_i, x, i)tk(yi1,yi,x,i) 是转移特征函数,sl(yi,x,i)s_l(y_i, x, i)sl(yi,x,i) 是状态特征函数,λk\lambda_kλkμl\mu_lμl 是对应的权重参数,Z(x)Z(x)Z(x) 是归一化因子。

详细讲解

转移特征函数 tk(yi−1,yi,x,i)t_k(y_{i - 1}, y_i, x, i)tk(yi1,yi,x,i) 表示从标签 yi−1y_{i - 1}yi1 转移到标签 yiy_iyi 的得分,状态特征函数 sl(yi,x,i)s_l(y_i, x, i)sl(yi,x,i) 表示在位置 iii 上标签 yiy_iyi 的得分。通过训练,模型可以学习到最优的权重参数 λk\lambda_kλkμl\mu_lμl,从而使得正确的标签序列的概率最大。

举例说明

假设输入文本为“股票是一种重要的金融资产”,经过BERT处理后得到特征向量。CRF模型根据转移特征和状态特征对每个词进行标注,例如“股票”标注为“金融实体”,“金融资产”标注为“金融实体”。

语义相似度计算

在语义关系判断中,通常使用余弦相似度来计算两个词汇的语义相似度。

数学模型

设两个词汇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v1v_1v1v2v_2v2,则它们的余弦相似度公式为:

KaTeX parse error: Expected 'EOF', got '_' at position 13: \text{cosine_̲similarity}(v_1…

其中,v1⋅v2v_1 \cdot v_2v1v2 是向量的点积,∥v1∥\|v_1\|v1∥v2∥\|v_2\|v2 分别是向量的模。

详细讲解

余弦相似度的取值范围在 [−1,1][-1, 1][1,1] 之间,值越接近1表示两个向量越相似,值越接近 -1 表示两个向量越不相似。在语义关系判断中,可以设定一个相似度阈值,当两个词汇的余弦相似度大于阈值时,认为它们具有某种语义关系。

举例说明

假设“股票”和“证券”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v1=[0.1,0.2,0.3]v_1 = [0.1, 0.2, 0.3]v1=[0.1,0.2,0.3]v2=[0.15,0.25,0.35]v_2 = [0.15, 0.25, 0.35]v2=[0.15,0.25,0.35],则它们的余弦相似度为:

KaTeX parse error: Expected 'EOF', got '_' at position 13: \text{cosine_̲similarity}(v_1…

如果设定相似度阈值为0.9,则可以认为“股票”和“证券”具有较高的语义相似度,可能是同义关系。

5. 项目实战:代码实际案例和详细解释说明

5.1 开发环境搭建

操作系统

建议使用Linux系统,如Ubuntu 18.04及以上版本,也可以使用Windows 10系统。

编程语言和版本

使用Python 3.7及以上版本。

安装必要的库

可以使用pip命令安装以下库:

pip install torch transformers neo4j graphviz
图数据库安装

安装Neo4j图数据库,可以从官方网站下载安装包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启动Neo4j服务,并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

5.2 源代码详细实现和代码解读

import torch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BertTokenizer, BertForTokenClassification, 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
from neo4j import GraphDatabase

# 步骤1:数据准备
financial_texts = [
    "股票是一种重要的金融资产",
    "债券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金是一种集合投资工具"
]

# 步骤2:模型选择和微调
tokenizer = BertTokenizer.from_pretrained('bert-base-chinese')
ner_model = BertForTokenClassification.from_pretrained('bert-base-chinese')
relation_model = 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from_pretrained('bert-base-chinese')

# 步骤3:词汇识别
def recognize_entities(text):
    inputs = tokenizer(text, return_tensors='pt')
    outputs = ner_model(**inputs)
    predictions = torch.argmax(outputs.logits, dim=2)
    entities = []
    current_entity = ""
    for i, label_id in enumerate(predictions[0]):
        if label_id == 1:  # 假设1表示实体开始
            if current_entity:
                entities.append(current_entity)
                current_entity = ""
            current_entity = tokenizer.convert_ids_to_tokens([inputs['input_ids'][0][i].item()])[0]
        elif label_id == 2:  # 假设2表示实体延续
            current_entity += tokenizer.convert_ids_to_tokens([inputs['input_ids'][0][i].item()])[0]
    if current_entity:
        entities.append(current_entity)
    return entities

all_entities = []
for text in financial_texts:
    entities = recognize_entities(text)
    all_entities.extend(entities)

