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SK 海力士 2025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出炉,一组数据瞬间引爆科技圈:营业收入 24.4489 万亿韩元(同比 + 39%)、营业利润 11.3834 万亿韩元(约 563.14 亿元人民币,同比 + 62%)、净利润 12.5975 万亿韩元(约 623.2 亿元人民币,同比 + 119%),营业利润率 47%、净利润率 52%,营业利润更是首次突破 10 万亿韩元。这不仅是 SK 海力士的历史性突破,更撕开了一个关键真相:GPU 服务器的算力爆发,全靠存储技术 “喂饱”。

一、先搞懂核心知识点:GPU 服务器为何依赖存储?

很多人以为 “GPU 越强,算力就越强”,但忽略了一个关键逻辑:GPU 是 “运算大脑”,存储是 “数据粮仓”。没有高速、大容量的存储持续输送数据,GPU 再强也会陷入 “无米下锅” 的闲置状态。而 SK 海力士的三大核心存储产品,恰好精准解决了 GPU 服务器的 “数据供给难题”,这也是其业绩暴涨的核心原因。

二、拆解 SK 海力士的 “存储三剑客”:如何支撑 GPU 服务器?

1. HBM(高带宽内存):GPU 的 “贴身快餐”,解决 “数据延迟死穴”
  • 知识点:HBM 是直接堆叠在 GPU 芯片上的内存,最大优势是 “超高带宽 + 超低延迟”。GPU 运算时需要实时调用数据,普通内存的传输速度根本跟不上 GPU 每秒万亿次的运算需求,会形成 “内存墙”,导致 GPU 算力浪费。
  • SK 海力士的突破:其 12 层 HBM3E 已成为 AI 服务器标配,即将量产的 HBM4 更将带宽拉到 2.0TB/s(相当于每秒传输 2000GB 数据),单颗容量最高 48GB,专门适配英伟达下一代 Rubin GPU。这意味着 GPU 能瞬间拿到运算所需数据,彻底释放算力 —— 也正是 HBM 的高溢价,撑起了 SK 海力士 47% 的营业利润率。
  • 与 GPU 服务器的关联:一台高端 AI 训练服务器(如搭载 8 颗 H100 GPU),需要配套数百 GB 的 HBM,HBM 的性能直接决定 GPU 的运算效率,是 GPU 服务器的 “核心命脉”。
2. DDR5(第五代双倍数据率内存):GPU 的 “中转仓库”,承接 “海量数据预处理”
  • 知识点:GPU 不能直接处理硬盘里的原始数据,需要先把数据加载到 DDR5 中进行预处理(如清洗、格式转换),再送入 HBM 运算。DDR5 的容量和速度,决定了 GPU 服务器能同时处理的数据规模。
  • SK 海力士的业绩佐证:财报显示,其 128GB 以上高容量 DDR5 出货量环比翻倍。为什么?因为现在一台 GPU 训练节点(单台服务器配 4-8 颗 GPU),普遍需要 2TB DDR5 内存,是普通服务器的 8 倍 —— 如果 DDR5 容量不够,GPU 就只能分批处理数据,运算效率直接腰斩。
  • 与 GPU 服务器的关联:DDR5 是连接 “硬盘” 和 “HBM” 的关键桥梁,没有足量高容量 DDR5,GPU 集群会频繁陷入 “等数据” 的状态,算力输出大打折扣。
3. eSSD(企业级固态硬盘):GPU 的 “永久粮仓”,存储 “PB 级训练数据”
  • 知识点:AI 训练需要海量数据(如大模型训练需 PB 级数据,1PB=1024TB),这些数据无法全部存放在 HBM 或 DDR5 中,必须靠 eSSD 长期存储。eSSD 的读写速度,决定了数据从 “仓库” 到 “中转仓” 的输送效率,直接影响 GPU 的闲置时间。
  • SK 海力士的市场优势:面向 AI 服务器的 eSSD 已出现溢价,而 SK 海力士凭借全球最高的 321 层堆叠技术(堆叠层数越高,eSSD 容量越大、速度越快),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这类 eSSD 不仅能存下 PB 级训练数据,还能快速调取,支撑 RAG(检索增强生成)数据库、长上下文推理等 AI 场景。
  • 与 GPU 服务器的关联:一台 AI 数据中心的 GPU 服务器集群,需要配套数十 PB 的 eSSD 存储数据。如果 eSSD 速度慢,GPU 会频繁等待数据加载,闲置率可能高达 30% 以上 ——eSSD 是 GPU 服务器 “持续运算” 的基础保障。

三、从 SK 海力士的动作看趋势:2026 年 GPU 服务器将有这些变化

SK 海力士的产能扩张和产品规划,其实已经透露了 GPU 服务器的未来方向,这也是值得读者关注的核心知识点:

  1. HBM4 成新战场:已与英伟达等核心客户敲定明年 HBM 供应协议,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供货 HBM4,明年大规模销售。这意味着 2026 年的 GPU 服务器(如搭载 Rubin GPU),HBM 容量将从现在的 768GB 翻倍,算力输出会再上一个台阶。
  1. 存储全面 “高端化”:DRAM 加速切换到第六代 10 纳米级(1c)工艺,NAND 扩大 321 层 TLC/QLC 产品供应。背后逻辑是:GPU 算力持续提升(如下一代 GPU 算力或达当前 2 倍),必须靠更先进的存储技术匹配,否则会再次出现 “存储拖后腿” 的问题。
  1. 供需缺口短期难消:SK 海力士已锁定 2026 年全系存储产品的客户需求,还提早开放 M15X 无尘室扩产。这说明 AI 服务器的需求仍在爆发,存储供应紧张会持续 —— 对企业来说,提前锁定存储资源,才能保证 GPU 服务器的部署节奏。

四、关键结论:看懂存储,才算真的懂 GPU 服务器

SK 海力士 563 亿的营业利润,本质是 “AI 存储红利” 的体现,更是 GPU 服务器产业的 “晴雨表”。总结两个核心知识点:

  1. GPU 与存储是 “共生关系”:没有 HBM 解决延迟、DDR5 承接中转、eSSD 存储数据,再强的 GPU 也只是 “空壳算力”;
  1. 2026 年关注 “存储 - GPU 协同升级”:HBM4 与新一代 GPU 的搭配、高容量 DDR5/eSSD 的普及,将是 AI 算力突破的关键。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