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大厂面试真题:Spring Boot+Kafka+AI智能客服场景全流程解析(七)
技术 | 作用 || Spring Boot | 快速构建微服务,自动装配 || Kafka | 异步解耦、日志流、事件驱动 || Redis / Milvus | 向量存储与语义检索 || Embedding模型 | 文本向量化 || RAG | 结合检索与生成,降低幻觉 || OpenFeign | 微服务间通信 || Resilience4j | 限流降级,保障稳定性 |
面试现场:战五渣勇闯互联网大厂——Spring Boot + Kafka + AI智能客服三重奏
面试官(推了推眼镜,面无表情):请进。
战五渣(手抖脚抖,进门撞门框):您好!我、我是来面试Java开发的……
面试官:坐。我们今天主要考察你在微服务、消息中间件以及AI集成方面的实战能力。准备好了吗?
战五渣(咽口水):准、准备好了!
第一轮:Spring Boot 基础与微服务设计
Q1:你在项目中用过Spring Boot吗?说说它相比传统Spring有什么优势?
战五渣:当然用过!Spring Boot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写XML配置了,自动装配贼方便,内嵌Tomcat启动快,还有starter一键集成各种组件,比如spring-boot-starter-web,一行命令就跑起来了!
面试官(点头):不错,理解到位。那如果我要做一个用户反馈收集系统,如何用Spring Boot快速搭建一个REST API?
战五渣:很简单!加个@RestController,写个/feedback接口,用@PostMapping接收JSON数据,再调Service层保存就行!
面试官:很好。那这个接口要支持高并发写入,你怎么保证性能?
战五渣:呃……可以用Redis缓存一下?先写到Redis,再异步落库?
面试官:思路正确,但不够完整。你提到了异步,那怎么实现异步?
战五渣:嗯……@Async注解?
面试官:可以,但要考虑线程池配置和异常处理。继续。
第二轮:Kafka 消息队列与解耦设计
Q4:你说要用异步,为什么选择Kafka而不是直接用线程池?
战五渣:因为Kafka能削峰填谷!万一数据库挂了,消息还能堆积在Broker里,等恢复了再消费,不会丢数据!
面试官:很好。那Producer怎么保证消息不丢失?
战五渣:呃……设置acks=all?这样Leader和ISR都确认才算成功!
面试官:不错。那Consumer呢?怎么避免重复消费?
战五渣:这……手动提交offset?但我忘了是先处理还是先提交……好像是先处理再提交?
面试官(皱眉):顺序错了就会丢消息。建议先处理业务逻辑,再提交offset。或者启用幂等性消费者。
战五渣(擦汗):哦对对对,我记混了……
第三轮:AI智能客服与RAG架构
Q6:现在我们要做一个企业级智能客服系统,用户提问后系统要从内部文档中检索答案并生成回复。你会怎么设计?
战五渣:嗯……可以用大模型,比如调用OpenAI API?
面试官:那怎么确保回答来自企业内部知识库,而不是模型幻觉?
战五渣:啊?幻觉?是不是让用户别乱问……
面试官: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说的是AI幻觉(Hallucination),即模型编造不存在的信息。
战五渣(脸红):哦哦……那可以用向量数据库?把文档转成向量存进去?
面试官:继续。
战五渣:然后用户提问时,也转成向量,去Redis或Milvus查最相似的文档片段,再喂给大模型生成答案!
面试官:这就是RAG,检索增强生成。那用哪个Embedding模型?
战五渣:OpenAI的text-embedding-ada-002?或者本地Ollama?
面试官:可以。那整个流程中,Kafka扮演什么角色?
战五渣:呃……日志收集?
面试官:也可以用于异步处理文档加载、向量化任务,解耦AI pipeline。比如新文档上传后,发消息到Kafka,由Worker消费并完成向量化入库。
战五渣(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没想到这块……
面试官:整体还可以。你对基础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在复杂架构设计上还需加强。回去等通知吧。
战五渣(松口气):谢谢!我一定等!
【附录】详细解析:技术点与业务场景全拆解
一、业务场景:AI智能客服系统
企业需要一个智能客服系统,能够基于内部知识库(如产品手册、FAQ、政策文件)回答员工或客户问题,避免信息泄露和AI幻觉。核心需求:
- 支持自然语言问答
- 答案必须来自可信文档
- 高并发、低延迟
- 可扩展、易维护
二、技术架构设计
用户请求 → Spring Boot API → RAG Pipeline → Kafka → Worker → 向量化 → Milvus/Redis
↓
Prompt + Context → LLM → 回答
1. Spring Boot:快速构建REST服务
- 使用
@RestController暴露API @RequestBody接收JSON请求- 集成
spring-boot-starter-webflux支持响应式编程提升吞吐 - 使用
Micrometer对接Prometheus监控接口QPS、延迟
2. Kafka:异步解耦与流量削峰
- Topic设计:
doc-upload-event、vectorization-task、qa-log - Producer端:
acks=all+retries>0+ 幂等性开启 → 保证不丢 - Consumer端:手动提交offset,结合数据库事务保证“恰好一次”语义
- 应用场景:文档上传后发送事件,异步触发向量化,避免阻塞主线程
3.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架构
- 文档加载:使用Apache Tika解析PDF/Word,POI解析Excel
- 向量化:调用OpenAI或本地Ollama的Embedding模型生成向量
- 向量存储:Milvus或Redis Vector Search存储向量+元数据
- 语义检索:用户提问 → 向量化 → 近似最近邻搜索(ANN)→ 返回Top-K相关片段
- 提示填充:将检索到的上下文拼接到Prompt中,送入LLM生成答案
- 防止AI幻觉:通过限定上下文来源,减少模型胡编乱造
4. AI相关技术栈整合
- Spring AI:统一API调用不同AI模型(OpenAI、Ollama、Azure)
- Agentic RAG:引入智能Agent决策是否查询知识库、是否调用工具
- 聊天会话内存:使用Redis存储对话历史,支持多轮对话
- 工具执行框架:允许AI调用外部API(如查订单、发邮件)
三、关键技术点总结
| 技术 | 作用 |
|---|---|
| Spring Boot | 快速构建微服务,自动装配 |
| Kafka | 异步解耦、日志流、事件驱动 |
| Redis / Milvus | 向量存储与语义检索 |
| Embedding模型 | 文本向量化 |
| RAG | 结合检索与生成,降低幻觉 |
| OpenFeign | 微服务间通信 |
| Resilience4j | 限流降级,保障稳定性 |
四、延伸思考
- 如何优化向量检索性能?→ HNSW索引、量化压缩
- 如何更新知识库?→ 监听Kafka事件,增量更新向量库
- 如何评估回答质量?→ 构建测试集,使用BLEU/Rouge指标
写给初学者的话:不要怕犯错,战五渣虽然水,但他知道Redis、Kafka、RAG这些关键词。只要你肯学,从“战五渣”到“架构师”,只差一个坚持。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