# 步骤4:语义关系判断
def judge_relation(entity1, entity2):
    input_text = f"{entity1}{entity2}的关系"
    inputs = tokenizer(input_text, return_tensors='pt')
    outputs = relation_model(**inputs)
    prediction = torch.argmax(outputs.logits, dim=1).item()
    # 假设0表示上下位关系,1表示同义关系,2表示无关系
    if prediction == 0:
        return "上下位关系"
    elif prediction == 1:
        return "同义关系"
    else:
        return "无关系"

relations = []
for i in range(len(all_entities)):
    for j in range(i + 1, len(all_entities)):
        relation = judge_relation(all_entities[i], all_entities[j])
        relations.append((all_entities[i], all_entities[j], relation))

# 步骤5:词汇网络构建
# 连接Neo4j数据库
uri = "bolt://localhost:7687"
driver = GraphDatabase.driver(uri, auth=("neo4j", "password"))

def create_node(tx, entity):
    tx.run("MERGE (n:FinancialEntity {name: $name})", name=entity)

def create_relationship(tx, entity1, entity2, relation):
    tx.run("MATCH (a:FinancialEntity {name: $name1}), (b:FinancialEntity {name: $name2}) "
           "MERGE (a)-[r:" + relation + "]->(b)", name1=entity1, name2=entity2)

with driver.session() as session:
    for entity in all_entities:
        session.write_transaction(create_node, entity)
    for entity1, entity2, relation in relations:
        if relation != "无关系":
            session.write_transaction(create_relationship, entity1, entity2, relation)

driver.close()

# 步骤6:可视化
import graphviz

dot = graphviz.Digraph(comment='金融专业词汇网络')

for entity in all_entities:
    dot.node(entity)

for entity1, entity2, relation in relations:
    if relation != "无关系":
        dot.edge(entity1, entity2, label=relation)

dot.render('financial_vocabulary_network.gv', view=True)

5.3 代码解读与分析

数据准备

financial_texts 列表存储了金融文本数据,这些数据将作为输入进行词汇识别和语义关系判断。

模型选择和微调

使用 transformers 库加载预训练的BERT模型和分词器,分别用于命名实体识别和语义关系判断。

词汇识别

recognize_entities 函数将输入文本进行分词,并输入到NER模型中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识别出金融专业词汇。

语义关系判断

judge_relation 函数将两个词汇组合成一个文本,输入到关系判断模型中进行预测,判断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

词汇网络构建

使用Neo4j图数据库存储词汇网络数据。create_node 函数用于创建节点,create_relationship 函数用于创建边。

可视化

使用 graphviz 库将词汇网络进行可视化展示,生成一个图形文件。

6. 实际应用场景

金融知识管理

金融机构可以使用金融专业词汇网络构建器来管理和组织金融知识。通过构建词汇网络,可以清晰地展示金融知识的层次结构和关联关系,方便员工进行知识查询和学习。例如,银行可以利用词汇网络帮助新员工快速了解金融产品和业务流程。

金融信息检索

在金融信息检索中,词汇网络可以作为一个语义索引,提高检索的准确性和效率。用户可以通过词汇网络找到相关的金融词汇和信息,避免了传统关键词检索可能出现的语义不匹配问题。例如,用户在搜索“股票投资”时,词汇网络可以关联到相关的金融产品、投资策略等信息。

金融风险评估

在金融风险评估中,词汇网络可以帮助识别金融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例如,通过分析“利率上升”、“股市下跌”、“企业违约”等词汇之间的关系,可以评估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智能客服

金融智能客服可以利用词汇网络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问题,并提供准确的答案。例如,当用户询问“什么是债券基金”时,智能客服可以通过词汇网络找到“债券基金”的相关定义和特点,并结合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回答。

7. 工具和资源推荐

7.1 学习资源推荐

7.1.1 书籍推荐
  • 《自然语言处理入门》:介绍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概念、算法和技术,适合初学者入门。
  • 《深度学习》:深度学习领域的经典教材,详细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原理和应用。
  • 《知识图谱:方法、实践与应用》:全面介绍了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技术和应用场景。
7.1.2 在线课程
  • Coursera上的“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Specialization”:由顶尖大学教授授课,系统介绍自然语言处理的知识和技能。
  • edX上的“Deep Learning Fundamentals”:深入讲解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哔哩哔哩上的“知识图谱入门与实战”:通过实际案例介绍知识图谱的构建和应用。
7.1.3 技术博客和网站
  • 机器之心:提供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
  • 算法之美:分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的算法和实践经验。
  • 知乎:可以关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领域的专家和话题,获取最新的技术动态和讨论。

