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现场:战五渣勇闯互联网大厂Java岗

面试官(推了推眼镜,面无表情):请进。

战五渣(手抖脚颤,差点把门撞倒):您好!我是来面试Java开发的,我叫战五渣……不是战士,是战五渣,战斗力只有5的渣……

面试官(皱眉):……坐下吧。我们开始。


第一轮:基础技术栈考察(Spring Boot + Web + 构建工具)

面试官:你用过Spring Boot吗?说说它的核心优势。

战五渣:当然用过!自动配置、起步依赖、内嵌Tomcat,三连击!再也不用手动配XML了,爸爸再也不用担心我加班到凌晨!

面试官(微微点头):不错。那如果我想在项目中集成Swagger生成API文档,该怎么配置?

战五渣:加个springfox-swagger2swagger-ui依赖,然后写个配置类,加上@EnableSwagger2,再定义一个Docket Bean……呃,具体代码我背不太住,但IDEA有插件自动生成!

面试官:还行。Maven和Gradle你更倾向哪个?为什么?

战五渣:Maven!因为公司用Maven,我复制别人的pom.xml就能跑!Gradle听说很牛,DSL语法像写诗,但我只会背古诗……

面试官(嘴角微抽):……下一个问题。


第二轮:微服务与消息队列(Kafka + Spring Cloud)

面试官:假设我们现在做一个智能客服系统,用户提问会异步处理,你会怎么设计?

战五渣:简单!用户问,我扔Kafka,后台消费者慢慢处理,处理完再回调!解耦万岁!

面试官:Kafka如何保证消息不丢失?

战五渣:呃……生产者设acks=all,Broker副本同步,消费者手动提交offset……我记得要关自动提交!

面试官:如果消费者处理失败了呢?

战五渣:重试!100遍!不行就进死信队列……啊不是,Kafka没有死信队列,那……我记不清了,反正不能丢!

面试官(略带失望):那Spring Cloud里,服务间调用你用Feign还是RestTemplate?

战五渣:Feign!注解一写,接口一定义,就像本地方法一样调用,还能整合Ribbon做负载均衡!

面试官:如果服务雪崩了怎么办?

战五渣:熔断!降级!Hystrix!……哦不对,现在都用Resilience4j了,我……我还没学……


第三轮:AI集成与复杂场景(RAG + 向量数据库 + 安全)

面试官:现在我们要在客服系统中接入AI,实现企业知识库问答,你会怎么设计?

战五渣:RAG!先把PDF、Word文档加载进来,切片,用OpenAI的Embedding模型转成向量,存到Redis或者Milvus……然后用户问问题,我也转向量,去查最相似的,再喂给大模型生成答案!

面试官(眼睛一亮):不错。那怎么避免AI胡说八道,产生幻觉?

战五渣:呃……让AI只根据检索到的内容回答?加个提示词说“不要编造”?……具体技术我还不太熟,但我知道不能让它瞎说!

面试官:系统安全呢?比如JWT认证。

战五渣:登录后返回Token,每次请求Header带上,用Spring Security拦截,解析JWT验签名、看有效期……我还会用Lombok的@Data省代码!

面试官:最后一个问题——如果这个系统日均千万级访问,你怎么做性能优化?

战五渣:Redis缓存热点数据!Kafka削峰!数据库读写分离!JVM调优!……还有……还有上Kubernetes扩Pod!实在不行……加钱升级服务器!

面试官(终于露出一丝笑意):行。今天先到这里,你回去等通知吧。

战五渣(激动):有希望?!

面试官:……我们下周才开始看简历。

战五渣:啊???


参考答案与技术解析

一、业务场景:AI智能客服系统

这是一个典型的 AIGC + 微服务 + 高并发 场景。用户通过前端提问,请求进入Spring Boot应用,通过Kafka异步解耦,由AI服务消费并结合RAG技术从企业知识库中检索信息,最终生成准确回答。

二、核心技术点详解

1. Spring Boot + Swagger
  • 作用:快速构建RESTful API,并自动生成可视化文档。
  • 配置关键
    @Configuration
    @EnableSwagger2
    public class SwaggerConfig {
        @Bean
        public Docket api() {
            return new Docket(DocumentationType.SWAGGER_2)
                .select()
                .apis(RequestHandlerSelectors.basePackage("com.example.controller"))
                .paths(PathSelectors.any())
                .build();
        }
    }
    
2. Kafka 消息可靠性
  • 生产者acks=all(所有ISR副本确认)、retries=Integer.MAX_VALUEenable.idempotence=true(幂等性)
  • Brokerreplication.factor>=3min.insync.replicas=2
  • 消费者:关闭enable.auto.commit,处理成功后手动commitSync()
3. RAG(检索增强生成)架构
  1. 文档加载:使用LangChain4j或自定义Loader读取PDF/Word等
  2. 文本切片:按段落或固定长度分割
  3. 向量化:调用OpenAI或Ollama的Embedding模型(如text-embedding-ada-002)
  4. 存储:存入向量数据库(Milvus/Chroma/RedisSearch)
  5. 语义检索:用户问题向量化,KNN搜索相似文本片段
  6. 生成回答:将检索结果拼接为Prompt,调用LLM生成最终回复
4. 防止AI幻觉(Hallucination)
  • 策略
    • Prompt中明确指令:“仅根据以下内容回答,未知则回复‘我不知道’”
    • 设置引用机制,标注答案来源
    • 后置验证:用小模型判断回答是否基于上下文
5. 高并发优化方案
  • 缓存层:Redis缓存热点问答对(Spring Cache + @Cacheable
  • 异步化:Kafka削峰,避免AI处理阻塞主线程
  • 数据库:读写分离 + 分库分表(ShardingSphere)
  • JVM:合理设置堆大小,选择ZGC/Shenandoah低延迟GC
  • 容器化:Kubernetes自动扩缩容(HPA)

三、完整技术栈映射

| 类别 | 使用技术 | |------|----------| | 核心框架 | Spring Boot, Spring Cloud | | 消息队列 | Kafka | | AI能力 | Spring AI, OpenAI Embedding, RAG | | 向量库 | Redis / Milvus | | 安全 | JWT + Spring Security | | 监控 | Prometheus + Grafana | | 部署 | Docker + Kubernetes |


给初学者的建议:不要像战五渣一样只背概念,要动手搭建一个迷你版AI客服系统,从文档加载→向量化→检索→生成,跑通全流程,才能真正掌握。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