7.2 开发工具框架推荐

7.2.1 IDE和编辑器
  • PyCharm:功能强大的Python集成开发环境,支持代码编辑、调试、版本控制等功能。
  • Visual Studio Code:轻量级的代码编辑器,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插件扩展。
7.2.2 调试和性能分析工具
  • TensorBoard:用于可视化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过程和性能指标。
  • PyTorch Profiler:可以分析PyTorch模型的性能瓶颈,帮助优化代码。
7.2.3 相关框架和库
  • Transformers:由Hugging Face开发的自然语言处理库,提供了多种预训练模型和工具。
  • Neo4j Python Driver:用于连接和操作Neo4j图数据库的Python驱动。
  • Graphviz:用于图形可视化的工具库,可以将图结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

7.3 相关论文著作推荐

7.3.1 经典论文
  • “BERT: Pre-training of Deep Bidirectional Transformers for Language Understanding”:介绍了BERT模型的原理和训练方法。
  • “Entity Recognition as Dependency Parsing”:提出了一种将命名实体识别任务转化为依存句法分析的方法。
  • “Knowledge Graph Embedding: A Survey of Approaches and Applications”:对知识图谱嵌入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7.3.2 最新研究成果
  • 关注ACL(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EMNLP(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等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顶级会议,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
  • 查阅arXiv上的相关论文,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和研究方向。
7.3.3 应用案例分析
  • 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会发布关于金融知识图谱应用的案例分析报告,可以从中学习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和方法。

8. 总结: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

融合多模态信息

未来的金融专业词汇网络构建器可能会融合多模态信息,如文本、图像、音频等。例如,通过分析金融新闻中的图片和视频信息,提取更多的金融知识和关系,丰富词汇网络的内容。

个性化定制

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专业词汇网络。例如,为投资者提供特定投资领域的词汇网络,为金融分析师提供宏观经济和行业分析的词汇网络。

与区块链技术结合

将金融专业词汇网络与区块链技术结合,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词汇网络中的数据不被篡改,并且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追溯。

挑战

数据质量和标注

金融领域的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且标注成本较高。如何获取高质量的金融数据,并进行准确的标注,是构建准确的金融专业词汇网络的关键挑战。

模型性能和效率

大模型的计算资源消耗较大,推理速度较慢。如何在保证模型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模型的效率,是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语义理解的准确性

金融领域的语义关系复杂多样,大模型在语义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提高模型对金融语义的理解准确性,是构建高质量词汇网络的难点。

9. 附录:常见问题与解答

问题1:如何选择合适的大模型?

解答:选择大模型时,需要考虑模型的性能、适用领域和计算资源等因素。对于金融专业词汇网络构建任务,可以选择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表现较好的预训练模型,如BERT、GPT等。同时,要根据自己的计算资源选择合适的模型大小。

问题2:如何对大模型进行微调?

解答:对大模型进行微调需要准备标注好的金融领域数据。使用深度学习框架(如PyTorch)加载预训练模型,然后使用标注数据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可以调整学习率、批次大小等超参数,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问题3:图数据库有什么优势?

解答:图数据库适合存储具有复杂关系的数据,如金融专业词汇网络。它可以高效地处理节点和边的查询和操作,支持复杂的图算法,如最短路径算法、中心性分析等。

问题4:如何评估金融专业词汇网络的质量?

解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金融专业词汇网络的质量:词汇的完整性、关系的准确性、网络的连通性等。可以使用人工评估和自动评估相结合的方法,例如,通过人工检查部分词汇和关系的准确性,使用图指标(如节点度分布、聚类系数等)评估网络的结构合理性。

10. 扩展阅读 &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 《金融科技前沿技术与应用》:介绍了金融科技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应用案例,包括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 《人工智能:现代方法》:全面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方法,对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领域有深入的讲解。

参考资料

  • Hugging Face官方文档:https://huggingface.co/docs
  • Neo4j官方文档:https://neo4j.com/docs/
  • Graphviz官方文档:https://graphviz.org/documentation/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